为什么说姜子牙和周武王是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

历史一书生


姜子牙又被称为姜尚、太公望、吕尚等。是武王伐纣时的大功臣,所以被分封到了齐地,建立了齐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覆水难收等成语都出自姜太公的故事。姜子牙除了是周武王姬发的心腹之臣,还是他的岳丈。

裴骃《史记集解》曰:“邑姜方娠太叔。”服虔曰:“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邑姜,齐太公女,晋唐叔之母。

皇甫谧《帝王世纪》: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


齐太公也就是姜太公,而邑姜也就是姜太公的女儿,据记载她是周武王的王后,也就是正室,周王朝盛兴嫡长子继承制,所以邑姜的大儿子周成王姬诵后来就成了周天子,而她的另外一个儿子唐叔虞被封到了唐地。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称晋侯,所以唐叔虞也就是太叔成了晋国始祖。山西太原的晋祠就是供奉的唐叔虞和邑姜。


其实除了齐国,吕国、许国、申国、纪国都是姜姓诸侯国,姜姓在周朝势力很是强大,实属于外戚诸侯,和姬姓诸侯国鲁国、晋国、郑国等诸侯是舅甥关系,他们之间相互联姻,是周朝最大的两股势力。而宋国是商人后裔,历来受到大国排挤,秦国刚开始算是化外之地,其实也是商朝附属国被打败后西迁建立的,楚国则一开始不属于周文化圈,他们很早就称王了,早期和中原诸侯接触并不多,后来才慢慢融入华夏。

按记载姜子牙是炎帝的后代,而姜姓、姬姓很可能是羌人中两个强大的部落,周人常自称夏人。而商朝则可能是东夷族文化先进的部落建立起来的方国联盟,商王对诸侯控制极其有限。各部落通过联盟、兼并、交流等方式逐渐成为了一个系统,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




文史丛读


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左传·昭公元年》

▲晋祠供奉的邑姜

从这段历史当中可以看出两个内容: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妃,还生下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

姜子牙有一个老婆名字叫做申姜,给姜子牙生下了15个儿子,一个女儿。

其中大儿子是姜社,一共活了121岁,是齐国的第二任君主,更是周朝称王、康王、昭王的得力助手。

二儿子是姜稷,一共活了109岁。

三子是姜吕得,一共活了129岁,是齐国的第三代君主;

四儿子是姜川,一共活了116岁。

五儿子是姜孝,一共活了104岁。

六儿子是姜忠,一共活了93岁。

七儿子子输姜礼,一共活了92岁。

八儿子是姜廉,一共活了92岁。

九儿子是姜温,一共活了91岁。

十儿子是姜恭,一共活了91岁。

十一子是姜让,一共活了90岁。

十二子是姜仁,一共活了90岁。

十三子是姜平,一共活了89岁。

十四子姜安,一共活了89岁。

十五子姜福,一共活了88岁。

传说当中姜子牙活了126岁,可见他们这一家子都比较长寿,不过也不清楚古人为何这么长寿。

姜子牙女儿的名字叫做邑姜,大名叫做姜淑祥。因为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有功,所以就迎娶了他的女儿姜淑祥,可见这其实是一场政治婚姻。

而且姜淑祥是姜子牙的长女,嫁给周武王的时候,年龄应该很大了。不过我感觉古代人体质太特殊,活这么长时间就罢了,而且年龄这么大还能生孩子。

史书记载:周后妃任(孕)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姜淑祥当年怀有周成王的时候,站着可以不东倒西歪,坐的时候庄严肃穆,独自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不放松,就算是生气也不让人察觉出来。可谓是胎教第一人。

上面这一段史料,是描写周后妃怀有周成王的时候,除了周成王之外,两人还生有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

除了有关于生育的资料之外,从同一时期其他历史文献当中,也能发现姜淑祥嫁给了周武王,所以姜子牙是周武王老丈人没跑了。

而且从小舅子任职情况来看,周朝也是任人唯亲,不过中间有没有姐姐姜淑祥的枕边风就不清楚了。

2012年的时候,有位村民在自家房子下面挖出青铜器,于是立刻报告给了相关部门。经过了抢救性挖掘之后,从下面发现了一座商末周初的贵族墓穴。

总共出土了将近300件青铜器,包括一些非常罕见的器皿。虽然陪葬品比较少,但是基本上每个都是精品,非常具有代表性。

通过之后的发掘又有进一步的发现,在石鼓山西周墓地群中发现一座墓葬。


▲邑姜剧照

整个墓坑呈长方形,属于单人墓葬。从其贴身陪葬品当中,发现了很多非常高规格的青铜器,因此专家推测,此人生前的地位必定非常之高。

又根据出土的青铜器当中,基本上都是女性日常用品,而且也没有任何的兵器,推测可能是一个女主人。

后来根据学术界的讨论,认为这座墓葬群,很有可能是姜淑祥死后所葬之地。在如今山西太原的晋祠,就供奉着唐叔虞和邑姜两人。


史之策


子牙走了狗屎运


姜子牙年轻时去昆仑山玉虚宫随原始天尊学习道术,但其本人资质平平,就连申公豹的本事都比他大,更不用说原始手下的十二上仙了。他们是:

