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文丨刘金芳

在河南商丘,沈阁老的大名,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每个人说起沈阁老来,都会耳熟能详,甚至会给你讲闹龙街、沈阁老卖瓦盆等有关沈阁老的民间故事。这位沈阁老就是沈鲤。沈鲤,字仲化,归德人。明史评价其素鲠亮,遇事秉正不挠,沈鲤一生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当神宗为太子时即为东宫侍讲,深受神宗恩宠。他也很受朱翊钧尊敬,朱翊钧当了皇帝之后他升为翰林编修、礼部尚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商丘人总是亲切地尊称为“沈阁老”。

沈文端公的一封家书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朱子家训,曾文正家书,作为伊洛真儒的沈鲤家书同样充满着修身齐家的处世良言和人生智慧。清代著名作家王士祯在他的笔记《池北偶谈》里,以及同为商丘人的清代文学家宋荦的笔记《筠廊二笔》卷上都有详细记载,现摘录如下:父母赐扁,曾央大哥往谢否?尔已后只以不相见为主,宁可礼节上差些,勿要开了此端,王父母赐扁,曾央大哥往谢否?尔已后只以不相见为主,宁可礼节上差些,公门,招惹是非,且受劳苦,拜客只可骑马,不可乘舆。家下凡百俭素恬淡,不要做出富贵的气象,不惟俗样,且不可长久。大抵盛极则衰,月满则亏,日中则昃,一定之理,那移不得。惟有自处退步,不张气焰,不过享用,不作威福,虽处盛时,可以保守。近者江陵张老先生一败涂地,只为其荣宠至极,而不能自抑,反张气焰,以致有此,可为明鉴。我今虽做热官,自处常在冷处,必不宜多积财货、广置田宅,使身终之日,留下争端,自取辱名。

为今之计,要损些田土,减些受用,衣服勿大华美,器用宁可欠缺,留些福量,遗与后人,此至理也。留意!留意!秋夏粮要委定冯运,及早上纳,多加与些火耗。各庄上人常约束他,莫要生事。舍与穷人绵袄一百个,趁早预备。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既糊涂到此田地,你与之辩论何益?此后只任他胡说,任他疑惑,不必发一言,不必生闲气,暮年光景,顷刻可过,何苦如此,只图洒落为快也。文姐有娠,临生产时,寻一个省事的收生婆看。吾年近九旬,官居极品,百凡与人应酬体貌,自宜简重,若上司与本处公祖父母礼必不可少者,不得不与相见,闲常枉顾只可以居乡辞谢之而已,仆仆往来,不无太亵。出门如见宾,入虚如有人。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在这封信里,沈鲤叮嘱儿子和族人在出行上,不许儿子“出入公门,招惹是非”,“拜客只可骑马,不可乘车”;在产业上,要求自家减少田亩,不要多积财货,不要购置太多的房产田地,“使身终之日,留下争端,自取辱名”;在衣着上,要求家人子弟“衣服勿太华美,器用宁可欠缺”。他还经常写信提醒亲属“秋夏粮及早上纳,多加与些火耗,各庄上人,常约束他,莫要生事”。

他不仅要求家人遵纪守法,还要做善事:每年做一百件棉袄施舍给穷人,对于亲戚中的穷苦者、孤寡者,经常接济等等。这是一名位及人臣,年过八旬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娓娓叮嘱,情真意切,既有严父的严格要求,又有慈父的温柔体贴,让人看了不禁为之感动。

士祯在他的笔记里评价道:右归德沈文端公家书一通,字字圣贤忠恕之旨,予方欲续《名臣言行录》。“字字圣贤忠恕之旨”,真不愧一代真儒,在这封信里,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沈鲤身上有一种高尚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又能感悟到沈鲤那充满睿智的人生大智慧。

明儒实学身先践行

作为一代大儒的沈鲤,他不但是儒家道德的提倡者,也是儒家道德的积极践行者,他一生为推崇实学为己任,。其在部持典礼,多所建白。念时俗侈靡,稽先朝典制他,张居正初没之后,朝纲之中也未尝无人,当时礼部尚书沈鲤便汲汲于礼乐之事,试图重振朝政衰败之局。一代典礼沈鲤,但以讲礼学为急务,慨然以议复古制,抑奢禁浮,力振颓风为己任;晚岁入阁更极陈矿税害民,万历时期最大的弊政矿税因此最终得以遏止。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沈鲤一生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当神宗为太子时即为东宫侍讲,而神宗于沈鲤也宠遇异常。沈鲤没后,更是下疏,盛称其“乾坤正气,伊洛真儒”“系四海苍生之望”,而痛悼硕德逝矣,沈鲤为官清正,为人峻洁峭直,力行古道,企图恢复明处古朴之风,被称为“三代帝王师”。

