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冷战的军备竞赛把苏联经济拖垮,那为什么没有把美国经济拖垮?

董其斌


很显然,因为美国牵头成立的北约比苏联发起的华约在军费和防务等问题更为成熟。

在二战结束后,美苏按照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的约定共同出兵管理德国,并在各自的占领区成立了东德和西德政府。而美国这时为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抗首先与英国等成立北约,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里规定了美国在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驻军及共同防御达成一致,尤其是军费问题要由各成员国共同分担。相比之下苏联的华约就没有学到北约的精髓,苏联及其卫星国的军费几乎都由苏联承担,而且苏联也强制各卫星国优先发展军工造成华沙条约国家普遍发展不均衡且经济下滑。这还不是关键,主要是全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签订后规定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并与黄金直接挂钩后美国的资本输出一路绿灯大开,连华约国家之间武器出口结算都要用美元,说白了这个体系形成后美国已经不存在缺钱的问题了。玩转全球经济的美国要搞垮苏联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小王知识堂


苏联经济没有被军备竞赛拖垮,而且苏联存在期间,苏联经济并没有垮。虽然苏联的军费开支很高,据说一度高达GDP的20%。由于苏联的经济统计标准跟西方差异很大,其GDP都是大致估算出来的(苏联没有服务业的统计,而服务业这个东东其实水分很大,例如政府附属的咨询机构,其创造的产品并不算入GDP,但是一旦其在财务上自负盈亏,实现市场化,立刻就可以贡献GDP了),所以财政开支占比这个数字也并不太靠谱。

退一步讲,即使苏联的军费开支真的占GDP的比重能高达20%,也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军费开支过高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多大的影响。

首先,军费开支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一方面军费开支属于财政支出,而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财政支出是熨平经济波动,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当然,军事投资对国民福利而言属于无效投资,但是其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进而对国民福利的间接改善是切实存在的。另一方面,军备研发带来的技术进步外溢至民用部门后往往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如计算机的发明、核能的开发等。

其次,对苏联而言,军费开支拖垮经济的逻辑不成立。军备竞赛拖垮经济,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逻辑。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开支往往会有挤出效应,从而损害整体的投资效益。但是在苏联的经济体制下,民用投资本质上也是政府投资。军费开支过大拖累经济增长的假设就失去前提条件。

再次,举个反例。在历史上有很多军费开支巨大的国家,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1936年-1940年,其军费开支占财政开支的比重一路飙升至80%,而财政开支占GDP的比重不可能低于30%(1990年日本财政开支已经占GDP的30%了,这可是和平时代+日本经济的巅峰时期),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肯定超过24%。而这个时期日本的重工业都经历了高速增长。

总而言之,苏联的经济并不是军备竞赛拖垮的。或者说,若不是苏联经济病入膏肓,军备竞赛根本无奈他何。

那么苏联经济到底垮掉没有?须知,苏联经济并没有垮掉。苏联在解体前夕确实有过经济衰退,经济负增长,但是幅度非常小。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经济垮掉因为,日本在失去的二十年,欧盟国家近几年,都是动辄负增长,老百姓还是该钓鱼钓鱼,该旅游旅游。苏联经济的大衰退是在苏联政治动荡、濒临解体的时候才出现的,而任何国家在遭遇这种重大政治危机时,经济同样会大幅度衰退。

人们之所以认为苏联经济垮掉了,是因为苏联最后解体了。但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经济不行了;就像苏联经济衰退并不是因为军备竞赛一样(根本上是因为传统计划经济的效率不足)。苏联集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僵化的政治制度,让他的国民看不到希望。让曾经的沙俄殖民地、现在的苏联加盟共和国,觉得看不到希望。而叶利钦为代表的俄罗斯政治精英又认为,这些前殖民地是拖垮俄罗斯的关键,所以才去了“甩担子”的做法,也就是俄罗斯作为苏联主体的加盟共和国居然宣布独立。

