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被“遗忘”的五种上海小吃!

快要被“遗忘”的五种上海小吃!

大排面+素鸡

快要被“遗忘”的上海小吃,是真的快被遗忘了。生煎包、南翔小笼包、鲜肉月饼,阳春面、上海小馄饨在第一次去上海的人脑子,好像只剩下了这些小吃,对于其他的美食,他们好像一概不知。

优雅的美食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饮食口味上与江南等地比较接近,但又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上海的美食拥有着自己的特色,没有港澳地区的“甜蜜”,也不同于重庆、四川的麻辣,是以淡雅、鲜甜著称。

那些网上常见的,譬如,小笼包、生煎包等类似的小吃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今天我们主要讲讲那些快被“遗忘”的小吃:

白斩鸡

严格来说,白斩鸡并不是上海的美食,它起源于广东,在粤菜中最为出名。选用三黄鸡(因脚黄、皮黄、嘴黄,因此得名)作为主料,不加调料白煮即可。食用时配上酱油,加上少许香葱就大功告成了。

为什么一道粤菜会在上海流行起来?据说在清代的时候,广东人蜂拥而至来到上海,从事贸易方面的相关工作。旅居粤人在短时间内增加了数十万,相应的粤菜馆也便跟这流行了起来。

蟹壳黄

蟹壳黄其实是江苏常州的传统小吃,因其形式蟹壳而得名。它用油酥面和酵面制坯,做成扁圆形饼,在饼面上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烘烤而成。蟹壳黄的馅有甜、咸两种,甜的像白糖、枣泥、豆沙,咸的像葱油、鲜肉、虾仁、蟹粉等等。成品色呈金黄、油多而不腻、香脆酥松。

有人曾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就是形容蟹壳黄味道鲜香,皮酥咸适。

葱油拌面

我们在沙县小吃葱油拌面其实是上海的。是一道以面条、猪油、黄瓜丝、葱、姜、蒜等作为食材制作的一道家常面食,就是讲煮熟的面条放在葱油一起伴着吃,是上海的招牌美食。一碗越拌越香的葱油拌面,看似简单,但是也并非易事。

葱油熬得好+调味要适中+面条要劲道,三点齐全,这碗面才完美!

本帮面

本帮面里,我最爱大排面。本帮面在扬州和江浙面条的基础上,从传统的白汤,进而衍生出了红汤,即在白汤的基础上加入酱油和白糖熬制而成。本帮面用到的面大多数以龙须面为主,也有少数宽面,但都是以韧劲取胜。

除了面本身,浇头是本帮面的重头戏。本帮菜重油赤酱的特点,也体现在本帮面的浇头里。譬如大排面,带骨大排要用刀背把大排的肉质剁松,把它腌上一个小时,再拖上蛋清和淀粉下油锅煎至两面泛黄,然后加水加料红烧,最后用红烧的汤汁浇进另锅煮好的面条里,盖上大排和碧绿的青菜心,即成上海人最解馋的汤面,也是现在最常见的本帮面。

辣肉面,除了肉丁以外,一般配有土豆丁、豆腐干丁、笋丁,而辣肉必须要一粒粒的,辣味中带着甜度,面汤则带着丝丝的酱油味。

大肠面,“就算吃到中风也想一直吃的一碗面”。大肠鲜嫩肥滑,微甜的本帮做法,咬一口大肠还有汤汁溢出,幸福感满满。

雪菜肉丝面需要先煸炒肥肉丝,再抄雪里蕻,最后加瘦肉丝炒成浇头直接放在汤面即成。

海棠糕

海棠糕其实是无锡、苏州的传统点心之一,因形状似海棠花而得名。其梅花、海棠花的外形,让人没吃就有了赏心悦目的情怀。

它们的外层是面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用了似梅花、海棠花形的模子,作出这样的美人胚子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刚出炉的海棠糕,表面撒着饴糖,呈咖啡色,吃上一口分外香甜。表皮上面加上的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使得海棠糕像一朵朵花儿绽放开来,所以说吃海棠糕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好像在赏花。

其实上海还有很多美食,但是近来被各种点评软件弄得大家好像只认识那几个。写篇文章,呼吁下大家放下手机,自己到弄堂里去找寻舌尖上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