然而由于沈鲤自身刚正的不阿,在立储等一些问题上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更由于沈鲤自身卓越的政治才华和万历皇帝对他崇高礼遇,申一行,沈一贯首辅嫉妒贤能,处处制肘,打压陷害,于是乎 沈鲤与帝王私欲相忤,与藩贵(皇族)私欲相忤,与廷臣私欲相忤,其志不得行矣!沈鲤屡次要求告老还乡,后来沈一贯欲罢官归里,但又怕沈鲤居首铺后与己不利,于是又密奏皇上,请求与沈鲤同时罢官归里。这时正值沈鲤上奏乞休。万历皇帝亦嫌沈鲤过于刚正,若为首铺将妨己所为,遂命二沈同时罢官归里。举朝闻之,无不惊骇。

沈鲤任春官,自万历十二年冬至万历十六年,不过四年;晚岁入内阁也不过四年,其志在典礼,却终不得行。时人对此尤为嗟叹曰:“夫归德沈公没矣,海内苍生之所属望于公者,今亦已矣。公于上,为旧学之甘盘,为梦赉之良弼。上之所以知公信公无所不至,而公卒不得尽展其用,此岂天为之耶,抑人耶。”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去职还乡后,沈鲤上疏谢恩,仍然极陈怠政之弊,希望皇上振作勤政,励精图治。八十岁时,神宗遣官存问,赏以银币。沈鲤上疏谢恩,仍然不忘陈述时政要务。沈鲤在家乡商丘大约十四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不是过着钓鱼养花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是身体力行,倡导淳朴民风,移风易俗,造福乡里。沈鲤赋闲回到故里商丘。万历年间,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泛滥,民患不断,黄河为商丘之大害,商丘地弱地势卑,民无恒产,十年间,轻者三溢,重者两溢,溢则房社,鸡犬湮没一空,于是沈鲤不断多次上书万历皇帝,为民请命,修复古黄河大堤,为水决不断的古黄河修一道分水区,以便汛期来时,水能分流出去。

在修复黄河大堤复的10余年里,朝廷划拨过来的资金已经断流,到筑沈堤的时候,资金就全仗沈鲤和他兄弟出了。这也就是这条大堤之所以被当时的人们叫做“沈堤”的原因所在。这条大堤西至荥阳东到洪泽湖,绵延四百多公里,之后另一道北顶东西黄河大堤,南由归德古城北城郭外向东南方向,经会亭驿(今夏邑会亭)至永城曹家洼,全长90公里,后人称为“沈堤”。由于修筑了这两道大堤,“河南州县始免冲决” ,商丘的水患也很长时间得到缓解。

400年后的今天,在商丘境内保存完好的黄河故堤,长134公里,高10米—13米,底宽百米,成为围护商丘北方的延绵起伏地上长龙,现在黄河故堤上绿树成荫,花开遍野,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成为商丘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商丘人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沈鲤和时为史部尚书同为商丘人的宋纁共同策划把归德府盐政改属山东,并减轻当时归德府的漕运压力,当时归德府盐政隶属山西河东,其盐价岁费三十余万,又盐味涩苦,民不乐用,老百姓就高价购买山东的长芦盐,于是武装贩卖私盐之风横行,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极大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归德府盐政隶属山东以后,于是民无私盐之贩,道无称兵之患,一时所省盐金一年达三十余万。这就极大减轻当地的财政压力和人民负担。沈鲤所做这件事可以称得上利国利民的善举。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商丘社会风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奢侈浮靡之风成为时尚,整个社会在奢侈浮华的攀比中逐渐失去了明朝前期古朴的民风,为了解决民风世俗日益腐现象化,沈鲤和其弟沈鳞联络商丘其他士绅在万历年间结社于商丘文雅台,制定《文雅社约》,期挽世风,稍还古昔。对商丘各类风俗进行教化。

沈鲤认为教化乡里是士大夫的责任,应该鼓励士大夫多行义举,建立义学,义仓,义冢。沈鲤身体力行,召集文雅社五人,在商丘西门设立义仓,并在四门各设义学一座,在严寒之际周济那些无衣者。记得一句歌词写道;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咱老百姓,老百姓心里像明镜似的,谁贪谁清老百姓清清楚楚。老百姓会以自己朴实的方式纪念他,这种方式可以说就是另外形式的丰碑。沈鲤就是凭借自己道德人格的力量和自己身兼力行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商丘当地人民尊重和爱戴,被当地人尊称为沈阁老,这个称呼里包含了当地人民对他深深的崇敬之情,也是对这位大儒大德的高度评价,这也是沈鲤道德人生中一个大大的丰碑。

沈鲤的暮年感慨和无奈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沈鲤一生致力于人心的返璞归真,去奢归朴。然而就像他未能挽救大明王朝的衰落和人心复古一样,他同样未能阻止自己沈氏家族衰落和奢侈豪华,成为他不愿意看到的一面。