总结:苏联经济没有垮掉,也谈不上被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比不上美国根本上是传统计划经济低效所致。


莱蒙夫人


诚邀,如题。冷战是继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所爆发的一场以非战争,升级军备为主的争斗,由于没有二战一战的烽火硝烟,一般称其为冷战。冷战的主角毫无疑问的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时美国联合西欧和北美国家组成北约,苏联也联合中欧和东欧国家组成华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抗的高潮,当然,历史证明美国赢得了这次冷战,苏联被活活的拖垮而分裂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小编以为原因有二。

其一,苏联忽视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苏联本质上是一个军事帝国,不是一个现代国家。过分注重开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而轻工业是保证国计民生,经济开展的基础,而苏联过分开展重工忽视轻工现已严重影响了苏联人民的日子质量。比较苏联,美国的轻重工业开展更为平衡,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更为强壮。没有显着的短板和弱项,相比之下,美国人民几乎没有显着遭受过军备竞赛对自己日子的影响。说白了,苏联百姓受到了冷战的不利影响,对于苏联中央政府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多,苏联的解体从此埋下了种子

其二,苏联的战略问题

战略上说,苏联从来都是把它的盟友当成为了自己可以牺牲的棋子。所以苏联加盟国及其盟国里面大多打从心里不喜欢苏联,不仅如此,苏联不断的出兵外国,先后在中国,古巴,阿富汗搞事情,是以苏联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差,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其实说美国没事也是假的,经历了九十年代的泡沫式经济繁荣与“想揍谁就揍谁”的意气风发之后,美国的问题也已经逐步暴露出来了,

而且很大程度上相当多的问题都是冷战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但是由于美苏矛盾而被成功掩盖掉的问题——诸如境内的种族与民族矛盾(已经引得诸如塞缪尔亨廷顿这样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谁是美国人”的呼吁)日益激化(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美国国内的小资产阶级性质的自由主义即所谓的“白左”越来越严重)、特务机关与国家强力机关权力日益膨胀(别忘了冷战前期美国国内最有权势的人是胡佛,冷战之后美国已经连续爆出特务机关侵犯公民隐私、大规模监视跟踪的丑闻)、轻工业日益萎缩(冷战后期重工业中比较轻的部分诸如家电、

汽车制造业已经完成了向日韩等国的转移,冷战之后中国异军突起开始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目前剩下的只有附加值最高、技术最为密集的重工业的精华部分诸如电子信息产业)、军备扩张极为畸形(大量的军火集团已经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且对参众两院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迫使美军以不正常的速度与高得不正常的价格更新装备,更关键的是还有大量的装备毫无更新的必要,甚至迫使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对外干涉政策)。

这些问题摆出来稍微一分析,大家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当年我们分析苏联冷战落败与解体的因素时不也是这几条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不注重发展人民生活”、“军备扩张畸形拖垮国家财政”、“境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形成分裂离心力”、“国家强力机关横行侵犯公民权益”。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因素其实并不构成苏联解体的必然性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中国这样一个既没见过现代化国家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什么充分的大国斗争与国家治理经验的土包子看着隔壁皇帝的臆想,还带有一定的政治正确性与合法性塑造的成分,跟“皇帝刨地都用金锄头”差不多。

那么苏联冷战落败与最终解体的因素是啥呢?你要笔者分析的话,那就不妨皮一下了——只是俄国传统而已,沙俄帝国的经济只能坏不能好,老百姓能有点黑面包红菜汤糊弄饱了肚子就算了,万万不能让这

些土包子每年吃上十二普特猪肉,喝上二百公升牛奶,再有一百多公斤白面包给他们挥霍——就像历史上的沙俄只要经济改革一大有起色就要搞大新闻一样,所谓的苏联解体只不过是勃总分蛋糕分的还不错的情况下老百姓又搞了一次大新闻而已。


