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回族,他的後代中也有聲稱自己是回族人,是這樣嗎?

金色的小海豚


朱元璋是回族人的說法源自回族史學家白壽彝先生的《中國伊斯蘭史綱要》中的一個註腳,“父老相傳,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覲。又頗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

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白壽彝先生一直用的是“據說”,並從未在其著作中將朱元璋列為回民,但是著作的出版和傳播過程中,“據說”就慢慢去掉了,朱元璋在回民心中就成了同胞。

在蒙古滅宋過程中,由中亞穆斯林組成的“西域親軍”開始大量來到中原。元朝時,他們為蒙古統治者鎮守各地,統管經濟,所以才有了“元時回回遍天下”的說法。

色目人在元朝長期擔任地方官、軍人。元朝末年,蒙古人雖然不行了,但他們這種專業性人才很快又在各地的起義軍中得到重用,有人做了將軍,有人做了地方官。朱元璋的明軍中也是如此,“十大回回保明王”的說法就源自於此。

朱元璋明白遼、宋、金、夏、元以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是無法避免的,元朝的滅亡與其採取的高壓民族政策有很大關係,所以明朝建立後他反覆強調:

“聖人治天下,四海之內,皆為赤子,所以廣一視同仁之心。朕君主華夷,撫御之道,遠爾無間。”

色目人在元朝屬於特權階級,心念前朝是無法避免的,對此朱元璋只能一面籠絡色目人領袖,為各地清真寺題詞,另一面又鼓勵他們與漢人通婚,希望用兩三代人的時間把他們完全漢化。

結果卻出乎朱元璋的意料,色目人確實沒有威脅到大明王朝的基業,但通婚反而讓原本分屬與中亞各個部落的色目人有了向心力,穆斯林的數量也逐漸增多,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回民”。

朱元璋對回族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對回族先民頒佈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是回民對朱元璋心存好感的原因。然而朱元璋是帝王,是政治家,他的“善意”是為了大明王朝,而不是因為他是回民。


史料不輯


這些傳說很扯。

我不知道明朝的回族是怎樣的,今天我倒是認識幾個回族的朋友。

我兒子同學,有個女生是回族。戶口本上寫著,民族:回族。中考的時候,少數民族加了十分。

跟她媽媽聊,怎麼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回族,她媽媽說,你們漢族人看回族人,最簡單的方法,是看他們吃不吃豬肉。吃豬肉的,肯定就不會是回族。回族主要吃牛肉。所以你看清真菜,多數都是吃牛肉的。

朱元璋是不吃牛肉的。因為牛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在明朝,吃牛肉是犯法的。如果朱元璋是回族,他會定一條吃牛肉犯法的法律嗎?

朱元璋的後代有回教徒不奇怪。後代嘛。鄭和是回教徒,但鄭和是回教徒跟朱元璋沒半毛錢關係。鄭和是雲南的蒙古人,蒙古人裡面是有很多回教徒,兀烈旭就是回教徒。鄭和是明軍攻打雲南的俘虜。鄭和還不是明軍俘虜之前,已經是回教徒了。

朱元璋還不是老大的時候,是明教起義軍的將領,一個不吃豬肉回教的教徒,怎麼帶領一幫啥都吃的明教幫眾,是個難題。你跟大夥信仰都不同,你朱元璋怎麼可能最後成為老大?

朱元璋是明教教徒,是和尚都可以理解,是不吃豬肉的回教教徒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春暖花開003


李唐有胡人的血統是不爭的事實。

唐代宮廷各種亂,武則天,楊貴妃,侍奉“二主”,非常不堪,

也有一句話叫做,“髒唐爛漢”,可想而知。

明代朱元璋是否是回族,這個歷史上並沒有準確的記載。

但是,跟著朱元璋起兵打天下的“老兄弟”,徐達,常遇春等都是回族,甚至有人斷言,“朱元璋及其是大將軍都是回族”,連同馬皇后也是。

聽起來有些嚇人呀,明代也是個“異族王朝”?

