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山是全球最矮的山,僅高0.6米,為何無人敢登?

---劉通曉---


山東的膠萊平原和黃河三角洲之間,萊州灣以南,有一個縣,它以蔬菜大棚種植聞名全國,名字叫做壽光。

火車經過壽光縣,觸目所及,從鐵路到天際線,全是白花花一片,眼神不利落的會誤以為是一片海洋,其實是一片塑料大棚的海洋,沒錯,正因為如此,壽光才成為中國蔬菜之鄉,這裡擁有中國最大的蔬菜生產、批發市場。

為什麼這裡能成為蔬菜之鄉?因為這裡全是平原,千里沃土,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這裡就是華夏先民們生活的地方,倉頡在這裡造字,賈思勰在這裡寫下農學鉅著《齊民要術》,這裡真是適合種菜啊,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幾乎連一座山都沒有。

為什麼要用幾乎?

因為還真是有一座山。

看圖片很雄渾是不是?有沒有泰山的大氣磅礴?

它的名字叫做靜山,按照當地縣誌的記載,清朝時期,這座山就已經有了靜山的稱號,這座山周圍,還以靜山為名,劃了一個靜山區。

這座山非常突兀,早就說了嘛,千里沃野,忽然平地驚雷,豎起來一座巍巍山峰。

這座山峰東西長,南北窄,東西的長度,這麼說吧,飛人博爾特大概1秒鐘就能跑出八座靜山的長度,博爾特一秒能跑出十來米,靜山的東西長度是1.24米,其南北最長是0.7米,總體面積不太到1平方米。

靜山的周圍都種著莊稼,為了保護它,這裡不允許建造蔬菜大棚,小麥成熟時,假如有風兒吹過,其六十釐米高的頂峰很有可能被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但玉米長高了,肯定見不到它。

山不在高,有名就行,本來這靜山就是壽光最有名的制高點,近幾年來,隨著被網民不斷挖掘流傳,在全國人民心目中,靜山也有了一定分量,當地已經把靜山設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未來不排除把靜山一帶開闢成旅遊景點的可能性。

嗐,這不就是一塊嬰兒床一般大小的石頭嘛!

你還真說錯了,或者說,當地的村民也曾經像你這樣猜疑過,為此,幾十年前,年輕人們在農忙之餘還探究了一番,準備挖開這塊石頭,看一看這塊石頭到底有多大,結果挖了十幾米深,山體越來越大,深不可測,只好趕緊回填了事。

年輕人們的科考,基本坐實了一點,靜山其實是泰沂山系的餘脈,泰沂山系向北努力望了一眼茫茫渤海,嘆了一口氣,就到這裡吧,走不動了。

於是地質運動停止了,這座山峰再也沒有增長或降低過,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裡,所以人家才叫“靜山”。

為何無人敢去攀登?因為一是當地嚴厲禁止破壞山體,二是怕你會驕傲的宣稱,你曾經登上過一處世界之最的山峰,沒錯,它就是高度達到了一隻泰迪狗的腦袋——世界最矮的山峰——靜山主峰。


歷來現實


靜山是山東濰坊壽光境內的唯一一座山,這座山海拔48米,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最高處距離地面0.6米,最低處距離地面0.1米,是壽光市最高點,所以題主所說的此山高0.6米是有歧義的。

可能大家會有疑問,按照上面這些數據的描述,這根本就是一塊觸手可及的石頭,怎麼可能是山?山在我們的認知中應該是高大險峻,高聳入雲的形象,那麼“靜山”又是怎麼回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這座山,如下圖

圖中老大爺屁股下坐著的就是“靜山”,是的你沒看錯,老大爺輕而易舉的就征服了靜山,所以不要再說“靜山為何無人敢登”了,不是不敢登而是根本沒有登的慾望……。

那麼靜山到底是不是一座山當然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它肯定不是一塊石頭,或者說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因為你根本搬不動,不僅你搬不動,誰都搬不動,曾經有不少人試圖將它搬走,但都失敗了。後來又有人使用工具想把這塊所謂的“石頭”挖出來,可是挖的越深人們發現這塊石頭被掩埋在土下的部分越寬,根本無法挖到底!也就是說這塊所謂的“石頭”只是冰山一角,它龐大的身軀其實都在地表以下,具體被掩埋在地表之下的那部分體積有多少,縱深有多少,具體高度有多少到目前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可以確定的是它真的很大,而且相關文獻對此也有記載。


