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寺庙,被誉“寺中皇宫”,外国人称“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南京市有一座著名的寺庙,叫做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规制完全仿照北京皇宫,因此它也有“寺中皇宫”的美誉。而相比故宫来说,大报恩寺的名头更加响亮,它还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被誉为百寺之最。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这么一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而这四百八十寺中,大报恩寺是绝对的魁首。大报恩寺初建于东吴年间,那时候它还不叫大报恩寺,而是叫做建初寺。此后,江山的主人几经更替,而大报恩寺也经历过数次更名。

中国一寺庙,被誉“寺中皇宫”,外国人称“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周宣帝在位的时候,有一次几个僧人乘船出海,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有一只巨龟一跃而出,救下了差点要落水的僧人。巨龟对僧人说,自己乃是放生池的一只老龟,感念佛祖恩德,潜心修行数载。僧人们在获救之后,立刻把这件事当作祥瑞,上报给了周宣帝。周宣帝因此龙颜大悦,并且下旨重新整修寺庙,并且将这座初建于东吴年间寺庙改名为报恩寺。

永乐年间,报恩寺因为战火被毁去近半。朱棣上位之后,下旨重修报恩寺,并且将它更名为大报恩寺。大报恩寺完全依照皇宫规模修建,朱棣建寺,为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和生母,以孝道来掩饰自己夺权篡位的事实。

中国一寺庙,被誉“寺中皇宫”,外国人称“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大报恩寺的重建一共经历了19年,负责监工的正是朱棣的爱臣,赫赫有名的郑和。而大报恩寺的工程之所以耗费了19年,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工程难度大,耗费人力物力过甚,一共花费了明朝国库将近250万两的白银,而用来装饰佛像的珠宝则更是数不胜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郑和既领了监造大报恩寺的职,又在此期间多次出海下西洋,所以拖延了工程进度。但是有郑和这个下西洋的监工在,大报恩寺的装潢中有不少异域的珍宝,十分华美。

中国一寺庙,被誉“寺中皇宫”,外国人称“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在整体建筑完工之后,郑和又在报恩寺中种植了不少珍贵的树木,安放了许多自己从海外带回的珍奇花草。而大报恩寺之瑰丽,震惊了世人,甚至一度被西方人视作中国的象征,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可惜到了清朝年间,大报恩寺的辉煌早已不复。咸丰四年,国内太平起义军四起。为了抵抗清军的镇压,太平军在对战时用炸药炸毁了大报恩寺。而当时清朝国力衰弱,自然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对大报恩寺进行重新修缮。

中国一寺庙,被誉“寺中皇宫”,外国人称“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直到2004年,南京市政府开始启动了大报恩寺重修计划,并且开始对大报恩寺的残存的建筑进行整理。在进行清理的时候,从大报恩寺中出土了一个铁制密封的宝函,宝函中完整地保存着一枚释迦牟尼的头顶骨。这枚舍利,是全球目前现存的唯一一枚佛顶舍利,其价值难以估量。由此足见,大报恩寺被誉为第一寺,的确是实至名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