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彝族民間故事《守寨虎》

萊國索彝語故事大賽交流文本之《守寨虎》片斷:

自古以來,尼蘇崇虎,以虎命名稱倮羅,“倮”為“龍”,“羅"為“虎"。舊時尼蘇寨的村前後喜立一公一毋一對石虎,俗稱“守寨虎”。說起這“守寨虎”,彝族民間還有這樣崇虎的傳說:很古時,尼蘇寨裡有個姓普的人家,生了個獨兒子。因為這小孑長得虎頭虎腦,濃眉大眼,把個年輕的母親嚇得病死了。這小孑的阿爹抱他四處討奶喂,可人家怕娃娃命大克人,不肯讓這娃娃吃奶。他爹百般無奈,忍痛割愛,咬破食指在娃娃肚皮上血寫“生死由命"四字放在路旁。不多一會,來了一隻毋虎把娃娃叼到山洞裡去了。原來這毋虎剛死了虎嵬,叼回娃娃後不但沒傷害娃娃,而且夭天餵奶。五年後,母虎死了,娃娃被一個放牛的老倌領回,交還他阿爹。娃娃他爹感激不盡,逢人就講虎的恩德。從那以後,尼蘇寨崇虎敬虎,以虎為圖騰,視虎為吉祥神物,視虎為尼蘇寨的救護神。為求平安,哪村三災六難多,就雕一公一母一對石虎守護寨前,誰家娃娃多病體弱,打個小石虎坐門頭鎮守家門。據說這樣立虎,山妖水怪不敢進村作怪,三災六難會自然平息,時間長了,立“守寨虎"在尼蘇寨就成了一種習俗。很多彝族居住地方也每年祭一次“羅"(即虎)的習俗。有些地方的彝族也有“人死變羅(虎),虎死變花"的說法。清明上墳彝語也稱“上虎”的稱謂。(故事整理編後說明;以上故事各地版本較多,只能引導式的交流,各地可根據情況修改,使故事更加具有戲劇性,故事性和邏輯性)。

收集整理:白文有

雲南紅河彝族民間故事《守寨虎》

雲南紅河彝族民間故事《守寨虎》

雲南紅河彝族民間故事《守寨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