、、、、、、、、、、、

姜子牙在玉虚宫学艺几十载,学会了什么呢?真本事就两个,一个是算卦,一个是土遁。

姜子牙82岁学艺归来,娶了68岁的黄花大闺女。去卖面赔了,最后去算卦,这个真是不错,算的都非常准。不过也是由于算卦得罪了苏妲己,最后担心被迫害才借土遁逃走了。

元始天尊选了一遍授予封神榜,可不是能耐太大就是心术不正,最后抓阄抓到了姜子牙。当然原始一看就知道姜子牙命中该有此造化啊。真是有了狗屎运。

兴周八百年

姜子牙渭水边钓鱼被人发现推荐给了西伯侯姬昌,西伯侯乃爱才之人啊,本身也是算卦的高手。当然正史中,西伯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编写了周易,发明了占卜术。


文王为姜子牙牵马,从河边到城门处,姜子牙下马感谢文王,说,从河边到城门,一共走了808步,我保你大周808年,那文王说,先生在上马,子牙笑道,以后的就不算了。

从此姜子牙扶保周文王和周武王,文王崩后,周武王认子牙为亚父,就是仅次于他父亲。

当然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姜子牙处理。

此时商纣气数已尽,凤鸣岐山,武周当兴。在苏妲己的帮助下,周完成统一。姜子牙封神。

封神落下自己了



有人说姜子牙封神把自己拉下了,最后统管众神,我觉得姜子牙这么大的本领,这还能把自己忘了吗,肯定不是忘了,现在领导安排职务先看看自己干啥,先考虑自己,再考虑别人。

所以姜子牙早就知道他的安排了,这也是内部安排,所以才有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液压马达工程师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的子女非常多,有15子1女,几乎每个子女都被封高官。其中唯一的女儿邑姜,先为周武王(姬发)妃子,后纳为皇后。邑姜是长女,有15个弟弟,都是周武王的小舅子。

邑姜,生卒年不详,姜姓,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周成王姬诵、唐叔虞的母亲。

据传她怀成王的时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山西太原的晋祠就是供奉的唐叔虞和邑姜。

在《史记》和《左传》等史料记载证明了,周武王的老婆是邑姜,而且邑姜为他生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另外,在太原的晋祠中至今仍保留着邑姜的雕像,这座雕像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按照推算应该是属于北宋时期的作品。

  在商朝时期,国君的后宫中就已经有了王后与妃子的区别,那么邑姜是不是姬发的王后呢。在《大戴礼记》中有记载,称邑姜为姬发的后妃。而且在《论语》中是这么解释的,姬发一共有九位臣子帮助他治理国家,而邑姜则协助姬发管理后宫,这么说来邑姜就是姬发的正妃或是王后了。

  按照姬发驾崩时的年纪推算,邑姜嫁给他时应该只有十七八岁,而当时的姬发已经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叔了。邑姜为姬发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姬诵继承帝位,成为西周的第二位国君,而另一个儿子唐叔虞是晋国的首任国君。

  传闻邑姜是姜子牙之女,所以姜子牙不仅是姬发的宠臣,也是他的老丈人。在史料记载中写道,正是因为姜子牙与姬发有这层亲属关系,姜子牙才能得到姬发的看重并受封齐国,而且姜子牙的儿子吕伋除了王舅的身份之外,其他身份也没有了。

邑姜为人十分有修养,传闻她在怀第一个孩子姬诵时,非常重视孩子的胎教。邑姜就算是大着肚子,照样站得笔挺、坐得端正,和旁人说笑时也不喧哗,就算是一个人独处时也不会随意就坐,更不会对人乱发脾气。这些行为虽然看着觉得简单,做起来肯定不轻松,更何况邑姜还是一位孕妇。

  邑姜不仅严于律已,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十分用心。在她的教养下,成王兄弟的感情非常和睦,对待他人也非常彬彬有礼。

  以上就是姬发的老婆邑姜的详细介绍了,邑姜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非常传奇的女性,她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位接触政治的后妃了。


和81316954


因为在历史上,姜子牙将唯一的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


神经小徐


周武王之王妃邑姜,大名姜淑祥,是姜太公与桃花女之女。


泷修


还是第1次听说有这种说法,封神演义里面好像没有这种情节吧。


幽幽云中君


姜子牙是武王之父文王发现并聘用的人才,武王继文王位,干大事需要人才,姜子牙也是为了团队的凝聚力,无他,只能联姻。都是一家人,上下齐心,大事可成。可见团队团结的力量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