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说起谋士的重要性,想必刘备最有发言权,因为蜀国的霸业离不开诸葛亮的协助。同样,赵匡胤之所以能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脱颖而出,乃至最终称帝,赵普也着实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赵普对于赵匡胤的意义远比诸葛亮对于刘备重大。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诸葛亮剧照

刘备早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就已经立下了中兴汉室的志愿,并且割州据县、四方征战。而赵匡胤则不同,在遇到赵普之前,他不过是一介武夫,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有点个人魅力的武夫。不是老宋夸张,赵匡胤能从武将华丽转身成为开国皇帝,赵普才是其中关键。

仕途不顺,索性离开京城

赵普祖上三代都曾担任过六七品的州县小官,真要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官二代”。自打隋炀帝开科取士以来,想要入仕为官,大多走的是科举的路子;要不就是世家大族之后,由朝廷封荫。然而,赵普祖上之所以能当官,多是因为他们在地方藩镇大吏手下出任幕僚,然后由领导推荐,谋得一官半职。史书上记载赵普“少学无文,精通吏道”,说简单点就是一个“学渣”。所以说,赵普儒学功底浅薄,也注定只能效仿祖上,通过藩镇幕僚低调出仕。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赵普剧照

当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没有科举出身的加持,也丝毫不妨碍赵普对官场中尔虞我诈和人情世故的精准把控。

大约是在后汉年间,赵普谋取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官职——陇州判官。郭威称帝后,赵普请辞,前往京城求官。然而,他的求职之路并不顺遂。

赵普抵达京城后,在永兴节度使刘词手下做了幕僚,也算是找到了靠山。可刘词去世后,赵普的仕途差点就戛然而止了。刘词临终前向朝廷举荐赵普的遗表,仿佛是泥牛入海,再无音信。不过,这刘词本也不是周世宗的心腹,赵普跟其他的宰辅也没有什么来往,没有消息实属正常。赵普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索性离开京城,前往了滁州。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周世宗画像

找准时机,提前布局

那么,是什么驱使赵普不远万里,从京城跑到南唐的滁州呢?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对照时间后就会发现,在赵普动身的同时,周世宗也派出了征讨南唐的先遣部队,并且在次年御驾亲征。由此推测,赵普大概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滁州”在后周攻打南唐的战役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才提前赶往滁州隐居下来。

前有姜子牙渭水垂钓,静待愿者上钩;后有赵普放弃仕途,隐居滁州,甘做教书匠。细想想,应该也有同样的深意。估计赵普本是想等待周世宗,谁知上天安排来的竟是赵匡胤。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赵匡胤剧照

滁州是块难啃的骨头,守城大将皇甫晖拥兵15万,而赵匡胤只有三千人。况且,守城容易攻城难,即便赵匡胤再神勇,也没有办法轻易拿下金城汤池一般的清流关。

反观赵普,来到滁州的这几个月,他根本也没闲着,大概早就在琢磨攻城之计。他登山临水,遍问乡民,早就从药农口中得知了一条隐秘小路。得知赵匡胤兵临城下之后,赵普随即向其献策:可以经由小路绕过滁州正面防御,直取清流关城西。赵匡胤依计行事,两面夹击皇甫晖,杀得南唐军队大败而逃。至此,赵普投入赵匡胤帐下,开启了两人共谋江山的大计。

谋定而后动,助赵匡胤夺取江山

说起赵匡胤建国的重头戏,便是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了。此事在流传至今的宋代史料中,往往被描绘的非常简略。赵匡胤一觉醒来,在众将领的逼迫下很不情愿的登上了帝位。一切仿佛上天注定,波澜不惊,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其实,赵匡胤所走的每一步,都来自“学渣”赵普的精心谋划。下面,老宋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赵普剧照

一、制造假军情,助赵匡胤掌握调兵大权。

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一,定州、镇州传来军报,辽和北汉联合进攻。

朝野上下见此军情,如临大敌,只因当时恭帝不过八岁,由小符太后垂帘听政。由于敌人来势汹汹,军情紧急,宰臣跟皇太后根本顾不上仔细分析,匆忙中联合拍板,批准赵匡胤全权负责此次防御行动。

那么,老宋为什么说这是假消息呢?

因为细细分析当时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周世宗曾跟北汉在高平发生过激战,此役之后,北汉主力尽丧。为了自保,北汉不得不每年向辽提供数额巨大的保护费。内忧外患如此,北汉能自保已实属不易。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周恭帝和太后剧照

同样,辽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显德六年十二月的时候,辽国发生内乱,辽穆宗不得不耗费精力清理内政,至于后周,他根本无暇顾及。

由此可见,北汉和辽联合进攻边疆,是假消息无疑,而那份紧急的军报,只不过是赵普跟韩令坤一起演了一出戏罢了。

如此一来,赵匡胤便在赵普的指引下有了合理合法的调兵大权,陈桥兵变也因此有了“兵”。

二、散播流言、制造异象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主力出城。

可就在这一天,汴京城内流传出了一股流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让人意外的是,这股流言在民间散播很广,朝堂内庭却晏然不知。能把流言传播范围仅限在普通百姓之间,也只有赵匡胤有这个实力。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赵匡胤剧照

同时,大军刚出发之后,快到中午之时,忽然有个颤抖的声音咆哮到:“天上有两个太阳!”当大家对此异象议论纷纷的时候,又有人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点检为天子这句话?”此时,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点检赵大人,竟然是新日换旧日的未来国君!

三、捆绑利益、军心归顺

接着,赵普又让赵匡胤的手下四处活动,深度贩卖焦虑。李处耕说:“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太子,然后亲征,未晚也。”

从五代以来,入军打仗者都是图个功名利禄,只要破城,就可以随意抢掠百姓财富,并据为己有,或者建立军功,一朝封侯。可如今皇帝年幼,功劳谁知?这句话确实是戳痛了大家的神经。

而后,楚昭辅则添油加醋的说:“提及谋反也是死罪,如今我们已然没有退路,退则死。”听罢此言,大家如遭五雷轰顶,要想活命好像只剩下拥立策反这一条路。

当然,赵普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只有将赵匡胤兵变称帝和绝大多数的将士利益联合起来,这才是真的人心归顺,顺应天命。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赵匡胤剧照

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赵匡胤被属下黄袍加身,起兵回城,兵不血刃,临朝称帝。只是那太过合身的黄袍,似乎泄露了天机…...

至于那天上双日的异象,说来也简单。正月的太阳惨白,即便不如夏天炽热,也无法长时间直视,看久了别说两个太阳,三个四个都有可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赵匡胤在揭竿而起之后,下的第一条军令竟然是:“决不可烧杀抢掠、抢劫府库,否则,必将灭汝等全族!”

就这样,赵匡胤在赵普的谋划下,一步一步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而赵普以首功,成为了王身后的男人。

身为一个“学渣”,赵普是如何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赵匡胤剧照

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潜心学习

那么,老宋想问大家,赵普没有文化,却能出将入相,这是不是说明读书不重要?

有些人只看到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却忽略了“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鬼谷子》中提出:“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鬼谷子认为,人可以分为为贤、不肖、智、愚、勇、怯八种。贤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足才广之人,这类人天赋异禀,有些能力与生俱来。然而,天才毕竟是少数人,而且大多数的天才也需要后天不断学习、启迪自己。赵普应该就是这一类!

恃才而骄,就会如方仲永一般,再次回归平庸......

参考文献:

《宋史·赵普传》《宋史·太祖本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