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鄂溫克官兵就因驍勇善戰 皇帝頻繁徵調 民族幾近消亡

“先於半夜月出之前,魚貫而上,不但無人聲,並將火繩藏起,從壁陡滑處,官兵手足攀附而進,埋伏碉旁,黎明一湧而登。此次計攻得戰碉36座,木城5座,石卡50餘處,平碉100餘間……”

這是《清高宗實錄》記載的乾隆39年(1774)2月二次平定四川大小金川戰役中,鄂溫克族兵官兵奮勇攻打羅博瓦山的一幕。由於鄂溫克族海蘭察督士兵攻取險阻碉卡,並獲得“綽爾和羅科巴圖魯”(意譯為“超勇英雄”)。戰後論功行賞,海蘭察升至領侍衛內大臣,得到了一等超勇侯的爵位,並賜雙眼花翎。

 神秘的鄂溫克官兵就因驍勇善戰 皇帝頻繁徵調 民族幾近消亡

​在二次征戰大小金川戰役中,1773年,四川總督溫福戰死,清廷又派著名將領阿桂為將軍,增兵金川。經多次血戰,清軍死傷眾多。

乾隆皇帝獲悉戰報後,立即徵調3000名鄂溫克兵丁入川,後又增加1000人進入大小金川地區。這樣鄂溫克兵攻克羅博瓦山,阻止了清廷的敗績。最終於1776年初取勝。

鄂溫克族曾被稱作“索倫”。“索倫”一詞出自滿語,有“先鋒”、“射手”和“請來”之意。鄂溫克族最初居住於大興安嶺的山林之中,是一個森林狩獵民族。弓箭既是他們的生產工具又是他們的武器。《鄂溫克簡史》記載,“挽弓皆十石,嘗自縛於樹,射熊虎洞,身曳之而歸。尤善躡蹤,人馬有亡失者,蹤之即得。”可見使用弓箭和追蹤的本領是很高明的。鄂溫克人的弓箭,箭身是黑樺木做的,箭頭是鐵的,箭術著稱於世。清朝時,每年的四月間,在齊齊哈爾將軍衙門舉行射箭比賽,有不少人因箭術好而被封為官。

清康熙至乾隆時期,加強了祖國的統一,鞏固了幅員廣闊的多民族國家,在這一過程中,鄂溫克族起了重要的作用,清統治者把鄂溫克人編入八旗的主要目的在於充實其軍事力量,利用鄂溫克官兵的戰鬥力取得了一連串的軍事勝利。

鄂溫克族的八旗軍曾在十八世紀前後的許多次戰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乾隆皇帝對鄂溫克官兵讚賞有加:“東三省兵制,定能得力,索倫質性擴悍。我統索倫精兵前往,不振軍威,往追務獲,索倫兵騎射素強,尤請草地路徑。”

乾隆14年,在清軍平定大小金川時,乾隆帝說:“朕前亦密諭,欲令索倫兵善登山者,潛繞碉後,攻其不備,或竟攻其巢穴中。乾隆皇帝十分重視鄂溫克部隊的調用,以一當十。在新疆追擊阿睦爾撒納叛亂勢力的戰鬥中。史載“追叛賊唐古至塞伯蘇臺地方遇千餘眾,我軍以索倫兵300餘,直前衝突,悉皆潰散。斬300餘級,所獲軍械牲口甚多……”哪裡有硬仗,就把鄂溫克軍隊派往哪裡。

 神秘的鄂溫克官兵就因驍勇善戰 皇帝頻繁徵調 民族幾近消亡

​乾隆晚年談起他自己的戰功時,常常念念不忘鄂溫克軍隊所建立的功勳。《清高宗實錄》所述乾隆45年5月,當初朕平定準噶爾時,俱系用索倫兵力所得。方今國家全盛,回城、準噶爾及兩金川,俱逼近邊陲,關係緊要,索倫勁旅可以展其所長,是以不惜勞費,先後底定。可見鄂溫克族官兵在鞏固我國西北等地版圖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正由於鄂溫克部隊作戰英勇,被頻繁調往各地作戰。如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去征剿雲南,先後派鄂溫克士兵達數千人之多。光這一戰役就有如下的記載:“京兵及索倫兵亦令挑拔七千名。”同年二月“現在添派索倫兵一千名,由京發往。”

鄂溫克部隊從徵在外,時間十年二十年,由於戰事,因該撤回時卻又不能撤回。史載:“索倫兵丁連歲在軍營行走,由北路回至遊牧地,但當鄂溫克官兵在撤回途中便被扣留,執行“如尚未過額爾齊斯河,著揀選300名前往伊犁(新疆),俟明年出更替”。鄂溫克族士兵奔走於戰場,“大都亡於零”。

 神秘的鄂溫克官兵就因驍勇善戰 皇帝頻繁徵調 民族幾近消亡

​到了嘉慶、道光年間,駐防在伊犁地區年輕男子都陣亡,鄂溫克族再無年輕的男丁適合入伍征戰,可見他們部族早已不堪調用征戰征戰。嘉慶3年2月,每年派赴喀什噶爾屯戌索倫兵300名,差役較繁,若每年派300名遣赴恐怕鄂溫克兵丁不夠。後來建議在錫伯部選出兵丁,可見鄂溫克族在嘉、道年間,人口已發生相當大的變化。《黑龍江紀略》所載,清朝徵調鄂溫克官兵數統計67730人參加征戰。《素倫、達斡爾族源流考》:中說,“鄂溫克官兵為攻堅克難的好手,從戰場上生還者十不一二也,不死於戰爭的槍刀,即死於瘴煙之地”。

乾隆31年10月,鄂溫克地區發生蝗災。乾隆59年嫩江大水淹沒齊齊哈爾,嘉慶20年布特哈地區鄂溫克人吃草根野菜過活。根據解放後對鄂溫克地區社會調查,格尼河地區有一村子,原來共有幾十戶鄂溫克人,由於出征打仗,最後死的只剩一戶了。那時由於出征的鄂溫克青壯年十數年不能歸家,只能讓妻子到駐軍的兵營外,搭上帳幕或在棚車裡睡幾宿,在民間被叫做“取孩子”去。

 神秘的鄂溫克官兵就因驍勇善戰 皇帝頻繁徵調 民族幾近消亡

​鄂溫克族的官兵死於戰場者甚多,鄂溫克族在清早期,由於大多數青壯年死於戰場,因此人口大減。傳說,在雅魯河一帶的鄂溫克人,男人都被清朝抽去當兵,當地的驛馬站都是戴孝的婦女(丈夫戰死)和老太太們哭著送公文。有些鄂溫克人戰死,把骨灰或箭環送回來,母親們捨不得埋,就放在身邊。

由於鄂溫克將士驍勇善戰,被清政府頻繁調到黑龍江璦琿、內蒙古呼倫貝爾、新疆伊犁等地戍邊,由於常年征戰,許多鄂溫克族士兵血灑疆場,加之災荒,造成鄂溫克族人口銳減,生活貧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加上天花、傷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劇下降。1931年輝河沿岸鄂溫克族居民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餘人。

1958年,沐浴著黨的陽光,鄂溫克族自治旗成立。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溫克族人口總數為30505人,是解放初期的四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