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魔怔不拼命就想取得好成绩?难!

马上又到考试季。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高考,有的人高枕无忧,胜券在握;有的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还有一些人还在悠游自得,玩游戏,晒美食,呼朋唤友,好不惬意!

也许有的人不在乎上重点还是上普校,只要有学上就行了。那么恭喜你,很看得开,这样的心态的确用不着怎么努力,后退一步天地宽,说不定将来一样大有作为。

但是,假如你不是这样的淡定人士,你就要好好想一想,在距离考试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怎么才能把成绩提高上去。

不魔怔不拼命就想取得好成绩?难!

以我有限的人生阅历,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属于很看重学校和分数的。当然,自有后路者除外,真正淡定不走这一条路的,是他们有比这条路成本更低、更容易到达目的的路径。

假如你没有这样的后路,就老老实实走拼成绩这一条路吧。

我以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咱还谈“快乐教育”就太不识时务了,咱还谈死读书不是素质教育就太幼稚了,在现实面前,在事关前途的时刻,那些有争议的暂且搁置一下,咱踏踏实实把成绩提高上去,OK?

中考、高考,不管将来怎么改革,怎么引入科学的评价手段,至少目前,是以分数论英雄。窃以为,宏观的政策性的东西,你改变不了,与其郁闷不服,还不如尽快适应,变被动为主动。

我认识一个小姑娘,很有性格,总干些很拉风的事情,不好好学习,就想着如何玩、如何自在。高中勉强上了一个普校,依然没有醒悟,直到高二的时候,受一个事件的刺激,顿时梦醒,意识到不能再混了,于是发奋努力。那真是,“三更读书五更起”,整个人都投入了学习,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管了,经常几天忘了洗澡洗头,头发乱糟糟油腻腻。

就这样一个混不吝,变成了一个书呆子,最后竟然考取了北京大学!

她回忆说:当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只是日复一日地学啊学。原来那么干净的一个人,竟然可以不讲卫生到那样的地步。真是魔怔了。

也许这个例子有点极端,毕竟周围也没见过几个这么拼的人。

不魔怔不拼命就想取得好成绩?难!

那么你知道北京的人大附吗?实验班的学生如果不出国,基本上都进了清北。他们的口号很独特:今年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去隔壁。所谓的隔壁,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他们眼里,即使考上人民大学也是失败。

所以,取得好成绩的途径,就是一个“拼”字,拼毅力,拼努力,拼时间,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笔者没有片面强调苦学的意思,而是要说,没有沉浸式、投入式的学习,没有长期的坚持和付出,要获得理想的成绩是很难的。

那些妄图靠突击、靠侥幸的想法,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