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为什么可以击中战机?

尤志刚


还可以问“导弹为什么可以击中目标?”

因为导弹飞行是受到控制的,导弹内控制导弹飞行的叫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仪就像一个飞行员驾驶导弹飞行。包括导引头、控制计算机和伺服系统。

导引头接受目标的位置信号,与导弹飞行方向产生偏差,这个偏差经过控制计算机加工调制,形成控制信号,送到伺服系统的舵机,操纵舵机运动,让弹翼偏转,改变导弹飞行姿态,使导弹对准目标飞行,直到击中目标。这就是自主式制导,不依赖地面控制台。

如果把控制计算机移出导弹,就是指令制导。用控制导线与导弹相连,就是线导式导弹,一般用于反坦克。用无线电传输就是无线电制导。




天明遥遥山海关



一楼的朋友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再说一个比较关键的东西:导弹攻击包线。


这个概念主要解决导弹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击中战斗机的问题。


空空导弹虽然速度比战斗机快很多,但由于弹体结构的限制,其所携带的发动机燃烧时长非常短。以美国的AIM7E为例,发动机燃烧时间只有3.2秒。



空空导弹发动机燃烧完毕后,仍然会依靠动力滑翔一段时间,这就能解释战机在被导弹咬住后为什么不加速逃跑,反而做各种大幅度机动了。因为你战斗机是跑不过空空导弹的,只有做大幅度机动,才能快速消耗来袭导弹的动能。


空空导弹虽然速度比战斗机快很多,但由于弹体结构的限制,其所携带的发动机燃烧时长非常短。以美国的AIM7E为例,发动机燃烧时间只有3.2秒。



空空导弹发动机燃烧完毕后,仍然会依靠动力滑翔一段时间,这就能解释战机在被导弹咬住后为什么不加速逃跑,反而做各种大幅度机动了。因为你战斗机是跑不过空空导弹的,只有做大幅度机动,才能快速消耗来袭导弹的动能。


那么,导弹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或肯定能击落战机呢?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空空导弹的飞行状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发动机燃烧飞行、另一个是惯性滑翔飞行。


如果敌机处于发动机燃烧飞行部分,100%会被击落,所以这个距离又叫不可逃逸区。


其次最容易击落敌机的范围,大致在发动机燃烧飞行+初始滑翔距离,以发射导弹的战斗机为核心,这个范围就叫“导弹攻击包线”,是导弹命中率最高的区域。



AIM7和AIM120导弹攻击包线。导弹射程越远,攻击包线越大!


司马点兵


现代空战和空中精确打击作战,飞行员最希望掌握对手的防空导弹、空空导弹类型、制导方式等基本参数,以及对手装备使用的飞机、雷达等基本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以防突发情况可以有效应对。



为什么导弹能打飞机,从下面几点探讨:

一是从飞行速度上看。导弹的飞行速度比飞机快。现役战斗机的速度普遍是2马赫,极限速度不会超过2.5马赫,美国的黑鸟侦察机是世界上飞的最快的飞机(战斗机、侦察机比较),超高空超音速巡航,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达3.35 马赫(4062千米/小时)。



可是导弹的速度远远快于战斗机的速度,现役空空导弹均带有推力矢量控制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保证了高机动目标的啮合,速度普遍在3马赫以上,快一点的达到4、5马赫。



在导弹这么快的速度追击下,战斗机是无法长时间进行高速飞行的。



二是从反击手段上看。最重要的是战斗机面对导弹的追击几乎没有什么反击手段。只能被动的逃跑、释放诱饵,或者是采取战术动作引导导弹改变方向,或者是僚机发射导弹打击导弹进行支援,防御手段非常简单。


三是从制导方式上看。导弹多配备有多种先进的跟踪制导方式,“流星”空空导弹配备有最先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德国的IRIS—T配备了红外成像(IIR)导引头,在严重电子对抗措施环境中具有高精度和全方面能力;怪蛇5导弹配备了新的双波段焦平面阵列成像导引头、惯性导航系统和先进红外反对抗措施;响尾蛇AIM-9X导弹配备有焦平面阵列红外导引头,能抵抗红外对抗。飞机只要被锁定,很难逃跑!



四是从导弹弹头上看。现在的空空导弹和防空导弹,基本都携带有爆炸碎片弹头,接近和冲击熔断器以最佳的杀伤力,导弹具有高对抗阻力,并提供最大的“无逃逸区”。响尾蛇AIM-9X导弹配备的是环形爆炸弹头,杀伤力很大的。



总的来说,战斗机如果被导弹锁定,基本都会被击落,能否摆脱导弹全靠飞行技术或运气。



目前,为克服这个问题,世界强国都在研制“极音速”飞机,如美国的X系列试验机,飞机的设计最高时速将达到音速的10倍,也就是10马赫。导弹就没有办法打了。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型导弹的研制也在快马加鞭!始终是一对克星!中国也有哟,新型高超音速验证机试飞成功,比“黑鸟”更快!



不过黑鸟是首飞是1964年,中国差距还很大!需要努力赶上!!