《壽光縣誌》裡記載著,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壽光縣誌》修成於康熙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所以靜山的歷史也算悠久了,可以斷定它應該不是人為堆造起來的,況且那時候的人們應該也沒這麼大的能力更不會這麼無聊的去埋一座“山”吧?

我們都知道,“山”是由於地殼運動,板塊擠壓導致地面抬升從而形成的,那麼“靜山”如果是山的話,應該也是這個原因形成的,只不過在抬升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而完全停止了。

而關於“靜山是不是山”的爭論也由來已久,爭執雙方也都各有說辭,其實判定它是不是山並不麻煩,找權威機構用專業設備對其地下部分進行探測,然後進行比對,確定它是否符合“山”的基本條件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只不過現在靜山已經是壽光市重點保護對象,壽光文化局對此還制定了三項保護措施:一是,不準對靜山進行深挖;二是,不準在靜山附近搞建設;三是,防止個別人砸山取石。

所以因為第一條規定的限制導致對靜山的探測遲遲不能推進,因而靜山是不是山目前是無從知曉了,也許它真的就是一座山,根本沒必要再去探測了吧!


鹹魚閒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山東壽光市境內,有這麼一塊“大石頭”,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的地方只有0.7米,最高的地方只有0.6米。

就這麼一塊“大石頭”,被當地人稱為“靜山”,這稱呼實在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超出了很多外地人的想象,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一塊大石頭。但,就是這麼一“大石頭”,竟然是壽光最高海拔的點,看來壽光缺山啊!

一個真實的故事




那麼到底是不是山呢?當地人講了一個故事,最終讓外來的人們相信,這就是一座山。

據說,一百多年前,剛發現這座“山”之後,有個農民很不樂意,因為自己田裡莫名其妙出現一個石頭,佔了自己的土地。確實,這事擱誰能樂意?

於是,這農民準備把石頭挖了,砸碎,然後扔掉。可是,往下挖了好深,都挖出水了,石頭還沒挖出來,而且越往下越寬,於是,大傢伙知道了這不是石頭,這是一座“隱形”的山,趕快報告了當地政府。

但,有意思的是,這山每天長一點,長到0.6米高度時停了,相當於只露了個山巔,就再也不長了,很安靜,於是,當地人稱它為“靜山”,而且寫入了縣誌,目前,此靜山已經成為了壽光的一個觀光點了。

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有人問了,為什麼不長了呢?

這個問題從專業的角度回答,就是下面的地殼運動停了。

當然,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說剛開始時,這山每天長一點,結果,有一天,一個婦女帶個孩子路過此地時,孩子尿急,於是在上面撒了泡尿,這泡騷尿就此壓制了靜山地生長,現在還有尿痕呢。

仔細一看,上面確實有南北向的水紋四條。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而已,如果尿有這麼大威力,那這孩子就厲害了。

這麼一個山,誰不敢登呢?誰又登不上去呢?抬腳就上去了。

“不敢登”,是因為有人不讓登,當然是當地看這座山的人了,因為來回登,肯定有磨損,天長日久,後來的人怎麼參觀呢?畢竟,山頂就那麼一點。



這世上,大山高峰多了去了,但說起“小巧瓏瓏”的山,靜山肯定算一號。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靜上可能會長大,或者徹底隱形,誰又知道呢?


藍風破曉


並非無人敢攀登,應當是“無從攀登”。

此山位於山東省壽光境內。從外面看,最寬的地方只有0.7米,全長只有1.24米,最高處距離地面只有0.6米。多年來未見其長,故而得名“靜山”。

但此山深埋地下的部分非常的大,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所以,又怎麼有人“敢”去攀登呢?

