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开庆元年(1259年)的夏天,巴蜀大地上失去了天府之国那般的盎然生机。取而代之的,则是金戈铁马的无情喧嚣。在这风云变幻之际,一位将领站在一座山城城楼上,风吹拂他的须发和身上的战袍。远处蒙军的帐篷绵延数十里不绝,瞭望塔高耸入云。

钓鱼城,在今日之前已经坚守了十余年。当全世界都在草原男儿的铁蹄下颤抖时,他依然凭借铁血丹心镇守南宋的西北边境。

面对如乌云般压阵的敌军,他想到了身后数万军民,还有背后的千里河山。虽彼时的南宋已是行将就木,但念及苍生百姓,他依旧决定拼死一战。

这位将领正是一代名将王坚,他在钓鱼城一役中,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为南宋续命二十年。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影视剧中的王坚(中间)

一、屡败蒙军,战绩英勇

王坚因正史中未单独列传,所以早年的详细生平已不见记载。只能推测其约在庆元六年左右出生(1200年左右),为邓州人(今河南邓州市),是南宋末期的著名将领。因史书的片段中关于他的亲属,只有他的儿子。因此也推测他出生在寻常百姓之家。

虽没能在史书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其赤诚之心日月可昭。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金兵南下唐州、枣阳等地的时候,宋将孟宗政在唐州、邓州、蔡州招募数万人组成了忠顺军。王坚就在此时只身入伍,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忠顺军"因为治理有方,加之又有军屯,因而很快成为了当地的一支劲旅。王坚也因为具有军事才能,渐渐成为了军中的一位统制。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不过,王坚真正展露头角是在嘉熙四年(1240年)。那一年,蒙军驻扎在丹江沿岸,准备修建战船攻南宋。此时的王坚已归到了孟宗政的儿子——孟珙的麾下。当时,孟珙命他挑选精壮士卒,并准备大量燃料,计划在一天的夜晚偷袭蒙军营地。

凭借对陡峭地势的熟悉,加之敌人没有严密防范。王坚与部将们尽数焚毁了敌人的军船与造船的木材,使蒙军的计划彻底破灭。也因这次成功的夜袭,他成为了孟珙麾下的得力干将,跟随孟珙进入四川。在此后长达数年的攻防战里,他立下的功绩足以改变中原乃至世界的历史。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淳祐十年(1250年),王坚受另一名将余玠的指挥,参与了在兴元(今陕西汉中)、文州(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与蒙军的战斗。次年,他奉命收复兴元府,然后率兵驻扎合州(今重庆合川)。四年后(1254年),王坚升任兴元府都统制兼合州知州,主持钓鱼城防务。自此,钓鱼城与王坚的名字便密不可分。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巴蜀各地治所示意图,其中八柱为云顶城、运山城、大获城、汉城、白帝城、钓鱼城、青居城、苦竹城

二、坚守孤城,重伤蒙哥

王坚来到钓鱼城以后,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眼光做出了适当的补强。参考历史上发生过的无数攻城战役,围城一方定会切断水、粮补给。如此一来守军的士气会渐渐瓦解,最终不攻自破。

王坚深谙此道,因此他先是对城内外的设施进行升级。不仅加固城池,而且还调集军队与百姓在钓鱼城上开掘池塘,蓄水养鱼。此外,王坚还让人挖了百余口水井。以上的种种作法,为之后固守钓鱼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宝祐六年(1258年)九月,蒙哥率三路大军南下。这一次他的策略是先率主力取四川,然后东进,与其他部队汇合。此次蒙哥进军非常顺利,蜀道在元军铁骑之下就如坦途一般。不出数月,"八柱"中的苦竹、云顶、运山、青居等地均沦陷。

就这般,蒙哥于次年(1259年)二月,率四万大军抵达了钓鱼城下。战马上的蒙哥咪起眼睛眺望钓鱼城,在他眼里,这座城池也是指日可待。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座小小的钓鱼城却如铜墙铁壁一般,耗费数月也没攻破。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一战最终让自己命丧黄泉。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所谓攻城为下,自幼便征战不息的蒙哥也知道毁人斗志为上策。因而到达钓鱼城之后,他率先派出了投降不久的晋国宝去城下劝降。王坚半生以来都与马背男儿打交道,他了解城下大军的蛮勇剽悍,也深知他们的攻城手段。

