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三皇,下啟五帝,華夏人文初祖——黃帝

黃帝,是原始社會末期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被尊為華夏民族始祖、華夏人文初祖。根據現代科學斷代工程的測算,黃帝大約生活在距今4600年前。在歷史定位上,根據所處時代的先後,把他列入三皇之末;同時,又把他尊為五帝之首。由此可見,在黃帝所處的那個時代,是具有承上啟下的時代意義。

在眾多史書的記載中,他生而神明,成年後東征西討,降伏不臣,終成天下共主;並教民農耕、發明創造,更說他著《黃帝內經》,可謂是豐功偉績,德配天地,有奠基華夏、開創文明之功。當然,這之間有很多內容,近乎神化之言;更有許多功績,是原始先民們累世經驗之成果,卻加到黃帝頭上;但有些內容,卻可以見證那一歷史時期的發展和變革,以及對後世歷史的深遠影響。

上承三皇,下啟五帝,華夏人文初祖——黃帝

黃帝畫像


《史記》的開篇之作《五帝本紀》說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這是講,黃帝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不凡。熟悉歷史的小夥伴有沒有感覺很熟悉,在後世帝王的傳紀中又有所發展,諸如“出生必天生異象、長成必一表人才、有道則天降祥瑞、無道則天降災異”此類的套路,可以講,太史公這隻言片語,可以看作是後世帝王傳記的樣板

上承三皇,下啟五帝,華夏人文初祖——黃帝

《史記·五帝本紀》章節

上圖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言黃帝修兵甲,統一中原的過程,“習用干戈,以徵不享”、“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大致說明了黃帝統一的方式:用武力戰爭的方式征討不向自己服從、不向自己納貢的部族,在連年征討之後,各部族向黃帝臣服納貢,黃帝成為天下共主。

文中也提及了兩次戰爭:黃帝、炎帝阪泉之戰;黃帝、蚩尤涿鹿之戰。

阪泉之戰是黃帝征討同在中原地區的炎帝部落,這屬於中原地區兄弟部落之間為爭奪領導權的內戰,最終征服炎帝部落,但注意只是臣服之,而非滅亡。炎帝也就是神農氏,也是上古三皇之一,但這裡的神農氏未必是三皇中的神農氏,應為三皇中的神農氏所統部落的後裔。這場戰爭也可以看作是新一代的“皇”戰勝上一代的“皇”,征服炎帝部落,改變了過去鬆散的部落聯繫,組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黃帝成為新聯盟的領袖,向上結束了“三皇”時代。

涿鹿之戰

是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之後,聯合炎帝等部落,對外戰爭,擊敗並征服了蚩尤所在的九夷部落,並誅殺蚩尤,吞併和遷移了九夷部落。在涿鹿之戰之後,形成了原始的華夏民族,黃帝理所當然地成了華夏民族的領袖。這也向下開啟了“五帝”的時代。

上承三皇,下啟五帝,華夏人文初祖——黃帝

《史記·五帝本紀》章節

上圖言黃帝在統一各部族、成為華夏族首領之後,巡視九州,對外抗擊北方少數民族;“以師兵為營衛”有了專門的軍隊;設置官員,以管理萬邦;舉賢任能,教養百姓;鑄九鼎,以安九州等。相傳,黃帝還有其他的為證舉措和發明創造:始創陣法;推算曆法,以天干地支計時,沿用至今;教導百姓播種五穀;部下倉頡發明文字;製作樂器;開創醫學,作《黃帝內經》;其妻子嫘祖教民桑蠶;發明創造瞭如衣服、房屋、車船、音樂、器具等。誠然,這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肯定不是皇帝一人所創造的,這是遠古先民們世世代代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

相傳,黃帝死後,御龍飛昇,這當然是後世對他的頂禮膜拜而神話之言。《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也就是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橋山的黃帝陵。

上承三皇,下啟五帝,華夏人文初祖——黃帝

黃帝陵


我們不難發現,黃帝時代的華夏族聯合體,已具有了某些古國或酋邦性質。同時,伴隨著戰爭,私有制開始出現,階級和階級對立產生,這時的中國遠古社會也即將走向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