无所不谈同心追梦


空战导弹自问世以来,对战斗机就一直处于弯道超车,得益于体积小、重量小,还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空战导弹对战机的性能上已经处于碾压的优势,“发现即意味着击落”这句话,逼着世界各国对战斗机发展已经从机动性优先开始向隐身性优先转变,就是为了达到“尽量我能看见敌人,而敌人却看不见我”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四代隐身战机才大行其道成为主流。

由于电子技术飞跃发展带来了空战导弹制导能力的飞跃,10年前的红外引导头,在今天看来就像小孩玩具那么简单,10年前红外诱饵弹还能让导弹分不清目标,10年后红外引导头已经具备分辨锁定战机的外形的凝视功能,通俗的说就是红外成像甚至电视视觉来分辨红外诱饵弹与飞机外形的区别。今天的空战导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奔着空中红外源最强信号点而去的时代,飞机在导弹面前根本无处遁形,精准的制导能力是导弹命中战机的前提条件!

有了精确的制导能力,还得有比战斗机更快的速度和机动性。而得益于导弹尺寸优势、更强的飞行适应能力、还有更强大的推重比,以及更简单的构造,空战导弹的设计难度和性能都远远低于飞机的设计难度,直接展现出来的效果就是速度、机动能力成倍增加,最新的空战导弹能轻易在动力射程内做出35~40G的机动,但战斗机限于飞行员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制在9G。速度3~6马赫的空空导弹对战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中程空空导弹不可逃逸区能够轻易达到50公里以上,一旦被锁定导弹发射,这个区域的战斗机99%可能性被击中,谁能先发现对手,谁能优先开火就占据着空中战场的绝对的优势。

这也是为何各国都互相谴责自家战机被对方火控雷达照射的最重要原因,局座也在多期节目中说过:现代空战,发现即意味着击落!火控雷达锁定与导弹发射仅仅只需要飞行员按一下按钮,如果是战时,被火控雷达照射——你已经死了!因此各国对未来战机的发展都争先恐后的放在了“尽量早发现敌人”,于是各国战机雷达都向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展,并为机翼前缘配置L波段雷达,甚至为战机安装光电、红外系统,比如F35的EOTS、EODAS系统;还有就是尽量晚的被敌人发现,于是四代隐身战机成为了主流,这都是给导弹逼出来的。


狼烟火燎


导弹能击落飞机应该指的是“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我这里简要介绍下防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基本常识。

防空导弹能击落敌机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已成为多数国家抗击外敌入侵飞机的擎天柱。防空导弹能击落远在天际的飞机靠的是雷达的微波指引,雷达是英国人在二战时发明的对空目标探测器,雷达机通过发射雷达微波到天空,使用KU等波段扫描天空,如在扫喵中遇到飞行器,飞行器就将雷达波能量反射回去,雷达就通过回波吸收器将反回的微波能量进行快速计算,这样就可获取敌方飞机在天上的航速、高度和位置等数据,从而为防范敌机入侵提供时间和措施,英国当时能有效对付德国飞机的入侵,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雷达。而导弹击落飞机的原理与雷达系统密切相关,导弹击落飞机主要分为“半主动导引”和“全主动导引”方式。半主动导引的防空导弹在导弹追踪飞机的过程中,地面雷达要始终跟综飞行目标的轨迹,雷达将扫描飞机的数据不断反馈给导弹,以保证导弹能精确跟综击毁目标。这种跟踪方式虽可保证导弹能准确攻击目标,但也容易遭到对方反雷达导弹的攻击而导致雷达受损。另一种为全主动导引的导弹,它不依靠地面雷达的指引,它靠导弹自身装备的小型雷达主动探测目标,可实现发射后不管的机制,导弹升空后自动打开自带雷达,对前方60度扇面自动扫瞄,发现目标后能自动解算跟踪参数,自动导引飞向目标并击毁飞机。这种雷达主动导引的防空导弹已成为当今防空导弹的主流,象我军的红旗九、美国的爱国者、俄国的S300等防空导弹均属此类。其次,还有依靠红外波段来制导的防空导弹,比如美国的“毒刺”、俄军的“针式”、我国的“红缨5”、“前卫”系列等,均是依靠红外线跟踪飞机的发热源原理来击毁目标的,但这种导弹仅限于小型的便携肩扛式导弹,这种导弹用来对付低空飞机和直升机十分有效。当前,还出现了红外凝视型导弹和采取激光制导导弹类型,这些新型的制导方式对跟踪飞机更为有效更为直接。


南疆军旗


导弹击中飞机,一般是地对空导弹或者空空导弹。地对空导弹,也就是我们说的防空导弹。由动力推进,制导系统引导。但一般都发射多枚,因为飞机在空中有一定速度。必须发射保持一定的间隔,才能有效地击落目标。再说一下空空导弹,也就是我们说的机载导弹。它是由制导装置,战斗部,引信,动力装置弹体与弹翼等组成。它与机载火控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战斗体系。检测系统就是反馈系统。传回实时的画面。再有飞行员调整操控。最终摧毁目标,这是比较精确的。


爱你在北极


导弹为什么能打中飞机?原因一:导弹能发射雷达、红外等信号,主动探测敌机,也能灵敏地接受敌机发出的声波、光波、雷达波和红外幅射信号发现敌机,锁定并跟踪敌机。原因二:导弹的速度比飞机快得多。它不仅能追着敌机跑,你转弯我转弯,你调头我也调头,而且一定能追上并击毁敌机。


战略轰炸机1000


我觉得最最最核心的还是个技术问题,技术强大天下无敌


俊辉精品汇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