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葫芦科技,每天为大家更新优质原创文章。

汉中在益州的北边,从汉代开始以后,汉中就一直在益州的管辖范围内。汉末的时候,随着宗教信仰的盛行,汉中的地区也出现了一个宗教的组织,以张陵为首的这个宗教组织在汉中,在益州地区广为流传,被人们称为“五斗米道”。和中原地区张角为首的“太平道”相互对应。而不久之后,张角便在中原地区发起了起义,“五斗米道”的其中一位首领张修。在汉中也举起了对抗朝廷的旗帜,叛军很快地控制了汉中和巴蜀地区,并向汉中及益州的周边持续扩张。

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这个时候上任益州牧没多久的刘焉,便向朝廷举荐了樊敏,担任巴郡的太守,对张修的叛乱军队进行镇压。在刘焉一边拉拢下和樊敏的一边军事打击之下,张修便选择了投靠朝廷。随后刘焉便让五斗米道其中的一位首领张鲁作为督义司马,因此来控制刚刚投降的叛军队伍。为了稳定当时复杂的局势。刘焉边上张鲁带领这支队伍去讨伐,汉中的太守苏固,鲁带领大军顺利的打败了汉中的苏固。

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张鲁在掌控了这支军队的大权后,成功的接管了苏固和张修所控制的汉中。张鲁在崛起后与刘焉,结成的同盟关系,张鲁在刘焉的暗中支持下。在汉中的地位越来越巩固。但在刘焉死去之后,刘焉的儿子刘璋上任了新的益州牧,这种关系便发生了变化。张鲁不愿意听刘璋的指挥,刘璋就接此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全部杀死,两人也因此变成了仇人。小编觉得带兵打仗不是说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就要听从你的指挥,如果是错误的话,会导致大军的灭亡,而刘璋却因此杀掉张鲁的家人这就不对了。

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刘璋仗着自己势力比张鲁强的优势,多次对张鲁发起攻击,但张鲁始终没有从中占取优势。张鲁不仅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刘璋的军队,还暗中和益州的豪强,保持密切的交好,为刘璋统治益州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在经过张鲁20年的努力,汉中已经被张鲁打造成了一个独特的,政教合一的割据势力,而且政权非常的稳固。小编觉得张鲁对待恩人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仇人,并没用选择去攻打,而是一直保持防守,张鲁这样做的够好了。

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公元215年,曹操率领10万军队西进征讨汉中,在曹操大军到达阳平关的时候,张鲁边想要投靠曹操,但张鲁的弟弟不愿投降便率领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但是没坚持多久便被曹操所击破了。张鲁得知自己的弟弟被攻破了,便想要向曹操磕头投降,这时张鲁身边的一位谋士阎圃,便在张鲁的身边对他献计说:“现在你的处境谁都知道,你现在若去投降,肯定不会被曹公所重用,不如先去朴胡那里征讨,然后再向曹操称臣,这样才会得到曹公的重用”。

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张鲁听完手下谋士阎圃的建议后,便带领大军前往巴中征讨朴胡,在巴中也取得了胜利。曹操在到达南镇后,对张鲁的行为非常的赞赏,加上张鲁早已经有了归降的意思,所以曹操就派使者前去慰问张鲁,后来曹操任命张鲁为“阆中侯”,张鲁的儿子也全部被封为列侯。后世的道教徒众也都称张鲁为“张镇南”。小编觉得张鲁在时局上面看得非常的清楚,而且自己的家人也都因为张鲁的归顺,得到了很好的归宿。

三国:此人历经坎坷,后来投靠曹操,被封“阆中侯”儿子被封列侯

小编认为张鲁一生的经历十分的坎坷,从刚开始崛起就是靠人帮助才起来的,而且还和帮助自己的恩人保持非常好的友谊,但是没想到和恩人的儿子指挥上面意见不一,会遭到恩人儿子来杀害自己的家人,虽然你的父亲对我有恩,但是你这个儿子对我的家人下手,这时候张鲁再选择忍让的话,就显得非常的懦弱了,所以小编也觉得张鲁的选择是正确的,并没有选择去攻打恩人的儿子,而是选择防守。后来张鲁归顺了曹操,自己被封阆中侯,儿子也被封列侯。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家贫出孝子,乱世出英雄。每篇文章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以上只是葫芦科技对本文的见解,感谢大家的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