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并非最好的T-72坦克为何如此出名?

登西麦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T72曾经很牛逼,后来一塌糊涂。

第一次实战

T-72刚刚开始大量生产,苏联就开始出口给一些国家。

1983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为了消除巴解组织对其威胁,出动主力部队进攻黎巴嫩。期间,以军装甲部队和叙利亚,巴解组织的坦克部队有过多次交手。

当时叙利亚已经装备了一些当时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而以色列方面也有当时最先进的自产坦克梅卡瓦1型。

梅卡瓦1型在1979年刚刚进入以军现役,是以军结合多年实战经验和美国高超的坦克科技,苦心研究近10年的产物。梅卡瓦1型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坦克,其主要性能都全面超过美军当时主力坦克M60,尤其防御能力上,更是比M60强出一倍有余,还有相当先进的火控系统。

以军本来并不需要使用这种刚刚加入现役的坦克,但是得知叙军有相当数量的T-72坦克,以军现役的所有坦克没有战胜它的把握,所以只能将近200辆刚刚出厂的梅卡瓦1型加入战斗。

双方的交手中,梅卡瓦1型有几十辆被击中,由于防护能力出色,很多坦克被击穿以后并没有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完全损坏不能修复的有7辆。T-72坦克的损失和梅卡瓦1型基本相当,数量稍微多一些,有9辆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

战后西方宣布梅卡瓦1型可以对付T-72,但是苏联方面不以为然。因为黎巴嫩的地形比较特殊,多是山地和丘陵,双方交战多是山地战。山地战和城市战一样,对于坦克属于“特种作战”。

双方坦克发现对方普遍在1000到1500米以内,这么近的距离,梅卡瓦1型的M68型105毫米线膛炮还是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的。

苏联专家认为梅卡瓦1型在正常平坦地形下,很难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开火,2000米上穿甲能力不到250mm的105毫米线膛跑,也不可能击穿T-72的350mm正面装甲。所以T-72还是大大强于西方现役主力坦克,无须担心。

苏联官方在冷战期间一再通过媒体申明:西方没有一辆坦克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一辆坦克可以抵御T-72火炮的打击!

不过西方专家并没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T-72相对梅卡瓦1型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在火控上较差。双方在山地近距离遭遇,也让T-72比较容易瞄准射击,没有发挥出梅卡瓦1型火控系统的威力。

但是西方专家认为T-72的打击能力还是很强的,梅卡瓦1型是特别重视装甲防护的坦克(坦克有60吨,超过T-72近20吨,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的 装甲防护。由于以色列有钱有武器,但是小国寡民,人口很少,士兵更少,他们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以保护战斗人员为第一位。武器损失了可以再造,但是有经验的老 兵损失了,他们无法弥补),有西方专家苦心研究的复杂防御措施。就是这样也被技术差劲的叙利亚坦克手轻松击穿了数十辆,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T-72对乘员保护很不好,一旦被击中往往引起弹药的殉爆,就像这样。




然而,表面上很牛的T72,在海湾战争却让人大跌眼镜。


海湾的大败

但是,此时双方实力却此消彼涨了。当时美国由于担心传统的M1A1主战坦克没有对T-72百分之一百的取胜把握,所以使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也就是最新的使用贫铀装甲和贫油穿甲弹的M1A1HA(Heavy Armour)主战坦克。

可以说,贫铀材料美国已经秘密研究很几十年,从50年代末开始苦苦研究,到了1985年形成战斗力,足足花费了两代美国科学家的心血。直到今天,美国在贫铀材料方面还遥遥领先世界所有其他国家。

由于使用的贫铀合金材料远比钢密度大(是优质钢的2.5倍),柔韧性强,所以使用这种材料的M1A1主战坦克主战坦克的装甲防御能力是原先M1A1基本型的两倍,大约相当约700mm均质装甲厚度。至于打击能力更是提高到穿甲厚度2000米距离内650mm均质装甲。

可以说,此时的M1A1主战坦克,无论打击力,防御力,火控系统都远远超过T-72。尤其M1A1的贫铀装甲,穿甲能力仅仅350mm的T-72主 炮根本无法击穿,其实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主炮可以击穿它,连M1自己的贫铀弹也不行。而M1A1的120mm火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和先进的火控技术, 可以在T-72射程之外1000米的距离上将其准确击毁。

