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蛰居彰德期间的活动:罢官之后的家庭生活 (二)

一 构建姻亲关系

于氏是袁世凯的原配夫人,她是 1876 年 10 月嫁入袁家。于氏时年 19 岁,比袁世凯大两岁,是河南陈州(淮阳)的富家之女。于家田产很多,大约有两千多顷地。于氏虽然是大户人家,但受“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从小不识字,对封建礼法也不太懂,只是粗略的了解。

袁世凯蛰居彰德期间的活动:罢官之后的家庭生活 (二)

她和袁氏结婚后,感情还算融洽。婚后第二年,于氏生下袁世凯的第一个儿子袁克定,她一辈子只有这一个儿子。袁世凯和于氏本来夫妻关系挺好,但两人因为一句玩笑话闹僵。有一天,袁世凯看到于氏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绣花裤带,觉得好玩,就和于氏说笑:“看你打扮的像个马班子”可于氏并不认为这是夫妻之间的一句玩笑话,就揭袁世凯的老底说:“我不是马班子,我有姥姥家。”于氏话语中的“我有姥姥家”的话,意思是说他是有娘家的人,是袁世凯正儿八经娶来的正室。但是,说着无意,听着有心。袁世凯是庶出,他的母亲是袁家的姨太太。袁世凯又是特别孝敬老母亲的人,听到于氏这话,认为是在羞辱自己,一气之下,从此再也不和于氏同房,两人一直保持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所以,她生了袁克定以后,就再也没有生养其他子女,于氏便成为袁氏名义上的夫人,既不让她管家,也不让她做什么事务。清末,于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袁克定在袁世凯三十二个子女中是嫡出长子,袁克定 18 岁结婚,他娶的是湖南巡抚吴大幑的女儿,名字叫吴本娴。他们的这个婚事是一门政治婚姻。1907年,袁克定因为其父的关系出任农工商部右参议。宣统元年(1909 年),袁克定升为右丞。1909 年,袁世凯被罢官回籍之后,袁克定留在北京,成为袁世凯在北京探听清廷信息的重要耳目。袁克定有“断袖癖”,现代叫做“同性恋”,他的表兄张伯驹曾回忆说:“

克定有断袖癖,左右侍童,皆韶龄姣好。辛亥,先父在彰德总办后路粮台,居室与克定室隔壁。一日夜,有童向克定撒娇,克定曰‘勿高声,隔壁五大人听见不好!’但先父已闻之矣。”张伯驹在《续洪宪纪事诗补注》中为此事还作了一首打油诗:“断袖分桃事果真,后廷花唱隔江春。撒娇慎勿高声语,隔壁须防五大人。”

袁世凯蛰居彰德期间的活动:罢官之后的家庭生活 (二)

大姨太太沈氏。在袁氏 22 岁时,他弃文从军、投奔吴长庆。在此前,他曾短暂留宿上海,一方面想领略上海的风景,另一方面也觉得上海机会更多一些。然而,他在上海晃荡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职位。那个年龄,袁世凯正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一个人待在旅馆里,寂寞难挨,就跑到妓院找乐子。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苏州籍的名妓沈氏。袁世凯与沈氏相识后,两个人感情非常好。沈氏认为袁世凯绝非池中之物,劝说他早点离开上海到别处发展,并且给袁氏资助路费。临行前,沈氏向袁世凯道别,并攒钱赎身、搬出妓院,她希望袁世凯功成之后不要忘记这段旧情。落魄之中的袁世凯大为感动,发誓绝不辜负沈氏,这就是袁世凯的大姨太太沈氏。袁静雪回忆说:“由于她在我父亲落魄无聊的时候对他有过恩情,所以我父亲在朝鲜做官期间,就把她接到朝鲜,把她当做太太看待。我父亲不但让她管家,还把带到朝鲜去的大哥克定交给她抚养。所以从大哥以下,所有我们兄弟姐妹们都称呼她为亲妈。亲妈这种叫法,是仅次于娘的一种称呼。我父亲竟让自己的儿女们这样叫她,也就可以看出他对她的宠爱之深了。”沈氏无子,袁世凯便将三姨太金氏之子袁克文过继给沈氏。

