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产房里面究竟是啥样子?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产房里面究竟是啥样子?

▷产房应该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去尽量满足大家各种的需求。

自己生孩子的话,就得要进产房,没进过产房的人会觉得很神秘,很紧张。

很多人对产房的了解是来自于电影或电视剧甚至是纪录片。


经典的场景是在产房门外有一大堆的人在焦急的等待,仿佛产房的门里门外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产妇一进了产房的门,就像进了一个黑匣子,等待你的要么是好消息,要么是坏消息:一进产房两茫茫,纵有泪千行,难执手,自思量。

其实,产房真的没有影视剧中渲染的那么神秘,那么可怕,现在的产房越来越温馨,越来越安全。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产房里面究竟是啥样子?

为了让大家放心,我来做一次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产房究竟长得啥样,在那里你究竟会遭遇到什么事情,会遇到谁。

在介绍产房之前,先为大家做一个名词解释:Labor and Delivery,也就是说进了产房以后你生孩子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待产和分娩。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产房里面究竟是啥样子?

在英文里,生孩子叫Labor,很直白的翻译过来叫“劳动”,也就是说生孩子是个体力活,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劳动,不愿意自己生,让医生做手术,那真的就不是Labor,是“不劳而获”了。

生孩子的前半段是Labor,后半段是Delivery,Labor和Delivery还是有区别的:

  • Labor是待产,是等待宫缩和宫口扩张;
  • Delivery是分娩。

Delivery的直白翻译是“交付”,就像是送快递的把快递交给你,Delivery就是妈妈通过Labor,把宝宝Deliver到这个世界(不是快递,是慢递,是当日到,也可能是隔日到)。

好了,大多数的产房都长得差不多,里面主要有待产室、产房、隔离产房、急诊剖宫产手术室。

生孩子的流程是这样的:

  • 你发动了,你有情况了,直接去医院,多数是先到急诊(有的医院是在妇产科急诊,有的综合性医院是在大急诊,有的医院急诊是去产房看)进行评估,决定你是回家还是入院。
  • 入院可能是住病房,也可能是进待产室,也可能是直接进产房,少数情况下是直接进手术室。
  • 待产室是观察宫缩,等待宫口开张的地方,在公立医院,多数情况下待产室是大房间,很多人在一起,主要是为了管理方便,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基本上是一个护士/助产士照顾很多人,基本上是不人性化的,更加谈不上个体化,也没啥隐私好讲。

在公立医院,Labor和Delivery是“生产”流水线,强调的是安全,注重的是效率,牺牲的是人性化,通常在私立医院基本上不存在这种问题。

我自己产检的孕妇在生完孩子产后检查随访时,也经常会有微词和不满意,我也只能苦笑,表示歉意,但十分无奈。

通常是宫口开张3公分以上就可以进产房了,进了产房有条件的医院就可以允许你选择分娩镇痛和家人陪伴分娩了。但是在分娩量很大,产房数量不够的医院,经常是宫口开大5-6公分也不一定能进产房。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产房里面究竟是啥样子?

生孩子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情,生孩子是很担惊受怕的事情,生孩子是“吃相”很难看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产妇是希望产房是单间,是可以有家人陪伴分娩的。

但是不少的公立医院还是以消毒隔离制度为由,拒绝家人陪伴分娩。

其实产房完全没有必要像手术室那样采取那么严格的无菌消毒和隔离措施,原因很简单,在分娩的时候大小便都会出来的,大小便你都管不了,一味的要求戴消毒口罩帽子和消毒隔离衣是没啥意义的。

另外,全世界的产房都没有按照中国的这种方式进行消毒隔离。荷兰大约有1/3的妇女是在家里自己生孩子的,根本没有要求消毒隔离的产房,围产期的感染也没有增加。

大多数的现代化的产房,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医院,产房基本上都是单间的,虽然也保留了可以同时容纳好几个人分娩的产房,但是基本上是作为应急的。

判断一家医院产房的人性化程度看几个指标

  • 是否有单人的产房,单人病房;
  • 是否有24小时的分娩镇痛;
  • 是否允许家人陪伴分娩……

判断一家医院产房的现代化程度看几个指标

除了产科医生和助产士以外,

  • 是否有麻醉医生长期驻守产房;
  • 是否有分娩镇痛;
  • 是否有24小时在场或者是可以随时到场的新生儿科医生(至少是有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麻醉科医生、产科医生或助产士或护士);
  • 是否具备“5分钟剖宫产”的能力;
  • 是否有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产科危重抢救的多学科团队……

当然,产房里通常还会有为患有传染性疾病产妇准备的隔离产房,为紧急剖宫产准备的产房手术室

一样米养百样人,大家的需求很不一样,产房应该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去尽量满足大家各种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