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撤厂、裁员、亏损……索尼手机业务还能坚持多久?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吕途)日前,索尼移动通讯业务等三大部门重组方案正式生效,这就意味着其独立的移动部门已不复存在;为了削减运营成本,索尼位于北京的智能手机工厂也已停产,索尼在我国的工厂数量只剩四家……曾经,索尼因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获得超高认可度,如今,在企业高层人事变动、业务调整的背景下,并不占优势的索尼手机产品还能坚持多久?

根据前不久索尼发布的公告,其计划将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和移动通讯业务重组为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该项重组安排如今已正式生效。基于此业务架构调整,索尼从2019财年起(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将在综合财务业绩报告中重新调整业务分类,并按照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类别披露业绩表现。

事实上,移动通讯部门是索尼唯一一个没有盈利的核心业务部门,智能手机的表现是一大“弱项”。有相关数据显示,索尼手机业务在过去的四个季度里共亏损了1010亿日元(约合61.9亿元),其主线产品Xperia系列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占1%。且由于相机与智能手机业务销售低于预期,索尼为此下调了本财年的营收预测。

因为欠佳的表现,索尼的移动通讯部门一直以来多被猜测会遭到抛弃,但索尼CEO吉田宪一郎却否认了这一可能。索尼方面认为,尽管该部门面对着巨额亏损,但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更好地发展5G等相关研究。

尽管移动业务保住了,但却仍未逃脱裁员撤厂的命运。此前,索尼在中国共有五间工厂,其中位于北京的两间均从事于手机产品的生产,上海工厂主攻彩电、投影电视等生产,惠州工厂生产DVD及相关配件,无锡工厂则负责生产数字相机及移动通信零部件。

而为保证移动业务运营成本的缩减,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底停止生产。这意味着,索尼位于我国的工厂减少至四间,上述关停工厂的生产将迁往泰国。且有外媒报道称,索尼将在2020年3月前将其智能手机业务的4000名员工裁掉一半,并将采购和固定成本减半。

针对中国工厂的关闭,索尼方面称这是为了提升移动业务的整体生产运营效率。其将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智能手机设备并进行相关营销活动,并为在华顾客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索尼集团还将全面利用电视、音视频、数码影像等品牌硬件业务的创新技术和业务平台,进一步提升Xperia智能手机的竞争力。

对于以上调整,有从业者对记者称,尽管削减成本与业务整合对于索尼“掩盖”智能手机业务亏损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巨大的行业压力下,索尼手机夺回市场的希望仍然较小。

一方面,5G时代来临前夕,智能手机市场还未走出“寒冬”,其寡头垄断趋势愈发明显。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为4.14亿部,同比下降15.6%,降幅较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且产能集中度大幅提升,TOP5品牌占据了整体市场份额的84%,其他厂商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另一方面,索尼在智能手机方向失去话语权已久,在智能生态方面的打造也未跟上步伐。可以看到,近年来索尼Xperia系列手机仍以硬件配置与外观为“主打”,软件应用、智能化以至于生态链方面并未有何动作,这都导致了消费者热情的褪去。

除此之外,索尼现任董事长平井一夫也将于今年6月18日正式退休。由亏损到盈利,平井一夫的能力不容置疑,“One Sony”战略的成功使其在索尼拥有着“救世主”般的地位。然而面对唯一亏损的移动通讯业务部门,平井一夫还未解决就将卸任,索尼智能手机的逆势还能否扭转也充满未知。

第三财季财报会上,尽管下调了本财年的营收预期,但索尼方面也声称Xperia最早可能将在2021年实现盈利。可以看到,索尼短期内并不会轻易放弃手机业务,并仍对其抱有信心。重组后的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走向如何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