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佳木斯,黑龙江省辖地级市,是黑龙江省域副中心城市。佳木斯市的名称应该来自于满语,发现较早标有佳木斯地名的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版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上面把佳木斯这个地方叫“甲母克寺噶珊”(噶珊即村、屯之意),后来在1930年与东兴镇合并为佳木斯镇,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镇升级为佳木斯市,沿用至今。

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佳木斯松花江畔

佳木斯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此。在近代历史中,佳木斯人民同俄日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9世纪30年代,东北抗日联军的11个军中有5个军诞生在佳木斯地区,有8个军经常活动和战斗在三江平原。著名的抗日联军领导人赵尚志、李兆麟、夏云杰等同志都曾经在这里同敌人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正是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与革命种子的孕育,佳木斯被称为“东北小延安”

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抚远东极广场

在佳木斯治下的县级市抚远市是祖国东极,也是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在抚远往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黑瞎子岛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在清末民初时黑瞎子岛上有几十户中国居民居住,均以捕鱼割草为生,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前苏联将黑瞎子岛占领,原住居民被赶走,从此岛上再无中国人定居,不过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双方的谈判,终于在2004年双方边界争议尘埃落定,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岛系中的第二大岛屿银龙岛,因处于黑瞎岛西北,全部归属中国,至此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赫哲族“乌日贡”

佳木斯市下辖4区3市3县,除抚远市外还有县级市同江市、富锦市和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佳木斯也是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还有41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赫哲族人数较多。既是多民族聚居,这里的民族风情自然也很丰富,像赫哲族就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狩猎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赫哲十大碗”就是由鱼为主食材制作而成的民族特色美食,在更早些的时候,粮食只是赫哲族人的副食

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萨满教

萨满教是赫哲族信仰的宗教,也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族信仰的宗教。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传于我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民族中,并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都有重大影响。萨满教各种外来宗教传入之前,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古老祭坛,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民族还保存着对该教的信仰。

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地质公园

佳木斯的自然环境优越,天然湿地面积60余万公顷,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像桦南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同江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林木药材等植物资源丰富,还养育着种类众多的野生动物,包括东北虎、豹、猞猁这些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同时这些公园也是旅游的好去处,氧气、负离子含量丰富。

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

武大靖

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是佳木斯人,2018年在平昌冬奥会获得同时也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同时也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纪录保持者。

佳木斯铁路、公路、水路、空中航运都比较发达,而且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犹太自治州仅一江之隔,拥有5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和2个国际空港,对俄贸易十分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