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被“遺忘”的五種上海小吃!

快要被“遺忘”的五種上海小吃!

大排面+素雞

快要被“遺忘”的上海小吃,是真的快被遺忘了。生煎包、南翔小籠包、鮮肉月餅,陽春麵、上海小餛飩在第一次去上海的人腦子,好像只剩下了這些小吃,對於其他的美食,他們好像一概不知。

優雅的美食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飲食口味上與江南等地比較接近,但又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上海的美食擁有著自己的特色,沒有港澳地區的“甜蜜”,也不同於重慶、四川的麻辣,是以淡雅、鮮甜著稱。

那些網上常見的,譬如,小籠包、生煎包等類似的小吃就不在這裡贅述了。今天我們主要講講那些快被“遺忘”的小吃:

白斬雞

嚴格來說,白斬雞並不是上海的美食,它起源於廣東,在粵菜中最為出名。選用三黃雞(因腳黃、皮黃、嘴黃,因此得名)作為主料,不加調料白煮即可。食用時配上醬油,加上少許香蔥就大功告成了。

為什麼一道粵菜會在上海流行起來?據說在清代的時候,廣東人蜂擁而至來到上海,從事貿易方面的相關工作。旅居粵人在短時間內增加了數十萬,相應的粵菜館也便跟這流行了起來。

蟹殼黃

蟹殼黃其實是江蘇常州的傳統小吃,因其形式蟹殼而得名。它用油酥面和酵面製坯,做成扁圓形餅,在餅面上粘上一層芝麻,貼在爐壁上烘烤而成。蟹殼黃的餡有甜、鹹兩種,甜的像白糖、棗泥、豆沙,鹹的像蔥油、鮮肉、蝦仁、蟹粉等等。成品色呈金黃、油多而不膩、香脆酥鬆。

有人曾寫詩讚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就是形容蟹殼黃味道鮮香,皮酥鹹適。

蔥油拌麵

我們在沙縣小吃蔥油拌麵其實是上海的。是一道以麵條、豬油、黃瓜絲、蔥、姜、蒜等作為食材製作的一道家常麵食,就是講煮熟的麵條放在蔥油一起伴著吃,是上海的招牌美食。一碗越拌越香的蔥油拌麵,看似簡單,但是也並非易事。

蔥油熬得好+調味要適中+麵條要勁道,三點齊全,這碗麵才完美!

本幫面

本幫面裡,我最愛大排面。本幫面在揚州和江浙麵條的基礎上,從傳統的白湯,進而衍生出了紅湯,即在白湯的基礎上加入醬油和白糖熬製而成。本幫面用到的面大多數以龍鬚麵為主,也有少數寬面,但都是以韌勁取勝。

除了面本身,澆頭是本幫面的重頭戲。本幫菜重油赤醬的特點,也體現在本幫面的澆頭裡。譬如大排面,帶骨大排要用刀背把大排的肉質剁松,把它醃上一個小時,再拖上蛋清和澱粉下油鍋煎至兩面泛黃,然後加水加料紅燒,最後用紅燒的湯汁澆進另鍋煮好的麵條裡,蓋上大排和碧綠的青菜心,即成上海人最解饞的湯麵,也是現在最常見的本幫面。

辣肉面,除了肉丁以外,一般配有土豆丁、豆腐乾丁、筍丁,而辣肉必須要一粒粒的,辣味中帶著甜度,麵湯則帶著絲絲的醬油味。

大腸面,“就算吃到中風也想一直吃的一碗麵”。大腸鮮嫩肥滑,微甜的本幫做法,咬一口大腸還有湯汁溢出,幸福感滿滿。

雪菜肉絲麵需要先煸炒肥肉絲,再抄雪裡蕻,最後加瘦肉絲炒成澆頭直接放在湯麵即成。

海棠糕

海棠糕其實是無錫、蘇州的傳統點心之一,因形狀似海棠花而得名。其梅花、海棠花的外形,讓人沒吃就有了賞心悅目的情懷。

它們的外層是麵粉皮,裡面是豆沙餡,在特製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於用了似梅花、海棠花形的模子,作出這樣的美人胚子也就再自然不過了。剛出爐的海棠糕,表面撒著飴糖,呈咖啡色,吃上一口分外香甜。表皮上面加上的果絲、瓜仁、芝麻等五色點綴,使得海棠糕像一朵朵花兒綻放開來,所以說吃海棠糕不僅僅是品嚐美食,更好像在賞花。

其實上海還有很多美食,但是近來被各種點評軟件弄得大家好像只認識那幾個。寫篇文章,呼籲下大家放下手機,自己到弄堂裡去找尋舌尖上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