(配圖來自網絡)



小魚丸丸666


靜山雖然只有0.6米高,但卻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保護文物是我們每個公民的光榮義務,又怎麼會有人“敢”去“攀登”,去破壞呢?

靜山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高度只有0.6米。也許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不到一米能叫山嗎?但事實上它還真的就是一座如假包換的“山”。這座山地處山東壽光,也是壽光境內唯一的一座山。

因為這座山多年來沒有一點增高的跡象,所以取名為靜山。靜山最寬的地方只有0.7米,全長只有1.24米,最高處距離地面只有0.6米。

靜山外觀看上去非常的小,但是地面以下的部分卻是非常的龐大,大到無法探測。因此,很多好奇的人都會慕名來欣賞一下這座世界最矮的山。

靜山的由來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傳說靜山是當時一夜之間長出來的,後來因為一位婦女抱著孩子著急回家,路上看到這塊石頭就在上面撒了一泡尿。結果從此以後靜山就再也長不高了。當然這也是民間的一種傳說而已,並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或者是史料的記載!

這塊石頭本來是在農田之中的,農民嫌它太礙事就想著把它挖走。可是沒想到越挖越大,下面還有多深老農都覺得不可思議。後來地質專家跑來勘測才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塊石頭,而是一座山。只不過隨著地殼的運動,曾經的一座大山,被埋在了地底下,只剩頂尖的一點點露了出來,大自然的神奇真是讓人驚歎不已!

各位朋友對於這座0.6米高的矮山有什麼看法 ?你們想去看一看這座世界上第一的“山”嗎?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謝謝大家!





餘致佳


題目有誤,靜山海拔48米,0.6米是其頂峰相對地面的高度,而相對地面的高度最低的地方僅有0.1米,也就是10公分,這哪裡是座山?分明是塊不大的石頭。

說到世界最高峰,大家都知道是珠穆朗瑪峰,海拔達到8848米(也有884.43米之說),那世界上最矮最小的山峰呢?就是位於山東壽光的靜山。

壽光位於平原地帶,地勢平坦,無山無陵,但在壽光市的孫家集與馬家莊靜兩個村子之間,卻有一處山,這座山是壽光境內惟一的山,也是壽光最高峰,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海拔僅48米(相對海平面),山勢北高南低。如果從地平面開始測量,這座山的最高處僅0.6米,最低處僅0.1米,絕對是世界上最矮的山,幾個月的幼兒都能爬上去。

這座山為什麼叫做靜山呢?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壽光一點山都沒有,不知何故一座山突然從地下冒了出來。這座山剛冒出個頂,正巧一個婦女抱著孩子路過,孩子尿急,便在這塊“石頭”上撒了泡尿,結果這座山被一泡“童子尿”壓住,停止了上升,數千年來沒有長高一分,故名“靜山”。

現在靜山的表面上有南北向的四條水紋,當地人說就是“童子尿”的痕跡。

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段子,不足為信。大家都知道山是由遠古時代的地質運動形成的,這座靜山也不例外,它應該是一次輕微而短暫的地質運動形成的。如果允許開挖,靜山或許只是一座大山的峰頂,地下應該有一個龐大莫測的山體,或許在無數年後再有地質運動,地下的山地會破土而出,形成一座新的高山,比泰山更高也說不定呢!

不過現在的靜山已被壽光市確定為重點保護單位,一不準對靜山深挖;二不準在附近搞建設;三不準砸山取石, 靜山也憑著最矮最小的山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靜山一直是飽受爭議的一座“山”,爭議點在於它的小,小到超出了人們對山的理性認知。

我們一提到山,首先想到的是“高”,所以通常會說“上山”、“登山”。按照常規認知,海拔500米以上的石體或泥土堆積體才會稱之為“山”。而位於壽光的這座靜山,最高處距地面僅僅0.6米。不僅低到超出想象,東西最長處也只有1.24米,南北最寬0.7米。按照其地面以上體積來看,就是一塊大石頭而已,怎麼會被稱作山呢。

