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昨天和朋友聊天,偶然間聽來了一個賣刀商人的故事:

說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輕人,整天無所事事,他的老爸非常堪憂,決定給這個遊手好閒的兒子找點事情做,於是有一天,他把年輕人叫到身邊,對他說:

“你整天這樣閒著肯定不行,要不然你做點小買賣吧,老爸掏錢。”

年輕人一想,既然老爸都這麼說了,就做點什麼吧,他平時最喜歡泥塑,就跟他老爸說:“我去隔壁鎮子上的手藝人那裡進一批泥塑回來賣吧”,他的父親同意了,並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去手藝人那裡進貨。

經過一番精挑細選,年輕人帶回來不少自己喜歡的泥塑,心想著在明天的集市上好好的賺上一筆。

然而偏偏事與願違,一連趕了好幾個集市,年輕人的泥塑一個都沒有賣出去,他回去和老爹說,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他的老爸卻不這麼認為。

原來,在這幾次出集的過程中,這位老爸全程都在“暗中觀察”,他發現,兒子在賣泥塑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很多人來買泥塑的時候,都會和他兒子砍價,但是一砍價,兒子就不高興了,因為這些泥塑一來是從他最認可的手藝人那裡進購的,二來則是這些也是他親自挑選的,每一個他都很喜歡,他覺得砍價這種行為就是在貶低他的品味,於是就通通把人打發走了。

這位老爸又把兒子叫到身邊,對他說:“這批泥塑就不要繼續賣了,你自己留下當個紀念,你告訴老爸你不喜歡什麼東西。”

年輕人想了想,他最不喜歡刀,於是就跟老爸說自己不喜歡刀,他老爸雙手一拍,對兒子說:“成了,那你就賣刀吧。”

之後,他給兒子進了一批刀去集市上賣,結果真的沒有出現之前的情況,兒子感覺價格差不多,就隨便把刀賣了,只要不賠錢就成,說來也怪,這個年輕人也慢慢的會做起了生意,和顧客的一來一回之間,有時候還就能給刀賣個好價錢。

當然了,年輕人也很不解,於是就去問他老爸,為啥自己賣泥塑沒成功,反而賣刀成功了呢?他老爹只回了他一句話:

“永遠不要賣你喜歡的東西”,年輕人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這個故事在今天看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做生意可是一個大學問,怎麼可能是不賣自己喜歡的產品這麼簡單呢?

小凡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但是在過去,知識量並沒有現在這麼龐大,這就是一條很有用的生意經啊,還有,別說是過去,就是在今天,也有人信奉這樣的理念。

我昨天寫了一篇關於微商的文章,結果好多粉絲向我訴苦,說自己買微商產品上當受騙的經歷,實際上我們回頭看微商,有多少人售賣的產品,是自己認同的、甚至是親自使用的呢?別說是認同這和我上面講的賣刀人的故事,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

這也是今天我想和你聊的話題:認同,在商業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過去的商業時代,購買行為其實很簡單,當物質短缺的時候,產品毫無疑問是放在首位的,人們的需求大於供給,想要把產品賣出去並不是太難;

等到進入零售時代,物質突然極大豐富,市場上的同類型產品暴增,這時候,位置就成了主要因素,誰佔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誰就能爭取到更多的優質渠道資源,完成更多的銷售業績,同時也讓品牌在商戰的廝殺中突出重圍;

來到互聯網時代,特別是新零售時代,渠道和信息的壟斷全都被打破,人們的主動獲取信息能力增強,伴隨而來的是個體意識和個體價值的崛起,“人”成為了最重要的因素。

而人與人的交流和博弈過程中,決定大家是玩兒到一起,還是分道揚鑣的,就是認同。

千萬不要忽視“認同”的力量,就像故事中說的那個年輕人一樣,他在賣泥塑的時候,因為有認同作為支撐,他不允許消費者砍價,

因為沒人想讓自己的認同感打折,相反,現在來看,人們在購買自己認同的商品時,通常都不會砍價,“果粉”們覺得iPhone就應該比三星賣的貴、Nike的粉絲認為“AJ”系列的球鞋必須要比“椰子鞋”貴,因為這樣才能體現出他們身為粉絲的尊貴感。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在這個邏輯之下,你會發現,產品本身的功能價值正在被弱化、傳統的線下流量正在被線上流量瓜分,這正是以人為本的、基於認同所產生的一系列商業行為的變化,像喜茶、小米以及盒馬鮮生這樣的品牌,我們很難用一個行業、或是某一種渠道去定義他們,

表面上看他們並沒有聚焦在某一點,但是在“認同”的價值層面,卻又做了最大程度的聚焦。


透過認同感,我們能收穫什麼樣的啟示呢?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首先,奸商們的好日子差不多要到頭了,讀過《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的小夥伴都知道,品牌與消費者實際上是一種博弈關係

,而這種博弈關係分為單次博弈和多次博弈。

舉個例子,火車站附近的快餐通常很難吃而且也很貴,因為他們知道,很多人都是旅客,可能一輩子就來這裡吃一次飯,既然只吃一頓,那我何不“宰”你一次呢?這就叫單次博弈。

但是樓下小區的蔬菜水果店,卻從來不敢賣爛掉的蔬菜水果,因為小區居民會經常來這裡購買,店主為了讓人來反覆購買,就一定要對自己的產品負責,這叫多次博弈。

比如有些被奸商坑過的粉絲朋友,他們在購買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建立起內心的認同感,往往都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可沒想到在第一次接觸後就受到了傷害,一個人受一次傷害可能對品牌還沒有影響,但是當一千個人受到一千次傷害的時候,品牌就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要知道,消費者購買產品並不意味購買過程的結束,而是下一次購買的開始。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其次,亞文化以及小眾品牌的崛起將指日可待。

五年前,“二次元文化”在中國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自嗨”,但是現在,隨著A站、B站以及各種漫展的成熟,二次元文化儼然衝進了主流視野,並且深受年輕群體的喜歡。

再比如以喜茶為代表的奶茶,從默默無聞到瞬間成為互聯網爆款,也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崛起,他們看準了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鎖定了他們個性、健康、有品位的追求,基於這些訴求打造各種對應的內容和線下活動,成功收穫了這個群體的認同。

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做產品,實際再往深處看,他們打造的是基於這個群體認同的生活方式,現在的企業動不動就把受眾按照年齡來劃分,實際上,品牌的用戶群定位,不應該只看年齡,更要看用戶認同什麼樣的價值觀念,這才是小眾能崛起的關鍵因素。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粉絲經濟實際上是基於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而產生的強關聯,過去是“得渠道者得天下”,現在是“得粉絲者得天下”,中國營銷的可以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分銷、流量到粉銷,如今的粉絲經濟和社群經濟,其背後貫穿的是商業中“價值導向”和“以人為本”的商業本質迴歸。

比如最早的《羅輯思維》,就是粉絲經濟和社群經濟的先行者,當時羅胖打著“愛智求真”的大旗,吸引了無數對知識感興趣、以及想要學習的年輕人,到現在,羅輯思維公眾號已經有一千多萬的粉絲,“得到APP”有兩萬多萬的用戶,這在中國,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啊。

再加上早年小米、雷神等品牌的成功,“認同感”正在逐漸被商家們所重視,未來的以粉絲和社群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必將成為主流。


不管你承不承認,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到來,認同,將是品牌最核心、最穩固的資產,“無認同、不下海”,在這個粉絲經濟盛行的年代,企業需要走到時代的前端,憑藉靈敏的反應和市場能力,收穫人們的認同,進而一躍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奸商會越來越少嗎?聽聽這個賣刀商人的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