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山作畫,下山後賣1元一張,60年後價格翻了3億倍

老人上山作畫,下山後賣1元一張,60年後價格翻了3億倍

金庸先生

導語:六天前,武俠泰斗金庸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世人紛紛表示:從此世間再無江湖!先生的遺願是:希望我死後一、二百年仍有人讀我的小說。相信這一定會實現,但在上世紀50年代,一位國畫大師的境地卻遠不及金庸,以至於他嘆息:我的作品,50年後可能才會有人能看懂。

老人上山作畫,下山後賣1元一張,60年後價格翻了3億倍

黃賓虹

這位大師就是與齊白石並稱為“南黃北齊”的黃賓虹,雖然同為一個時期的國畫大師,但相比後者,黃賓虹的作品風格顯然別具一格。深厚的功底固然重要,但古往今來,藝術家們在標立獨立風格上可謂是費盡了心思,為的就是避免淪為芸芸眾生。黃大師在這一點上做到了,可似乎完全不對大眾口味。

上世紀50年代,很多畫家的作品價格不足現在的億分之一,很多大師甚至在街邊擺地攤賣畫,而黃賓虹開價一元一張,憑當時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上好幾張。但在此之前,黃賓虹的作品大多都是白送出去的。有一次他在上海辦畫展,只有一個人看中了他的畫,他激動地送了那人一堆,而那個人就是傅雷。

老人上山作畫,下山後賣1元一張,60年後價格翻了3億倍

國畫《黃山湯口》

黃賓虹最著名的就是那幅《黃山湯口》,他生前曾九上黃山,92歲那一年他身體每況愈下,還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可他“生命不息、創作不止”,終究還是憑藉記憶繪下了這幅絕筆鉅作。後人評價:其筆力雄健、全無老態,山溪樹木一筆不苟、房屋人物刻畫入微,令人驚歎!但當時的收藏家們只覺得它看起來髒兮兮的,卻並沒有把它放在眼裡。

他的學生回憶道:當時親眼看見我的老師將自己的畫送給來訪者,卻被對方拒絕了,那人只說‘你的畫黑乎乎的,我看不懂’,他聽後很尷尬,便收了回來。但這樣的經歷並沒有讓黃賓虹感到氣餒,他曾對學生說:50年以後你把我的畫拿出來裱一下,那個時候人們有可能看得懂我的畫。

老人上山作畫,下山後賣1元一張,60年後價格翻了3億倍

拍賣會現場

果不其然,62年後的6月19日當晚,《黃山湯口》在嘉德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中以7200萬元的價格起拍,隨後以1000萬元的競價階梯遞增,現場競爭尤為激烈,最終以3.45億元的價格成交,破其個人作品最高成交價,也是該場最高拍品。相比當年的1元一張,如今價格翻了3億多倍,這幅作品實在是可載入歷史的經典之作。而在它被拍下的那一刻起,這個世界上也多了一個黃老的難覓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