彼时身上背负着数万性命的王坚,其压力可想而知。然而为了上不愧天地,下不愧百姓,王坚已经做好了死战到底的打算。他先把晋国宝痛骂了一顿。待他羞愧离去后,王坚又把他抓了回来并斩首示众。这样一来,宋军士气大振。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眼见招降未成,蒙哥遂下达了攻城的命令。面对四面如潮水般涌来的元军。王坚却冷静沉着,指挥得当。宋军也凭借有利地势,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在前两个月的正面猛攻中,元军伤亡惨重,于是他们开始采取夜袭。

当年四月,曾有小股部队攻到外城城墙上。但是王坚亲自领兵前往作战,一番浴血拼杀之后,钓鱼城依旧牢牢掌握在宋军的手中。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当时的王坚一部,也并非孤军奋战,只可惜时运不济。当年六月,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率兵艰难攻入重庆。随后,他又指挥部下驾驶千余艘艨艟(小艇)逆流而上,以期解钓鱼城之围。只可惜,嘉陵江上游已无友军阵地。敌军就这般顺流而下,轻易地击垮了这支宋军。于是乎,本有希望获得支援的钓鱼城,就这样彻底沦为孤城。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宋人所著的《武经总要》中的艨艟(méng chōng)图

不过僵持了数月之后,钓鱼城依旧没被攻破。这时有人向蒙哥进言,不如留下部分兵力作为牵制。其他大军则东进,作为呼应,他日在图谋此城。

但蒙哥执着地认为,攻破钓鱼城就能拿下整个四川。因此,他命部下拼尽全部力量也要拿下钓鱼城。而且,对他来说如果连一座小小的城池都攻不破,那么颜面何存?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时间就这样到了七月份,蒙军再次发起了强烈的攻击。为鼓舞士气,蒙哥登上此前令人在钓鱼城外筑好的高台上,亲自督战。这个高台恰好在宋军炮石的射程范围之内。

于是王坚立马命令守军把握住机会,霎时间城内投石机齐射,刚好击中了蒙哥。见大汗身负重伤,蒙军开始退回军营中。在十多日后,行至温泉寺时,蒙哥因受伤严重不治身亡。也许王坚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坚守数月,能换来如此战果。大军退去后,被围数月的军民无不欢欣喜悦。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防御用投石机的复制品

三、奸人排挤,郁愤而终

钓鱼城一役,蒙军内部出现了内讧。其他各地的大军纷纷往北撤,准备争夺汗位。王坚和他坚守的钓鱼城不仅保住了南宋,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处小小的钓鱼城,也成为了"上帝折鞭之处"。

按理说,劳苦功高的王坚理应得到重赏和信任。无奈,那时候的南宋却是奸臣贾似道当权。在王坚于京师内任侍卫步军司都统制一年之后,他便被慢慢排挤出朝廷。景定二年(1261年)王坚升领左金吾卫上将军、湖北安抚使兼江陵知府。两年之后,他又被调任至和州(今安徽和县)任知州。

坚守孤城的将军为南宋续命二十载,虽正史无传但他值得后人铭记

次年(1264年),因受奸臣猜疑王坚最终抑郁而终,这是南宋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王坚身后15年,南宋灭亡便亡与元军铁骑之下。遗憾的是,王坚没能在正史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记。可能对于修撰《宋史》的元人而言,王坚是他们最不想回忆起的那座险峰。

也正因为此,他的功绩不怎么为后人所熟知。当后人在追忆杨业、宗泽、岳飞、虞允文这等名臣武将的时候,也千万别忘了还有王坚这样未能在青史留下重彩,甚至于未能留名的人。他们一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虽不及日月这般耀眼,但汇聚成大海时也能使长夜如昼。这些在历史岁月中缀上的星光,不但指引着无数先人以他们为榜样,同时也必将照亮中华儿女前行的远方。

1、《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六》

2、《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零二》

3、《宋史·卷四十五》

4、《宋史·卷四百一十二》

5、《中国历史便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