可能有朋友會覺得,如此小的一座山幾個人就可以抬走。的確曾經有人想將它移走,可事實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根本無人可以將它移動,因為順著地面往下挖,越挖這座小山的體積越大,乃至人們最後放棄了繼續深挖。可以說這座小山有很堅實的根,也可以說露出地面的這塊大石頭只是一座山的最頂端部分。靜山下面的“根”全貌如何,無人知曉,只是讓人們覺得,這似乎是一座低於海平面的山,人們可以看到的這塊大石頭只是“冰山一角”。

那麼,為什麼這座山露出地面僅僅0.6米高呢,據傳說,曾經一個婦人帶著孩子路過靜山,孩子在上面小便了一次,從此該山便不再增高。當然,這只是傳說。這座山之所以叫“靜山”,也是因為它不再增高的緣故。

而要說到無人敢登靜山,據說是因為此山下面有李闖王李自成的墓穴,然而,早在1955年,考古學家便挖開過一座墓穴,經過對立面物品的辨認、研究,確實為李自成的墓穴。因此,人們不登靜山,是不是因為下面有李自成的墓穴,也難以確定。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組、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山以高大險峻著名者多,而以小巧玲瓏見稱者少。以大為"最"者世間固多,而以小為"最"者未有所聞。

《壽光縣誌》記載: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 得名"靜山"。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面0.6米,最低處僅0.1米。

 原壽光市博物館館長鄭濱海第一次見到靜山是在1983年,當年的7月19日,靜山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鄭濱海負責編寫的《孫家集街道志》第十八編“文物名勝”中,靜山的來歷被解釋為受秦始皇所封:相傳當年秦始皇封禪泰山後,問丞相李斯在倉頡出生地壽光有沒有山,在聽李斯說壽光一馬平川、沒有山後,秦始皇用鞭子把泰山的一個山峰抽到了壽光,因為靜山到劉家集村後不再增長,所以被秦始皇封為靜山。

鄭濱海說,為防止靜山突然猛長,擋住自己的村莊,靜山北邊的九個村莊紛紛在自己原來的村名前加上了“高阜”(意思是高高的土山)兩個字,形成“高阜九村”,希望以此“壓住靜山”。除了在村名前加“高阜”兩字外,元代時,附近村的村子還曾建了一座300多平方米的“河山寺”。

在靜山所在的孫家集村,82歲村民孫文瀾表示,關於靜山的來歷在當地流傳著多種不同的版本。“有人說靜山是從天而降的一塊隕石,也有人說是以前一家地主家的假山。”孫文瀾說,因為實在太小,靜山常被認為只是一塊大點的石頭,當地人曾多次組織人員挖掘過。“最近一次挖靜山,是在1958年。”孫文瀾說,當時村民認為這塊“石頭”阻礙了耕種,要把它挖出來挪到別處,“十幾個人挖了整整一天,挖了近十米,直到挖到水也沒看見靜山的底部,但在挖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靜山越往下越寬。”因此,從那以後,當地人都堅信這是一座山。

據鄭濱海介紹,靜山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由於沒進行過專業的測量與勘探,我們也不好確定靜山到底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山。”“如果說靜山是山,它並不符合我們對山的印象; 如果說靜山不是山,但在靜山附近的一塊兩米多高的明初石碑已出現下陷,而靜山卻紋絲未動。”鄭濱海表示,有文人曾寫詩說靜山“石凸北海靜無聲,源於東嶽一脈承”,“這句詩中所說的‘源於東嶽’的來源是當地人認為靜山是泰沂山系支脈,但由於沒有權威機構進行鑑定,這點不能確定。”

山東省地理研究所所長徐躍通表示,山是有高度或規模要求的,“如果達到一定高度或形成了一定規模,才能稱作是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能說靜山是山。”

接下來我們用圖片來解釋一下“古潛山”。

上圖3這種被埋起來的古代山丘,也被叫做“古潛山”。在石油勘探領域中,這種被埋起來的古代山包是很有利的勘探目標,也是地質學研究的一個小熱點。

一座山能夠被埋起來,主要原因是地表的沉降。山東壽光地區在大地構造上屬於環渤海灣沉積盆地,從白堊紀後期就開始沉降,如今已數千萬年矣。一座幾百萬年前的高大山丘,完全埋的只露出一個小腦袋在地上。