美国的坦克脱胎换骨了,就算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T-64终极改进型的T-80主战坦克也很难对付M1A1(T-80主炮穿甲能力不过500mm),更不要

说是简化T-64的T-72了。在况且,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装备的500辆T-72坦克还是苏联的出口型号,在很多方面比苏联自己用的T-72还进行了简化,比如装甲防御能力仅仅为320mm。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结果海湾战争100个小时的地面站果然是完完全全的一边倒。

-------M1A1依靠巨炮和坚甲几乎毫发无伤的击溃T-72,也创造了世界坦克战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美军此时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战争,和空地一体化的特点。在之前38天的战略和战术空袭中,出动飞机11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 吨以上。

所以伊军部属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的41个师54万人(配备坦克3000多辆、装甲车2800辆和火炮2000门),没有遭受盟国地面部队打击,就几乎崩溃了。后期被盟国地面部队一碰,就大批大批的投降。

还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在巴士拉附近最后防线的7个伊军精锐师,其中包括5个师是伊军中最为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机械化师。

实战中,普通伊拉克军队的装备的大量T-54,T-55,T-62还有从中国购买的59式,69式坦克,自然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实战中,美军的 M1A1,M60和英军装备的挑战者2型坦克都所向无敌,在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几乎毫发无伤的轻松收拾了这些伊拉克坦克。连美军的M2布雷德利 步兵战车的25mm机关炮也可以击毁伊军这类老坦克。

100小时地面战中的硬仗,还是和装备T-72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决战。

在巴士拉南部美军470辆M1A1主战坦克和300辆M2步兵战车的3个精锐装甲师,向合围圈子中的装备300辆T-72坦克和另外数百辆老式苏制坦克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开战。

这是伊军残余的主力部队,负责拱卫伊拉克本土的南部门户港口城市巴士拉,也是萨达姆的最后希望。

由于盟国白天空中优势过大,伊军部队根本无法有效行军作战(仅仅美军众多空中打击机型中的一种-A10攻击机以损失6架的微弱代价,击毁伊军坦克和 装甲车2087辆,消灭了伊军总装甲力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一个2架A10攻击的小组,一天之内摧毁23辆伊军坦克和数十辆装甲车卡车。而美军另外还有数 量众多的武装直升机,F16等先进飞机),伊军地面部队和盟军的决战主要还是在晚上。

众多战例中,最典型的还是1月26日巴士拉附近美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骑兵师,同伊军共和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谟拉比师以及光辉装甲师的激战。

美军3个师共装备M1A1坦克470辆,330辆M2步兵战车,而伊军共和国卫队3个师装备300辆先进的T-72坦克和大量老式苏制和中国制坦克。

伊军由于没有有效的夜视仪器,夜战中只能发现800百米内的目标,且无法准确瞄准射击。而美军主战坦克使用高效的夜视装备,可以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伊军在战斗中没有办法有效发现美军坦克,完全成为瞎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伊军T-72坦克的125mm主炮根本无法击穿美军M1A1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曾经有一辆M1A1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无法动弹后掉队,后又遭 遇伊军3辆T-72坦克的突击偷袭。伊军坦克首先在1000米近距离内连续射中美军坦克数炮,都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只打出几个小坑。M1A1随即还 击,2炮就击毁2辆T-72,剩下1辆赶快逃走隐蔽,最后也在2500米距离上被一炮击毁。

------------T-72是伊拉克最为先进的坦克,它在战斗中至少还击毁了盟军一些坦克和装甲车。而从中国进口的59式,69式坦克几乎是活动的棺材。

实战中,伊军坦克作战中仅仅造成M1A1坦克4辆被击中完全摧毁。但是这4辆被击毁的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在探 测到伊军坦克(由于伊拉克沙漠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M1A1精密的火控系统过热而自动关机),结果被躲藏在沙丘或者工事后面的T-72坦克在很近距离伏击 击毁的。可以说,只要美军不发生战术错误,伊军的T-72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同时,伊军坦克根本无力防御美军坦克贫铀穿甲弹和高效火控系统的打击。

