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遵义火车站近景

从遵义会议纪念馆出北门以后就会看见一条宽约20米左右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着。朋友告诉我,当年红军在遵义打仗的时候,年轻的毛泽东曾经在这条河里和红军战士在河里经常洗澡,后来,遵义人民人们就改叫香河了,依此纪念怀念那些红军为新中国所做的贡献,为遵义解放做出的牺牲。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这就是遵义纪念馆后面的一条叫香河的河流,当年,年轻的毛泽东在这里洗过澡。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沿着香河继续行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一座花园广场,在花园广场的门前远远的就看见一座大理石纪念雕像,是一名当年红军的真实形象再现,头戴红军帽,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守望着遵义这座英雄的城市。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红军战士雕像

沿台阶仰望而走,石台的两侧大理石镌刻着当年牺牲烈士的名字和碑文事迹。到了山上就会看到一座高立云端的纪念碑,纪念碑广场庄严肃穆,周围摆放着敬献烈士的花篮,一个单位正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烈士陵园纪念碑

沿着纪念碑行走到后面,发现很多人在围着看《红军坟》三个字的一座石碑,碑文是为一个红军小战士而立。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看见了这座碑文也就真正的知道了为什么这座山叫做红军山的来历了,原来这里有个感人的故事。1935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驻城郊桑木垭的前哨连有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卫生员。他既有一套成熟医术,又有赤胆忠心的医德。恰逢当地流行伤寒病,群众因病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有鉴于此,卫生员在战友们忙于打土豪、给劳苦群众分粮分物时,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沿台阶而下,会看见一座高大的铜像,一个红军战士手里右手仰托着一个不到10岁的儿童,肚子很大,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小战士左手在口吹着想喂给儿童的药。铜像上面系着很多红绳,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淋和人们的抚摸,铜像早已褪色,但更加感受到遵义人民对小战士的热爱。

据说,摸一摸小战士的手脚,就会一生平安,远离疾病,我也粘了一下小战士的福气,祈福保佑幸福平安。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摸摸药罐的传说,保佑幸福平安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红绳常年不断,人民抚摸已经破损

看见了这座雕像也就解开了这个红军山的来历和谜底。原来,某日傍晚,一名约12岁的小孩哭着跑来哀求,请他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孩,卫生员感到心里有根弦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不顾数天来的疲劳,冒着小雨、踏着泥泞到达患者家中,连夜给王大爷、王大娘服药、打针,直到天明时患者脱险后才返回驻地。 回到驻地后,卫生员却发现营地内已是人去楼空。原来就在他为患者治病的夜里,连队接到命令连夜赶路去别处执行任务了。由于卫生员迟迟未归,连长便写了一张字条托房东转交给他,字条上写道:“小洪,部队要执行紧急任务,不能等你,你回来后,立即向桐梓方向赶来。”见到连长的指示,卫生员立即向连队出发的方向急追而去,没想到临走时却被前来感恩的群众簇拥着,这送鸡蛋,那送米粑,十分难舍。就在这时,敌人闻讯而至,不幸落入敌人手中的卫生员被枪杀于桑木垭场口。老百姓为了报答他生前为民除病的恩情,将其尸体就地安埋在路旁。因不知其籍贯和名字,群众只得称之为“红军坟”。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钟有煌同志证实,卫生员名叫龙思泉,是红军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二营的优秀卫生员。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小战士的大脚抚摸的早已褪色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红军小战士雕像

英雄山,遵义的名片,一个传颂几十年历史的真实画卷

不远千里来到遵义英雄山,心里油然而生对当年小战士的敬仰,我也系红绳一根,我自认为是一个恬淡的人,远离了吵吵闹闹的世俗冷暖,淡去了你争我夺的利益名衔。能够守着自己心底的那一份宁静,是多么的幸福呀!我愿象山,像英雄山一样,静默,守着心底的那片小小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