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日報聯合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發起“為烈士尋找親人”公益活動

2019-04-05 11: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勇 蔣昊非

东阳日报联合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发起“为烈士寻找亲人”公益活动

日前,東陽市實驗小學學生前往市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 攝影 孫振華

又是一年清明時,哀思如潮祭英烈。位於城區西山的市革命烈士陵園,長眠著349位烈士,其中有9位是在東陽犧牲的外地籍烈士,他們大多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剿匪反霸中,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而犧牲的。

記者從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瞭解到,每逢清明等祭奠節日,大部分烈士的親人都會來到陵園悼念家人。而這349位烈士中,仍有13位烈士一直沒有親人前往拜祭。此外,9位在東陽犧牲的外地籍烈士也僅陳瓊和李厚坤、葛玉芳夫婦的親人到陵園祭掃。

“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烈士雖然有名有姓,卻與我們這些後人‘失聯’了。”從今天(4月5日)起,東陽日報聯合市革命烈士陵園發起公益活動,為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中13位烈士尋找親人。

這13位烈士分別是:張永水、金加寶、杜營彬、張旗(其)壽、金必心、林正柳、李海南、魯法周、南學民、朱世龍、王安度、陳選慧、王寶海。

东阳日报联合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发起“为烈士寻找亲人”公益活动

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原址在市區新安寺塘南側,始建於1953年。1986年10月,東陽市在西山新建烈士陵園,第一期工程烈士紀念碑和烈士墓地於1987年建成;1994年7月啟動第二期工程,於1997年清明節竣工。2002年12月,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多年來,為紀念烈士,東陽市不斷投入資金修繕烈士陵園,目前陵園已成為東陽市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堅強陣地和環境優美的紀念場所。與此同時,從政府到民間,緬懷先烈、告慰英靈的祭掃活動也從未間斷。

“雖然每年清明節和國家公祭活動,我們都會舉行儀式悼念烈士,但是其他烈士都有親人來看望,這批烈士沒有,我們一直想幫他們找親人。”多年來,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也嘗試尋找這些烈士的親人,但遺憾的是,由於只知道他們當時所在部隊和籍貫,沒有更詳細的資料,加之年代久遠,查找起來十分困難。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找到後代親人,告訴他們,英雄的功績沒有被忘記。”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董瑞蘋表示,革命烈士不應該被遺忘,也許他們的後人並不知道他們長眠於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希望這些烈士的後人或是親人,看到相關報道後,有機會來看看他們。”

如果你是這13位烈士的親人,或者知道相關線索,請與東陽日報聯繫。

聯繫電話:0579—86611000;東陽日報官方微信(ID:dyrbwx)。

东阳日报联合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发起“为烈士寻找亲人”公益活动

近日,抗美援朝烈士李金民的弟弟李世龍到市革命烈士陵園祭掃。圖為其在烈士名錄前尋找哥哥的名字。攝影 陳勇

尋找烈士後人 傳遞紅色基因

近日,一篇名為“尋浙江金華烈士胡阿林後人,長眠撫州市烈士陵園,靜待親人”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東陽市民的關注,記者發現,文章的主角是一名東陽籍的烈士:胡阿林(1901年—1933年),浙江東陽人,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雲蓋山、大雄關戰鬥中彈犧牲,現安葬在江西省撫州市烈士陵園。

通過多方打聽,記者瞭解到,胡阿林原名胡俠民,巍山鎮胡村上宅人,是黨在東陽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他參與創建了東陽曆史上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東陽獨立支部,積極組織和領導瑞山鄉農民運動。他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一軍團團政治委員,第十師、第二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1933 年12月7日,在江西宜黃縣的大雄關戰鬥中,胡阿林不幸中彈,經搶救無效犧牲。當時的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紅星報》曾發表文章稱“胡阿林同志不僅是蘇維埃紅軍的最英勇的戰士,也是共產黨最好的幹部”。

“作為陵園的工作人員,我非常希望這些曾經為國家、為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先輩,有後人前來祭掃。”撫州市烈士陵園負責人王建軍說,尋人啟事發布後,胡阿林的侄子胡英其輾轉得知這一消息,便立即動身前往。

胡英其今年已74歲,是胡阿林大哥的兒子,也是巍山鎮胡村人。早在2012年,他去了一趟江西省宜黃縣神崗鄉——胡阿林一生光榮而又艱鉅的生存終點。“去江西不是旅遊,我想沿著叔叔走過的路,到他浴血奮戰過的地方看一看,找尋叔叔的信息。”可惜的是,這趟旅程一無所獲,一行人在大雄關戰役的紀念碑下默默哀悼,獻上了從故鄉帶去的花圈、花絮和輓聯。

2019年,獲悉相關情況後,胡英其在3月21日前往撫州,這次,他在撫州烈士陵園裡看到了刻有胡阿林名字的烈士紀念碑。胡英其說:“陵園建得宏偉且莊嚴肅穆,巨大的石碑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共有九千多人,叔叔的名字在第三個。”

在虎鹿鎮孫宅村,我們找到了胡阿林的直系親屬——他的外孫孫寶洪。

“胡阿林是我的外公,在五兄弟中排行老二,外公生了兩個女兒,我是其中大女兒的兒子。母親跟阿姨都已於前幾年去世。”孫寶洪今年64歲了,對於外公的唯一記憶,源於過去家中外公的一張照片。對孫寶洪來說,外公胡阿林的英雄形象早已根植於腦海中,家人常常會對他講起外公的事蹟,外公是一名偉大的革命烈士。

長大後,孫寶洪也成為了一名軍人,並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孫寶洪說,在自己當兵期間,外公的兄弟四外公常常來部隊看望他。孫寶洪記得,四外公非常想念自己的哥哥,“他生前曾說,一定要找到自己哥哥的下落,不然死也難以瞑目。”

在獲悉胡阿林烈士的相關消息前,他的後人曾建造了一座衣冠冢,裡面放有胡阿林生前的照片和所穿的衣物。孫寶洪說:“每年的清明節等日子,我們一家都會去掃墓祭拜。此次得知外公在江西撫州烈士陵園的消息後,我們已經計劃一起過去看看他。”

多年來,許許多多烈士遠離家鄉,長眠在他們曾經戰鬥過的土地上。但時空阻擋不了親情,距離隔不斷血緣,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不會忘懷這些為國捐軀的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