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為什麼不大力發展德州?

路漫漫人匆匆


首先,德州與省會濟南相接,基本可以看做濟南後花園的存在,尤其是齊河縣與濟南市區只有一條黃河的間隔,大量德州人去濟南工作比在德州更加方便,而且濟南作為山東的省會發展空間更大,機會也更多。德州只有一所德州學院的本科院校,比之濟南差太多了,這使很多德州學子濟南讀書而留在了濟南。當然省內的城市畢竟是兄弟關係,濟南發展好了可以帶動德州的發展。

但是,德州最尷尬的地方是市區所處的位置,山東16個地級市,除了沿海城市的市中心沿海而建,像煙臺、青島、日照、威海,而其他城市沒有一個像德州這樣的城市發展框架。德州市區處在山東和河北的交界處,非但是交界,而且整個城市唯獨大部分市區凸向河北,雖然在省的層面從來不會有要大力發展誰而不發展誰的策略,但是在同等資源的分配下,以德州和濟南的距離,肯定會優先給予濟南,因為明顯是濟南更能帶動周邊,更能輻射德州的一些縣級市。
另外德州身處山東省西北方向,距離天津、北京也不算遠,所以德州有很多人去往這些大城市發展。一個城市的發展少不了人才的貢獻,但是德州因為工業基礎、經濟活躍程度都相對落後,挽留不知人才,這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沒有人才支撐的城市,即便想要大力發展,也是舉步維艱。德州知名度比較高的產品只有扒雞和太陽能,而且最大的太陽能企業近些年因為種種原因與德州的發展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德州因為地理位置邊緣的緣故,而省內經濟發展的重心不會偏移,那與整個省份發展的邏輯不相符合。德州只有積極融入濟南的發展,與濟南協同向前,特別是山東提出做大濟南省會的戰略後,濟南也在實施北跨黃河的策略,德州將發展重心逐漸東移才符合日後的發展邏輯。否則不但從地域上,從心理上都感覺德州與山東的距離遠。德州相比于山東其他城市,可能唯一的優勢就是處在首都南下的必經之路上了,當年是京杭大運河上重要的節點城鎮,漕運十分的繁忙,到了今天德州的高速網絡、鐵路網絡也很發達,可以說處在我國鐵路交通、高速公路的大動脈之上。但是德州與省內的城市鐵路往來卻很少,就像歷史上京杭運河時期一樣,因為德州雖然屬於山東但在鐵路系統上歸屬北京鐵路局管轄,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德州與省內兄弟城市的交流。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德州已經加入京津冀經濟圈,山東把不把德州當回事已經不重要了;問題是德州自己如何定性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最近幾年常去德州,感覺德州房地產業很發達,連萬達都在那裡搞了個萬達廣場。一個50餘萬人口的四線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很少,卻高樓林立,我都替德州發愁,這些樓都能賣出去嗎?

德州在歷史上曾經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冀魯邊重鎮之一,但在紅色文化宣傳上德州做的並不如下面的慶雲、樂陵、臨邑等縣;此外,精神文明宣傳工作做得也不夠好,很少看到講文明樹新風的宣傳牆畫、標語。交通亂象、狗屎扎堆的情況說明在提升民眾素質方面有關部門做的很不到位……

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並不只看GDP和硬件建設,文化類軟實力也非常重要。比如董子一條街,除了指天畫地的董子塑像外,並沒感受到半點董子文化氣息……

德州應該在文化上下點功夫,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可複製的文化遺存,如何盤活它,讓文化遺存重新再現光芒並照亮當下的生活……


聞鶯鳥


其實,一個城市發展不發展,並不是省裡想不想的問題。當然,省政府的決策有一定的關係。

德州,距離濟南很近,只可惜,一道黃河就讓濟南人和山東很多人覺得就德州就是遙遠的鄉下,其實,齊河禹城臨邑比濟南的商河近多了。為什麼德州多年發展很慢呢?