袁克文,字豹岑、抱存,自号寒云。他是袁世凯在朝鲜时所纳的三姨太金氏所生。1890 年出生于朝鲜韩城。袁克文从小被沈氏溺爱,袁世凯对他也是放纵不加约束,使袁克文少年时代就浪荡成性,十几岁就经常光顾秦楼楚馆、勾栏青楼、武榭酒肆、花街柳巷之中,净干一些沾花惹草的勾当。袁克文和当时出身豪门望族、老子官位显赫,本人风流倜傥的张伯驹、张学良和溥侗等并称为“四大公子”。袁克文吃、喝、嫖、赌、抽样样俱全。但是,袁克文极为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对书法、填词、作诗、写文章都有较好的成就。袁世凯重要的书信,有时也是袁克文代笔。比如,洹上村养寿园中匾额、对联,就是袁克文撰拟和书写的。另外,袁克文 爱好广泛,能唱一口好昆曲,刚开始唱生,后来由于戒烟之后身体发福,改唱丑。他与程砚秋、程继仙、肖长华、孙菊仙等京剧界艺人来往密切,感情深厚。袁克文生性放荡不羁,我行我素。并且还是个很有名气的收藏家。古玩、字画、邮票、宋版书和古籍,袁克文有了孙子以后,每出生一个孙子,他就给一件古玩,并且起名也暗含古玩的名字。长孙取名印诚,给他一块金印;次孙军诚,给他的是甲贝;三孙璧诚,给的是一块璧玉;四孙虎诚,给他的是一对虎符。

袁静雪回忆说:“我二哥吃喝嫖赌抽样样都来,他会唱昆曲,好玩古钱,他收集了许许多多的外国金币,包括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里所用的金质硬币,形状有方有圆,体积有大有小,都装在一个特制的盒子里。……他后来又入了青帮,花了很多钱,当上了大字辈的‘老头子’。他有了钱,随手用尽;没有钱,却丝毫不以为意。他死了以后,只在他书桌上的笔筒里找出了二十元钱。他一生共娶了五个姨太太。他纳宠的方式,是走马式的。这五个姨太太的顺序是:情韵楼、小桃红、唐志君、于佩文和亚仙。……二哥有名分的姨太太,只有这五个人,那没有定名分的,据说先后有七八十个了。”袁克文后来生活贫困潦倒,以卖字为生。无论生活怎样贫困,他依然不改其乐,不改生性风流的作风,在他看来,荣华富贵,皆人生浮梦,过眼云烟罢了。他卖字也不是为了积累钱财,家里堆放了很多纸,可他并不认真去写,非到实在没钱的时候,才挑几件写写换钱。

袁世凯蛰居彰德期间的活动:罢官之后的家庭生活 (二)

1931 年,旧历二月,袁克定得了猩红热,高烧不断,后经医治好转。但是他仍不改风流的本性,又到妓院鬼混。回家以后,高烧又起来,3 月 22 日病死在天津两宜里宅,终年 42 岁。生前《北洋画报》经常接收他的字画换钱,刊登以后颇有市场。他死后《北洋画报》还专门为袁克文发了讣告:“寒云主人潇洒风度,驰骋当世。尤工词章书法,得其寸槠者,视若拱璧。好交游,朋侣满天下,亦本报老友之一。体素健,初不多病,而竟以急症,于二十二日晚病故津寓。从此艺林名宿,又少一人,弥足悼已!”袁克文死后,他的丧事都是由他的徒弟们出钱来操办的。他的大徒弟杨子祥按照帮规,给他披麻戴孝,操办丧礼,一共不下 4000 多个徒子徒孙给袁克文戴孝行礼。停灵的几天,哭声不断,有很多妓女也头系白绳前来吊唁。除了天津的僧、尼、道之外,出殡当天,北京广济寺的和尚,雍和宫的喇嘛都纷纷赶来为他送行。从袁克文的住所到他的墓地西沽,沿路两侧还搭建了许多祭棚,各行各业的朋友都上前为他祭奠。袁克文的丧事在当时轰动一时。时隔多年,他的好友张伯驹来天津寻墓,墓冢已无踪影,只能隔空思念故人,怆然泪下,提笔撰写挽联:“

天涯落拓,故国荒凉,有酒且高歌,谁怜旧日王孙,新亭涕泪;芳草凄迷,斜阳黯淡,逢春夏伤逝,忍对无边风月,如此江山。”

袁克文一生有四子三女,子袁家暇、袁家彰、袁家骝、袁家骥。袁家彰、袁家骝曾经到美国留学。袁家暇 1961 年去逝,袁家彰定居美国华盛顿,原在台湾驻美大使馆工作。袁家骝是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夫人吴健雄也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们被誉为当代的居里夫妇,蜚声海内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