這個說法有些危言聳聽。

回族不像其他的民族,形成時間其實非常短,中華民國時期才真正承認,那時候孫文提出了著名的“五族共治”的觀點,這個五族其中就有回族。

回族起源於,元代信仰伊斯蘭教的回回人(外來移民),基於伊斯蘭教不斷髮展壯大, 內部統一與民族認同感的形成,大約在明正德年間,回族發展的黃金時期是乾隆年間,但是真正成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還是在民國時期,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而不是一般認為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

所以朱元璋時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還沒有形成一個民族,頂多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漢族人,也就是穆斯林。

從血統而言,回族的血緣有些複雜,波斯人、猶太人、阿拉伯人三大來源,並且通過聯姻(也就是回族男性娶漢人女性,回族女性不準嫁給漢族男性,很多地區到現在還是這樣)傳教等方式,吸收漢族、蒙古、藏族人等形成的一個民族,是民族融合的產物。

回到正題,朱元璋是穆斯林,也是有一些證據的。

他的老兄弟都是回族(穆斯林),馬皇后不纏足,這幾乎說明了一切,十個回族九個姓馬,女性不纏足,而且當時回族(穆斯林)女性不能嫁給漢族。安徽地區也有“十回保一朱”的說法。

皇覺寺出家,皇覺寺是個清真寺,朱元璋對伊斯蘭教的懷柔政策,都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相貌,據說朱元璋長相不咋地,與漢人差異太大,未嘗沒有胡人血統。

有人斷言鄭和下西洋的任務除了宣揚大明國威之外,暗地裡是,尋根問祖,探訪回族的遷移史,順便傳播伊斯蘭教。鄭和到東南亞之後,每到一地都宣傳伊斯蘭教教義,興建寺廟,印度尼西亞地區,伊斯蘭教很快發展起來,後來鄭和下西洋的資料被明朝官方銷燬,其究竟就不得而知了。


逸謙吧唧吧


明朝皇帝當然不是回族。

這個問題很顯然對回族的產生存在誤解。回族是一個現代的產物,我們不能用該身份去做歷史性的回溯。

中國政府對待回族的政策,源頭是1940年的指導性文件《關於回回民族問題的提綱》,承認回回是回族(國民黨政府否認內地回回是民族),並且初步提出了關於如何處理回族問題的各項基本措施。1941年,延安又出版了《回回民族問題》一書,算是從理論上確定回回是一個民族,回回民族等於回族的結論。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展開了民族識別的工作,回回自然被識別為回族,成為五十六個民族之一。

然而,在這之後就產生了兩個有趣的歷史問題:首先,1949年後被認定為是回族的人,他們的祖先都是何族屬?如果祖先是回回,那麼後人一定就是回族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沒有定論的。因為現代的回族身份主要依賴於兩個因素:其一,少數民族制度的保證;其二,對祖先血緣世系的追溯想象。這兩個因素都是現代性產物,如果以此衡量歷史上的人物,就會造成標準上的錯置。

對於明朝皇帝而言,他們都是漢人。明代漢人的標準不是以血緣而定,而是以文化生活方式而定。明朝皇帝使用過一些穆斯林回回,但是整個皇室都在堅持漢人式的生活方式,包括尊儒重道、宮中吃豬肉等等。

譬如,朱元璋就曾經說過,“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等語,很顯然是以文化作為衡量族屬的方式。因此,明朝皇帝自然不是回族。


HuiNanHistory


四個字回應坊間的亂認祖宗的某些人:胡說八道!

有個回族的史學家叫白壽彝,寫了一個《中國伊斯蘭史綱要》,提出“明太祖是回回”,“武宗信教”的觀點。

其實完全是無恥的信口胡說,首先說明武宗朱厚照,確實有過禁止說“豬”的舉動,卻完全是因為“豬”與國姓同音的緣故,而其本人,更是對藏傳佛教十分信奉,不光如此,武宗還經常與龍虎山五斗米道走的很近。

我們主要說一下朱元璋,他在北伐時發佈的《諭中原檄》寫過: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鬥爭口號,並說明出兵北伐,旨在“北逐群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而朱元璋將回迴歸於“色目”人。

《明太祖實錄》中記載:

朱元璋出生前一天,其母陳氏“嘗夢一黃冠自西北來,至舍南麥場取白藥一丸,置太后掌中”,“黃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覺以告仁祖口尚有餘香,明日上生。”

意思是說,朱元璋生前一天,目前吃了一道士的藥丸,非常可口,第二天就生下了朱元璋。

這是一個太祖都承認的事情,說那些朱元璋是回族的人,你們難道也信三清仙丹?