兩個原因。

一、德州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縣區較多。

二、德州市區面積狹小,多年來居於一隅,害怕市區被下屬各縣拖垮,更怕河北諸縣蠶食。

好在近些年來,德州思路放開,齊河與濟南越來聯繫越多。濟南北跨黃河速度加快,必將多禹城齊河臨邑形成很好的融合作用。同時,陵縣設區,高鐵東站區域開發,都將拉開德州市區框架。故城、景縣、吳橋也在與德州融合。加上b德州與京津冀本有的區位優勢,德州的發展還是指日可待。


大河尾閭


德州發展很快了。對於普通農村人來說,90年我家裡只有自行車,00年摩托車,10年小轎車,直至後來買的住房。30多年下來,解決了溫飽,解決了出行,解決了兩地住。我感覺德州發展很好,或許是我們80後經歷了一段比較困難的生活,容易滿足吧。


王三斧


德州的主要問題還是招商引資不到位。你看看德州有什麼國家級大型骨幹企業,工廠員工上萬人的,一個沒有。上千人的企業也曲指可數,說是融入省城都市圈,融入京津冀經濟圈,可是這兩個經濟圈轉移外遷的大型企業有幾個落戶德州了,還真沒聽說。你弄不來企業,招不來商,開多少個解放思想的會也是個零。一個重慶富士康企業,員工六七萬人,年產值達四百億,頂兩個縣GDP了。所以說,還得招大商、大招商,發展工業,這樣德州才會富起來,在每年全國城市GDP排名上,才會逐漸擠到前面去,才會逐漸有影響力。


手機用戶53484289258


此言差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伯樂常有,千里馬則不常在。一個資源貧乏的地方就是畫家面前的那張白紙,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要多美就多美,關件是人,天時地利人和,萬重一心,重志誠誠,人心齊,泰山移。現在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高科技時代,只要選擇好目標,有了平臺,放眼世界,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用一顆全心全意的奉獻之心,在黨的路線方針指引下,團結在以習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周圍,擼起袖子加油幹,共築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實體經濟定實現。德州雖偏但德平安好,“厚德載物,德行天下,和平共處,平安共享。德到天下,平安山東,綠色發展以誼萬年。勤勞致富,腳下為路。”為求發展,唯我引路。


用戶81345899868


德州交通便利,但臨沂發展了北方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德州是大平原,但濰坊發展了大棚蔬菜種植。德州曾經水系發達,但聊城成了江北水城。

德州發展的問題是缺少拳頭產業,城市名片不響亮,民營經濟活躍但沒有形成規模。太陽能是德州曾經的優勢產業,在熱能轉換曾經領先,光電轉換沒有跟上,雖然現在還是號稱太陽能城,但在產業鏈,集群優勢並不突出。其他的玻璃鋼,生物產業,機械等行業沒有絕對優勢,還是在產業鏈的下游,發展趨勢不好。

但是德州也不是沒有機會,還是需要聚焦幾個行業,利用優勢技術,利用互聯網時代的商務模式,利用京津冀一體化,還是有趕超其他地市的機會


德州5G


哈哈,德州發展的已經很快了,別的不說,蓋好的樓房西到華魯電廠,東到高鐵新區,東西直線距離得有三十公里了吧?反正是你開車從東頭到西頭走市區的話沒一個小時是到不了的。只不過我們德州企業確實沒多少發展。不過不要緊,我們大德州的發展本來就是靠的蓋房子,而不是靠企業嗎。哈哈?


滄海一粟之酒客


德州地理位置優越,北依北京、天津等大都市,一小時到首都北京。南鄰省會濟南,幾十分鐘到省城。我覺得,德州沒得到大力發展的原因主要在於缺少自然、人文古蹟等旅遊資源。目前德州轄2區2市7縣,總面積10356平方公里,全部是平原地區,且沒有較大的自然和人工水域。德州轄區內的古蹟也較少,比較著名的僅有蘇祿王墓,但規模較少,且周圍再無其他名勝古蹟和自然風景。再就是德州轄區內的京杭大運河,己乾枯多年,最近兩年才剛剛開發,尚末形成規模。以上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大德州的發展。


笑一笑好好


德州主要是工業太落後,沒有什麼旅遊資源。交通是德州最大的優勢。但是好像政府也沒有多大興趣發展物流業。依靠省裡大力扶持可能性不大。因為德州沒有什麼好的資源。省裡也要講求利益最大化。我常年在外地工作,由於行業性質的原因,一直想回德州發展,但迫於德州這邊的工業等級太低。一直沒有回來。我是真心希望德州能夠藉助於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快速發展起來。父母年齡大了,常年不在身邊,始終放心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