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漳半泉廈門腔

晉代永嘉二年(308年)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仕族衣冠南渡,林姓、陳姓、黃、鄭、詹、邱、何、胡八姓率先入閩,帶來了中原的黃河、洛水流域當時的漢語(河洛話),形成了閩南方言的基礎,反映著隋唐以前漢語的特點。隨後的侯景之亂,669年河南固始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的隋唐漢語,形成了現在的閩南話。如今閩南方言成為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主要通行於閩南、粵東的潮汕和臺灣省的大部分地區,海南省和雷州半島一些地區以及浙江、江西、廣西、江蘇和福建的中部及東北部地區。千餘年來,閩南、潮汕一帶有不少人出洋謀生,人語相隨,故今天的東南亞諸國,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和華裔仍然以閩南方言作為他們的交際工具。

閩南語濫觴於晉朝時期的南安,唐代因陳元光入閩形成漳州音,五代時因王審知入閩形成泉州音,二者因音色同源且人民互遷交流緊密彼此合稱閩南語,只是受地理因素影響,漳州受客家話影響,泉州受福州話及番話影響,稍有區別。泉州是閩南開發最早、同時也是福建開發較早的地區,泉州方言是早期閩南方言的代表。鴉片戰爭之後,廈門被開闢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逐漸成為閩南對外貿易和海外進出中心,漳泉移民大量湧入。廈門話正好是泉漳之間的一個土語,逐步形成“半漳半泉廈門腔”。廈門話也因此逐漸擴大影響,廈門音終於取代泉州音,成為閩南話的代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閩南話播音和“閩南話播音主持水平測試標準”就是以廈門音為標準,以閩南方言為基礎方言。

半漳半泉廈門腔

1913年在臺灣出版的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是臺灣閩南話研究的早期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