此謂朱元璋信道之佐證。

再說說朱元璋信奉佛教的證據,他剛出生時經常患病,父親朱五四非常著急,於是:“抱之佛寺,寺無僧。復搶歸,見室東簷下一僧西壁坐,顧仁祖曰:‘來!’乃以手撫摩上頂,旦日疾遂愈。”。

意思是說,朱元璋兒時生病,父親就把他送到佛寺中,一個面壁老僧撫摸小朱的頭頂,小朱隨即病就好了。那些說朱元璋是回回的人,難不成你們也允許讓和尚摸摸頭就能被賜福病癒?

此謂朱元璋信佛教之佐證。

朱元璋登基稱帝后,大力興儒學,扶持佛道,修繕瞭如靈谷寺、天界寺、天禧寺、能仁寺、雞鳴寺、棲霞寺等寺院,還修復了一批道教宮宇,那些說朱元璋是回回的人,難道你們也想為華夏多修幾個儒釋道的寺廟麼?

最後我想用朱洪武的《諭中原檄》裡的一段文字,告誡那些亂認祖宗別有用心的人:

”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我和他觀點一致,某些人,如果不安分,請自自竄於塞外,不送!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朱元璋是回族?真不知道是怎麼想到的,亂認親戚也不能這麼認啊!不過既然說道這個問題了,那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是回族的起源: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但是這個叫法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有的,在此之前,雖然各個民族都有所差異,但是並沒有較為精準的劃分,而且其餘的少數民族很多都是以部落自己劃分的!

至於回族,我認為可以追溯到唐代,就是不修築長城讓萬朝來賀的那個年代。很多的阿拉伯人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慕名而來,在此定居,慢慢的就會有一些和漢人女子通親的,這也是最開始的回族人!


到了元朝,蒙古軍隊西征時期的,一大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被帶到了中國。他們以駐軍屯牧的形式,又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佈在各地!

到了明朝,我們喜歡看《倚天屠龍記》的朋友們可能就會發現了,裡面有個明教,還有波斯聖女和聖火令,這些都是從西方傳播過來的!為什麼會傳過來,難道不是因為已經有一大批的先行部隊已經到達並且駐紮了嗎?就好像最早留學美國的那些中國人一樣,都是先行者!現在的美國,不也有塊地方叫唐人街嗎?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回族是怎麼發展又壯大起來的:

這點我覺得和朱元璋是有一定意義上的關係的!首先朱元璋先後當過乞丐,和尚,然後才加入的明教,後來當上皇帝!雖然明教是小說裡杜撰的,但是朱元璋曾經的起義軍裡絕對有大量的回族人,也就是曾經那些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國人生下的後代!


比如傳說中的“十大回回保大明”,著名的大將常遇春就是回族人!雖然沒有明確的資料表明,但還是有很大的幾率就是,常遇春當時皈依了伊斯蘭教!在朱元璋統一了天下之後,面對手下能征善戰的色目人,朱元璋也不知該如何安排!只能採取通婚的措施,自此他們的慢慢的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朱元璋自己肯定是吃豬肉的,但是有因為自己姓朱,所以他的子孫朱厚照下令禁止養豬和吃豬肉!雖然這條命令很快就被廢除,但是難保回族人就保留了下來,作為他們的習俗!