在地質學的角度,山無所謂高度,有根基就行——埋起來的山,我們也可以叫它潛山或古潛山。古潛山是指不整合面以下被新沉積岩所覆蓋的古地形高點。通俗點說,就是潛藏在新地層後被之下的古老山頭。

山東省地理研究所所長徐躍通表示,山是有高度或規模要求的,“如果達到一定高度或形成了一定規模,才能稱作是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能說靜山是山。”

關於靜山的形成原因,徐躍通表示如果一座山因地殼運動沉降,或被沉積物覆蓋,會形成一種“古潛山”,“靜山可能會是一座古潛山的地表露出部分。”“但靜山究竟是不是一座古潛山的地表露出部分,還需經過科學的勘探才能下結論。”徐躍通說,如果經過勘探證實靜山確實屬於某座古潛山的一部分,也只能將包含靜山所在的整座古潛山稱作山,“單獨就靜山而言,還是不能說是一座山。”

其實,珠穆朗峰都有人敢去攀登。這個小山頭就更不用說,一沒迷信之說,二又不屬於文物保護單位。但是村裡還是希望這個石頭被保護起來,日後打造成旅遊景點給遊客參觀。如果有人去參觀真的在石頭上蹦蹦跳跳估計當地村民真的不允許,可能還會叫你賠錢呢!不過如果有人去看這個石頭,發一個朋友圈說自己登上了“世界最矮的山”還是有點尷尬的,到時候朋友圈的評論估計也會炸掉的,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怎麼看!


神經餅大大


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山了!

與其說無人攀登,不如說“左腳山上、右腳山下”,此山只露出地面半米,可以說沒有攀登的任何條件。它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面0.6米,最低處僅0.1米。但是靜山並不小,其龐大的身軀,只是被掩埋在地表下,莫測其深!

此山名頭可不小,一百多年曆史,在壽光縣誌裡也有記載,是實實在在的“百歲老人”了。作為壽光境內唯一的“山”,它已經被列為壽光縣重點保護單位了。

據傳說,古時候此山一夜之間憑空突起,有一婦人抱孩童路過,一時內急......結果導致此山再沒有生長過?





漢韻錦瑟


謝謝“桂林山水甲天下”好友的邀請!

說起山,大家想到的都是泰山、黃山等高聳入雲的巍峨形象。如果說中國有這樣一座只有0.6米的山,很多人都不會相信。

大部分人看到了“靜山”的山頭,卻猜不出靜山的山腳。

沒錯,這座0.6米的靜山就位於中國山東壽光市8公里外孫加集鎮與馬家莊之間的一塊農田裡,它的海拔只有48米,是壽光的最高點。靜山東西長有1.24米,南北寬有0.7米,北山高0.6米,南山高只有0.1米。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樣矮小的只能說它是石頭,怎麼會說是山呢?而且無人敢攀登?我讀書少,不要騙我!

這座靜山來頭可不小,它不僅是山,它還被列為縣級保護單位。


話說這座山位於農田中,農夫嫌它礙事,就想把它鋤平。可農夫越挖越深,越深山越大,好像挖不到底,深不可測。

後來專家勘測後才知道,這哪是一塊石頭呢,這就是一座大山啊,只是它的山體經過地殼活動被掩埋在地下了。而且它原來一直都在長高,由於地殼停止了活動,山也停止了長高,因此叫做“靜山”。

其實這座山在民國時就有人去挑戰過它的山威,認為不就是一塊石頭麼?怎麼會不能攀登呢?只要輕輕一躍就能躍過去了。於是拿出器具想把這塊“石頭”挖出來,可是怎麼挖也沒有挖到底,最後悻悻而歸。

因為挖不到靜山山底,也就無處可攀登,人們只可以坐在山頭上小息。也由於大部分山體深埋在地下,要挑戰它的山威卻無處下腳。

並且現在靜山已被保護了,周圍立起了鐵網,不準挖它,也不準在周圍搞建設。這就更沒人敢動它分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