军武次位面


苏联当时是穷兵黩武,类似汉武帝,如果匈奴再强一点,汉朝也会崩溃解体。美国是吃喝玩乐不耽误,苏联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美国盟国是西欧,亚洲四小龙,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富国,可以分担军费开支,而苏联盟国是朝鲜,越南,古巴,东欧这些穷国,不但不能分担,还要靠苏联输血。美国为首的西方已经掀起了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首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而苏联还停留在傻大黑粗的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不发达,导致生活物资紧缺,我国七八十年代粮票布票就是从苏联学的,苏联对少数民族过于优待,主体民族成了下等公民,导致少数民族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骂娘,也是分裂的根源。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十年,消耗国力,阿富汗号称帝国的坟墓,和现在的美国消耗在阿富汗同理。七十年代中东石油危机,油价暴涨,苏联赚的钵满盆满,开始到处高调的耀武扬威,军力一度压倒美国和北约,但是到了80年代,油价暴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苏联开始财政吃紧,入不敷出,还是产业结构单一,靠卖资源过日子,无法抵抗风险。中国本来是站在苏联这一边,力量还能势均力敌,但是随着尼克松访华,中国改革开放,中美蜜月期,天平陡然倾斜,导致苏联更加难以应付。其实苏联如果能再坚持几年不倒,对中国发展更有利


暴风骤雨1186


因为美国经济更发达呀!

二战结束时,美国GDP占全球的一半,黄金储备占3/4。

相比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经济崩溃。

两者的起点都不同,比烧钱,苏联自然不是美国的对手。实际上,即便冷战中,苏联的巅峰,其工业产值也只有美国的70%。

在军备竞赛中,美国军事开支只占GDP的3~4%,苏联则占到10%,最高时达到20%。

其次,盟友不同。

美国,加上欧洲、日韩等盟友,人口达到了10亿左右。

苏联,只有东欧几个国家,人口不过四亿多。

在人口素质相当的情况下,西方阵营即便投入4亿人进行军备竞赛,还有6亿人可以进行消费品生产。苏联阵营呢?投少了,没法竞争,投多了,生活消费品则无人生产。


雁去无痕ty


搞垮苏联的不仅仅是军备竞赛,其实有很多因素。比如经济体制、工业发展、外汇储备、对外政策等等原因。不过苏联解体,最主要的目的是政府没有钱了,所以加盟共和国就开始闹分家,最后一拍两散。

第一: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体制不同,一个是计划经济,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美国人制造武器,都是有军费预算的,超出预算必须要国会同意拨款才行。所以,美国只拿了一部分出来搞军备竞赛。而苏联就不同,本来是计划经济,但是在军备投入过多,就会拖累国家的财政收入,很容易出现无底洞。

第二:苏联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境内,且苏联经济被国家垄断,重点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化工业等等,但是对于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很薄弱。而美国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无论重工业还是军工业或者轻工业,民间都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而苏联虽然军工业发达,但是卖武器的钱,无法自然流入到民间,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苏联离崩溃也越来越近。

第三:苏联的外交非常孤立,且对外援助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而美国,的外交非常灵活。尤其是当时的欧洲,都有一帮兄弟。他们之间贸易非常频繁,他们从来不缺外汇。苏联政府的出口比较单一,主要依赖武器和能源出口,一旦这两方面出现问题,经济就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由于战争的拖累,政府需要大量的外汇,所以他们不断的印钞导致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美国的经济在80年代-90年代经济比较稳定,且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货币贬值的情况。

第四:苏联在解体之前,对阿富汗发动了一场战争。苏联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大大削弱了国力,且事后还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美国虽然在当时也有越南战争拖累,但是他们的投入也是有限的,且有一帮小弟支撑。而苏联,完全是单打独斗,损失完全由自己承受。

说实在的,苏联为了赶超美国在冷战前期,对军备的投入的确很大。中期又打了一场阿富汗战争,非常烧钱。以前美国打朝鲜战争有韩国政府出钱,越南战争有南越政府垫背,所以苏联打阿富汗就是孤家寡人。那一战下来,消耗了苏联不少的国力。总之,巅峰事情的苏联经济也不过是美国的50%,所以跟他们打消耗战肯定是行不通的。由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国家烧钱,人民来买单。所以,最终为苏联解体埋下了定时炸弹,到了那个时间点,就爆了。


谋士说


为什么一大群人分析制度和经济?