实战中,美军火控系统具有极为惊人的准确度,他们在运动中射击低速敌军装甲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90%。如美海军陆战2师4营B连的12辆M1A1 坦克遭遇伊军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第三机械化师的35辆坦克(其中30辆T-72)。美军12辆坦克第一次齐射就全部命中目标,摧毁1500米外伊

军12辆坦克。此时伊军由于夜视仪器差,还没有发现美军坦克位置,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共和国卫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他们随即根据炮声的方向冲锋上去。双方激战,美军凭借高效的火控设备,在伊军射程之外攻击,10分钟内击毁伊军大部 分坦克。伊军残余装甲见势不好逃走,美军随后追击,30分钟内将35辆坦克全部击毁,又击毁了7辆装甲车。自己只有1辆M1A1在混战中被伊军在摸进到 1000米内击中,受了轻伤。

而伊军的T-72坦克的火控系统比对手差了一个时代,只有简单的光学测距仪和落后的早期弹道计算机,只能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射击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的能力。而美军坦克可以在运动中击中对手。大家都知道,打运动目标比打击静止目标要难十倍。

除了火控以外,由于贫铀穿甲弹十分惊人。伊军很多坦克藏身在所谓的萨达姆防线的沙丘和水泥工事后面伏击美军。但是美军往往在2000米外一炮击穿 1.5米后的沙丘和牢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将其击毁。战后分析战果,发现很多贫铀弹从T-72的车头射穿从车尾射穿,穿过了整个车身,实在让人惊奇。

由于打击能力的巨大差距,26日一夜战斗中,共和国卫队的光辉师很快被全歼,麦地那装甲师和汉谟拉比师被美军包围重创,装甲装甲车几乎全被击毁,仅有少量步兵和卡车逃走,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实战中,美军第二骑兵团E连一个连十几辆坦克,23分钟内摧毁伊军T-72坦克28辆和55辆其他坦克装甲车。而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旅45分钟 内全歼麦地那师1个装甲旅,摧毁55辆T-72和近百辆其他坦克装甲车,混战中美军自己只损失3辆M1A1坦克(基本都是轻伤),这种打击效率极为惊人!

残余的另外两个伊军共和国卫队师 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和阿德南摩托化师赶忙向后撤退,但是又被美军攻击机和直升机和地面部队追上一顿痛打,击毁了他们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

伊军共和国卫队5个装甲机械化师全军覆没,同时伊拉克部署抵御盟军的41个师中,有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 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海军作战舰艇被全歼,萨达姆很快决定承认失败的现实,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其实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军仅仅有9辆M1A1被伊军坦克击中后或毁或伤,其他都是毫发无伤。这些坦克中,仅仅有4辆无被完全击毁无法被修 复。分析这4辆坦克被击毁的原因,全部都是在混战或者伊军伏击战中,让伊军接近1000米甚至数百米内击中坦克薄弱的侧面或者后方装甲而毁坏。

在这个距离 内,伊军125mm火炮的威力还是很大,足以击穿厚度不到坦克300mm的侧后装甲。可惜实战中,坦克一般都是正面对者敌人,用侧面和后部对着敌军几乎不 可能。

-------------被炸的粉碎的T-72坦克,它对坦克乘员保护太差。后面的T-90和T-80都一定程度改善了这点。

而伊军T-72的防御能力成为美军嗤笑的根源,一旦被美军击中,往往造成弹药殉爆,掀翻炮塔,炸碎车体。有时候T-72的炮塔炸飞到10多米的高空,里面乘员自然全部粉身碎骨,没有全尸。

总之,实战中T-72根本不是美军M1A1的对手。


萨沙


T72是世界第一款大批量装备的三代坦克(T64装备量很少),第一款开发复合装甲坦克,在现在看来T72性能不是很好,但你要放在70年代的是时候,这就是一款叼炸天的坦克。那时候西方都是二代坦克,苏联的T72一下子生产了2万辆,估计苏联自己就装备了1.5万辆,整个西方看到这么先进的坦克瑟瑟发抖,怕哪一天这些坦克就乌拉乌拉的冲过来了,T72的威名就代表着那时候西方有多怕这款坦克!