沈鲤把沈氏家族推向了鼎盛期,“沈氏自相国鲤以来为宋之巨族”,“沈为宋中著姓,自其先相国文端公(沈鲤)以来,世以诗礼传家”。明隆、万之际,沈鲤的子孙“恩例授冠带与衣冠而儒者又复数十人”,他们或尚宝司卿、或户部员外、或中书舍人,是商丘八大家中获恩例最多的家族。沈氏族人可以凭恩荫入仕,不需通过科举做官,但是这也客观上导致了沈氏族人对读书缺乏兴趣。家族骤然发达,很多族人挥霍奢侈,埋下了家族发展的祸根。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沈鲤在生前就担心沈氏家族衰落,担心家族会成为豪强,屡次告诫族人不要骄纵,车马仆从不要过多,饮宴不要过于奢侈,不要做欺凌里闺、放债殉利之事。要日中则昃,极盛难继,惟德与义可以长久。”可是他的族人中的有些人人根本就不听从他的劝告,就像同为商丘人侯方域在其后裔《沈季宣墓志铭》里说的那样:“”沈氏自相国鲤以来,为宋之巨族,无论千余指,惟相国最贫,其余皆以财力雄霸闾里间。相国在时,尝诃詈之而无以禁也”。这些族人依据沈鲤的势力横行乡里,发了大财,而沈鲤成为沈氏家族最穷的人,沈鲤在世的时候无论怎样斥责他骂他也无法禁止他们的行为,沈鲤在生前就担忧沈氏家族的衰落。

清初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九《谈献五》中记载:

商丘沈文端公(鲤)家居生日,族人上寿。时明神宗遣使存问。从弟某私语公曰:“兄位宰相,蒙恩存问;而群从子姓,济济如此,可谓盛矣!”公愀然久之,曰:“弟以为盛,吾方忧其衰耳。”弟愕然问故,公曰:“吾乡宋立庵太宰纁,家法可敬,彼方当贵盛,吾家不及也。顷立庵生日,吾预其家宴,座中子弟数十人,不闻饮啖声。昨吾生日,见诸子弟饮啖,不顾长者,家法如此,是以知其衰也。”后沈再传,遂不振。

由此可见,沈鲤移风易俗的措施并没有得到沈氏家族彻底的落实,沈鲤去世后,沈氏家族有些人完全背离了沈鲤的意愿。然而这还不是最恶劣的,沈鲤身后的遭遇更令人发指。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沈龙江相公清节,近世罕见,室无姬媵,谢政后,伉俪皆将稀龄,夫人犹剂调经药,因绝血胤。其女尤奇妒,沈继子为所毒,遂懵不识人,相公弥留欲一见之,遏不令通,衔恨而绝。其女必欲以他子承业,而氏宗人不许,其继子寻夭,所得诸荫,皆为群从分受拜官而去,丹旐素帷,莫适为主。闻灵柩至今在堂,赐域尚虚,蒸尝失所,先朝耆德一旦为若敖之鬼,闻者悯默。


木兰文学丨沈阁老的商丘往事

归德在事受其知者不少,必有经纪其家者。沈鲤无子就过继沈埭为继子,然而沈鲤的女儿为了夺得沈鲤家产毒瞎了沈埭,沈鲤临终要见沈埭,也不让见,造成沈鲤怀恨而终。沈鲤死后不久,沈埭也死去,而沈氏家族的子弟们忙于领受朝廷给沈鲤子孙的恩荫各地做官去了。但是,沈鲤的灵柩一直停放在灵堂,无人过问,也没有人为他治理坟茔。沈鲤一生位及人臣,道德文章可以说堪为一流,为国为民,为桑梓,为家族,都呕心沥血,死而后已,最后落得个家门不幸,晚年凄凉之结局,真的让人唏嘘不已,拍栏兴叹。无论怎样,沈鲤凭借自己的高尚的道德品格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尊重,家乡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在商丘历史长河之中,沈鲤是当地人们最尊崇的一位。从这方面来说沈鲤也实现了本身的生命价值。

现在商丘古城的重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商丘这样没有大河大川的平原地理环境优势来说,搞旅游开发就是要靠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资源,今年的商丘民俗文化节悬挂一副标语:游商丘古城,读华夏历史。商丘的历史可以说贯穿整个华夏历史,也可以说商丘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商丘文化历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庄子,墨子,张巡,沈鲤,吕坤,侯方域…这些商丘古圣先贤身上焕发出道德人格价值的光芒吗?文化旅游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让旅客感受到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心灵的震撼和冲击,以及对他们个人未来的影响和启迪,这才是文化旅游价值所在,也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最高境界。

刘金芳:笔名我思吾心,河南商丘睢阳区人,酷爱读书,尤爱文史,喜欢喜欢骑行,写作,信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