浩瀚文史


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雖然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朱元璋的手下大將們,如常遇春等一部分人是回族,相信在朱元璋起義部隊前期應該會有更多的回族人加入。

其次就是元朝時期,成吉思汗是世界有名的屠夫,到哪裡基本上都是屠城。相信,漢族人也殺了很多。

到了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時候,雖然元朝只有短短的60多年,但這個時期,人是分好幾等的,回族的地位應該比漢人高點。

朱元璋在起義將領中很受郭子興的賞識,並且把自己的養女也就是以後的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現在有句俗話說,十馬九回,而且馬皇后和其他漢族女性不同,就是馬皇后沒有纏足。而當時少數民族是不會纏足的。

所以,就算朱元璋不是回族,他的兒子們也有回族血統。其實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漢族就是一個不斷融合的民族,黃帝和炎帝氏族融合,漢朝的漢族和南匈奴應該也會融合,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應該更不用說了。之間的唐朝更是包容,李世民和隋煬帝是親戚關係,而且都有鮮卑血統。回族本生也是漢族和其他阿拉伯等人的一個融合。所以說,可能是有的。


啃泥弟1


《南京光祿寺志》記錄了一份永樂元年十月的皇帝膳單:按酒四品,焚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攛白湯。飯用鵝一隻、雞三隻、羊肉五斤、豬肉五斤。

至於朱元璋本人,《南京光祿寺志》卷二《膳羞》當中,記錄了一則洪武十七年六月的膳單:早餐包括,豬肉炒黃菜。萬曆三十九年正月,皇帝的飲食就包括了126斤豬肉。可以看到從朱元璋本人到其子孫,都是吃豬肉的。

而人們常說,十大回回保朱元璋打天下,常遇春,沐英,胡大海等等都是回族嗎?常遇春、胡大海等十人,都是配享太廟的功臣,後來又在南京雞籠山立廟別祭,享受明朝政府的祭祀。《明史.功臣祭祀》明確記載,祭祀他們,春秋兩祭,牲用少牢,豬二羊二。

但是,常遇春的後代,長子常茂,遭處罰發配廣西,後來死在廣西。第二年,朱元璋封常遇春次子常升為開國公,聖旨中說“惟惜歿後無嗣,承襲仍須有人。茲遵兄終及弟之例制,封爾升為開國公”。

常升在靖難之役陣亡,第3個兒子,常森有傳說靖難之役的時候逃到了陝西米脂縣。現在這些常遇春後代子孫基本都是漢族。雲南的沐英後人分散於昭通、玉溪、西雙版納等地,有上千戶數千人,呈漢、彝、白、苗等多民族狀態。

昆明太華寺長期供奉著沐氏十二世畫像,太華寺更被稱為沐氏的家廟,以及從南京沐氏家族墓出土的佛飾件。另外,朱元璋本人也曾經當過和尚。


深度軍事


朱元璋肯定不是回族,但他的後代就很難保證是不是回族了……因為回族人肯定不會去寺廟當和尚的,朱元璋當過和尚,所以他肯定不是回族。但我們知道,和尚可以還俗,漢人有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比如拜火教、摩尼教、白蓮教、彌勒教等等,懂點歷史的人都清楚,這些宗教還有一個牛B的稱呼,即“明教”,明教源自波斯,和伊斯蘭教同源,所以,當色目人成為蒙元王朝的二等公民之後,伊斯蘭教在元朝的勢力範圍遍及全國……元朝最早的禍亂始於長達十年的泉州回亂,此亂見證了回民軍事力量在元朝的強大。泉州回亂平息不久,河南安徽兩地的白蓮教開始蠢蠢欲動,而這個所謂的白蓮教,其實就是源自波斯的明教,其信仰是溶合了道教元素的摩尼教,信奉明王轉世,教主韓山童自稱明王,扯旗造反之後不但吸引了大批漢人加入,也吸引了大批真正回民的參與,其中就包括郭子興部地方武裝。元朝的大地主十個有八個都是色目人或回漢混血,郭子興就是其中一個,而明教內部也因此出現了三股勢力,信摩尼教的回漢混血,信白蓮教的純漢人,信伊斯蘭教的色目人或回漢混血,我個人認為郭子興部就是信伊斯蘭教的回漢混血,而我們從朱元璋的長相里也看得出,他肯定擁有至少八分之一的回民基因,這才是他能加入郭子興部的主要原因,而他娶的老婆馬大腳,十有八九是回民……所以,朱元璋的後代中皇后馬秀英這一支隨其信伊斯蘭教變成回族的可能性很大,而其他妃嬪的後代則視其母親的信仰而定,但是為了便於統治中國,皇室朱家成員選擇不信仰伊斯蘭教也屬正常。