整个70年代,是苏联上升的巅峰期,T72就代表着苏联陆军的最高 科技,而且那时候是碾压西方的,美国还是M69,欧洲也都是二代坦克,苏联铁流滚滚让整个欧洲都笼罩在这款坦克阴云之下!

直到现在T72都还是俄罗斯的装甲主力,原因其实就是那时候生产太多了,现在没钱换装,如今的T72被俄罗斯当成高低搭配的低配坦克使用,类似于我们的96B。在坦克竞赛中与96B竞争中显示,,两款坦克的性能是差不多的!

不久前美国公布俄罗斯最具威胁的四款坦克,T-72B3和T-90AS坦克排行第一,理由是经过改进升级的两款坦克装甲和防护、热成像仪、弹药都进行了升级改造,这让俄罗斯装甲力量能在较短距离内摧毁西方坦克。而且还配备了5~8公里远距离摧毁西方坦克的炮射导弹,对西方威胁非常大!

T72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伊拉克走麦城了,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伊拉克采用坦克集群战术,结果被来自空中火力打击毫无还手之力;第二面对美国的MIA1,当时采用的可是贫铀装甲(世界最强复合装甲),而且MIA1最大射程达3500,而T72只有2100左右,这样的战斗本身就不对称;第三伊拉克的T72其实不但是猴版,而且是初版,没有升级,没有热成像仪,没有精密的火控系统,精度差;第四就是伊拉克战争时候这款坦克已经出来20年了,已经落后与时代了。包括伊拉克的战争理念落后,基本还是玩的平面的战争,但是美国带领的联合国军玩的是三维立体战争,在战争理念方面差了一代,自然就是惨败了,这不能归咎于武器不行!

综上来说,T72坦克是一款70年代碾压别人的坦克,那时候的北约对T72那是真怕,真的面对这款坦克有些瑟瑟发抖。带了90年代这款坦克已经落后,而且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被空中火力精确打击死伤大半,又面对地面比自己更强的坦克,也不是对手!北约碾压了让自己喘不过气来的T72,出了一口恶气,于是肆宣扬这款坦克不行的言论也就不足为怪了!


狼烟火燎


T-72坦克是非常经典第三代坦克,是苏联在T-34后的又一名作,每当人们谈及苏联时代的装甲洪流时,都会想起T-72坦克,而不是更加强大的T-64和T-80系列。



要知道,T-64和T-80坦克在苏联红军的编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的T-64坦克无论是火力,防御还是机动能力,西方都无法找出一款坦克与之抗衡,然而战斗力和重要性与在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成正比。


苏联在使用T64和T-80是十分谨慎小心,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到位,平时几乎不会露面,而装备数量庞大的T-72无法做到大规模保密,因此T-72索性做了T-64和T-80的挡箭牌。

在最近的战争中,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海湾战争了,在那场战争中,装备苏式装备的伊拉克军队被打的落花流水,一辆辆殉爆的T-72坦克满地都是,炮塔被掀翻的图片成为人们对那场战争最深刻的印象。


T-72主战坦克的设计是很成功的,除了前苏联自己装备外,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并且允许外国依据许可证自己生产,当T-64坦克已经停产多年,T-80也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的时候,T-72却依然在生产。

作为当时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时其中一方的主站武器,想不出名都难,再加上T-72本身性能不差,而且造的多,卖的多,影响自然而然就大了。


武备战研菌


T-72坦克为何如此出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在没有克制他的办法下对T-72等苏联坦克集群的恐惧,冷战时期苏联主力坦克T-64、T-80与T-72组成了庞大的钢铁洪流,在冷战最激烈的上世纪70年代,一直是悬在西欧大陆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由于其价钱便宜,适合大规模量产补充因此装备了数量庞大的T-72坦克,作为第三代主战坦克,T-72坦克制造简单、可靠耐用,堪称苏联继T-34坦克后的又一名作,不但在苏联大量服役,还出口畅销到世界各地,几乎成了苏联坦克的新招牌。T-72主战坦克,除了大量服役於苏联红军之外也外销和授权华沙条约盟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生产。