与其说苏联是因为这些竞赛垮的,倒不如说是因为摇滚歌手垮的。

+

苏联会垮台,是因为苏联人没有意识到制造梦想和贩卖希望的重要性。

西方主要国家曾经专门讨论过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去抹黑苏联各个方面。

借用戈培尔那句话,谎言说1000遍就是真理。

现在大多数人看到苏联的黑料就以为苏联这不行那不行,但却忘了苏联的医疗和房屋甚至教育都是免费的。

可以说苏联的很多年轻人在面对这些社会条件的时候毫无负担,可苏联的一些高层却忘了一件重要的事,人在毫无负担的时候需要的是梦想和希望,而他们却不擅长制造这些东西。

于是美国人先苏联一步,发现了制造梦想和贩卖希望的重要性。

美国人利用了自己在娱乐文化方面的优势。他们的文化娱乐产品,不仅将希望和梦想贩卖给本国的年轻人,也将他们输出给了苏联人。

不夸张的说,与其说苏联亡于自己,倒不如说苏联亡于摇滚歌手。

西方国家在硬实力上干不垮苏联,可是在软实力上却狠狠的击垮了他。

再看看现在的美国电影冲击了多少国人的价值观。

我国这么多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育,可是两三部美国电影就把这些东西全部打败了。

不是说这些美国电影本身不好,而是这些美国电影,向国人贩卖了一种梦想,让他们以为美国很美好。

这使得很多国人过于推崇美国的美好,甚至夸大了美国的美好,却忘了中国的优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苏联真的这么废柴不堪一击,为什么他亡了这么多年以后,还有人在抹黑他呢?


该死的歌德


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的国家领导者,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军事工业,发展重工业上面。

不重视关系到民众生活的轻工业和农业。

苏联国家政权是一个非常专制的政权。

依靠克格勃特务组织对整个社会进行严密监控,压制言论自由,思想自由。

苏联政府对老百姓的生活漠不关心。

却全力以赴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对抗。

把大部分资金和人力物力,都用在了军事对抗上。

这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的发展。

给苏联最后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美国则完全不同。

二次大战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已经比较雄厚。

美国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均衡的。无论各行各业,都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

美国的经济形势好,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高。

搞军备竞赛,美国承担的起,苏联却承担不起。

最后的垮台就是必然的。

苏联的垮台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汲取的教训。


用户2514177795319


美苏都发迹于二战,不同的是苏联被德国毁坏的非常严重,而美国除了破日本偷袭珍珠港,本土没有遭到大的损失,所以战后两国起点根本不同,因争夺联合国话语权,出现了美俄全球争霸,苏联在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也许是战斗民族的性格使然,总的来说冒进,出现诸多放卫星的现象,一味追求力压美国一头,肓目追逐,使国家产生发展出现扱端失衡局面,甚至有气急败坏向别国扩张行为,更加速了其经济不堪重负,当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耗尽所有,回天无力,在经济一掘不震情势下,民族矛盾激烈尖锐,于一九九一年土崩瓦解,苏联成了人类历史尘埃。

如果苏联肯正视自己国情,政治为民生服务,匀衡发展产业,正视国内民族团结问题,克制激进思想,稳步发展,逐步壮大,在对抗领域保持贴身跟进,别企图遥遥领先(本就不现实),即是美国略有优势,苏联完全可以保持屹立不倒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