在T-72服役期间,直到1985年的十年内,T-72的主要对手仍然是西方第二代坦克M60,梅卡瓦1型和2型之流及其改进型,T-72战胜这些对手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随着欧美第三代先进坦克的问世装备T-72坦克逐渐落伍,T-72只能和西方早期第三代坦克,如M1基本型相对抗,一旦西方坦克有了技术上的超越,T-72就很难对付了。T72的第一次实战是在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陆军这次高度保密使得以色列陆军不知道叙军装备新式坦克。结果在这次战争中一战成名,完全压制了以军的M60A3和马加奇3、5、6.而获胜。也击毁了数辆梅卡瓦MK1,和梅卡瓦的战损比约为6:4,考虑到当时T-72M无激光测距仪,火控计算机数据需要手动输入,这个战果已经可以了。

所以T-72从设计一开始走的是便于大量生产,一旦东西方核战争爆发能够快速补充装甲部队,以数量取胜的发展路线。作为苏联/俄罗斯坦克出口的拳头产品,T-72可以说遍布全球,自问世之后几乎参加了世界上所有的局部冲突,至今依然是许多国家的主力。虽然多次局部战争中表现的不是很好使它的名声下滑,但其凭借自身特点依然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而大家选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便宜好用,同时还继承了俄国坦克一贯的结实耐操的优点,当年研发的时候就是把它当做消耗品来设计的。

虽然名声遭到打击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对T-72系列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进以便于出口。T-72家族的高端型号最近声誉有所回升。近年来t-72坦克改进型作为军援被大量提供给叙利亚,且在叙利亚内战中表现不错。有不少照片和视频显示,它可以抵御多种型号的西方制造的反坦克导弹,而且在巷战中非常皮实耐操。  

苏联时代生产的T-72B坦克数量可能在5000辆左右,而俄罗斯目前装备只有不到2000辆。多余的T-72B自然就可以用来外销了。俄罗斯开始宣传其T-72B3改进型坦克,这是一种在T-72B坦克基础上改进火控系统,并换装“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的改进方案,相对而言价格低廉。不仅适合俄军自己作为过渡性装备使用,也适合用于对外推销。

近年来俄罗斯举办的坦克两项竞赛,这场商业味十足的推销会上,俄罗斯自己的专业“坦克赛车”T-72B3M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满场飞奔,展示T-72最新改进型坦克,为出口做宣传。


璐的靴猫


T-72的确很经典,可以说是苏联在T-34之后的又一名作了。

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不佳是因为伊拉克使用的是猴版T-72。只有老式穿甲弹,没有反应装甲,甚至炮塔都只能手动旋转,伊军作战素质不高,把坦克埋在沙子里当成固定炮台。。。。坦克兵素质也不行。加上美军空中力量强大,坦克质量也的确压制了T-72。所以T-72有这种表现并不奇怪。

T-72整体上综合性能优异,制造简单可靠性好,俄军目前装备的T-72在一万辆以上。而且很多国家也采购了T-72,生产数量远超T-64,达到2万辆。是世界上生产的最多的主战坦克。





我有一支98K


这跟买车是一个道理的,如果说买车除了使用还有更多的面子去讲究的话。军工就更讲究实用了。

性能这个东西,够用就行,而且要在自己军费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连土豪美国都在考虑减少F~22的订单,其他国家就更别说了。

其实并非T22坦克如此,其他武器装备也是如此,RPG在非洲卖的就很好,歼10还是我国的主战装备,性能最好往往意味着价格更高,也可能意味着维修保养更复杂,对环境和技术人员的依赖更高,所以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全部的指标。


别样风花雪月


坦克都在与时俱进,容易飞炮塔,就加装反应装甲,换最好的防爆消防系统,打不准,就换加了热成像的下反射控系统,威力不大,换新炮和炮弹,大家一个路子,数量多,改装便宜,摇身一变又成了陆战尖兵,至于信息化,没有打现代化大规模陆战,大家都看不到。低强度战争T72还是个恐龙一样的存在。


老胜754


有句话说成名要趁早,T72应该是世界最早的准三代坦克,再加上产量极高,可以想想北约的心里阴影面积,再加上几乎世界任何一场战争冲突都有他的身影,不出名才怪


眯眯2046


猴版T72飞炮塔名满天下!


无为的石佛


叙利亚内战的t72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