朱元璋掌控郭子興部之後,紅巾軍北伐,橫掃蒙元,此時三股勢力開始內訌,最終導致兵敗。小明王韓林兒淪為朱元璋控制明教的傀儡,伊斯蘭教武裝成為明教主力,朱元璋成為實權人物,摩尼教和白蓮教派系受到排擠,朱元璋開始重用大批文人(漢人),當二十萬明軍二十多天滅了號稱六十萬大軍的陳友諒部之後(元朝把北方人劃為漢人,南方人劃為南人,陳友諒部代表北人自稱漢軍,張士誠代表南人,國號吳)而傳統的認知北漢被金人統治近百年,又在蒙元近百年時間裡加入了大量異族包括大量回回人基因,血統超級複雜,而南人自視代表漢正統,所以朱元璋便在文臣的建議之下稱王,國號也是“吳”,有意取代張士誠擺脫明教的束縛,這引起了明教眾將的不滿,三股勢力(白蓮派、摩尼派和伊斯蘭派)趁著打張士誠佯攻蘇州七月未破,還同時要求朱元璋迎請小明王韓林兒坐鎮應天……這其實就是赤裸裸的政治要挾,意思就是你朱元璋如果不給明教一個名份,我們就不擁立你這個臭和尚了!朱元璋大怒,思前想後,乾脆破釜沉舟,令人在迎請小明王的途中下狠手將韓林兒沉江餵魚,然後公開自稱大明王,改國號為“大明”,明教眾將得到消息之後當即攻破蘇州城,活捉張士誠……張士誠寧死不屈,蘇州百姓也寧死不降,為什麼?因為蒙元朝庭為了分化各地反軍,在宣傳上故意強化朱元璋部的明教背景,說明軍其實就是色目人的軍隊,對漢人來說,朱元璋的色目人身份是比蒙古人還異的異族,而張士誠也利用這一點鼓惑蘇州軍民發動了一場抗擊異族部隊的蘇州保衛戰……此戰之後,大明王朝建都南京,朱元璋立即將白蓮教和摩尼教定為邪教,令行禁止,對其教眾格殺勿論。同時規定色目人全部改漢姓說漢語,不能自相嫁娶,要求回男娶漢女,回女嫁漢男,但其宗教信仰自由……朱元璋規定各地府只能有一家佛教寺院,而且要求僧眾不能超過五十人,但對清真寺院卻沒有要求,短短兩年之內,南京城內的回民從兩萬人暴增至二十餘萬,新建清真寺上百家……不久,朱元璋開始秋後算帳,所有參與蘇州保衛戰的功臣全部被其殺光,其中包括大批開國元勳……明朝是回民發展的高潮期,武官有朱元璋時期的十大回民將領,朱棣時期的鄭和、鐵炫,文官有嘉靖年間的海瑞等等……而明朝的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其實就是兩大陣營的代表,那就是漢人和回民,而宦官集團則代表朱家王朝,新的三股勢力在左右著大明王朝的未來。

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炆偏漢,重用文官集團,想消弱回民武將集團的勢力,而其叔叔朱棣所在的大都,全城都是清真寺,遍地都是回民,漢回內戰無可避免……回民太監馬和在靖難之役中脫穎而出,成為永樂第一功臣,賜姓鄭。鄭和幫助朱棣創建大明水師,七下西洋,目的地就是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這足以證明朱棣偏向回民……朱棣死後,文官集團開始崛起,朱家皇帝越來越弱,不敢給武將更大權力,又沒能力控制文官集團,只好信任宦官……朱厚照便是此中強者,十四歲登基後就開始利用宦官劉謹掌控朝政,關鍵時刻又把劉謹送上刑場千刀萬刮撫慰文官集團,調邊將江彬入京趁機插手軍權,不顧文官集團的強烈反對化名朱壽自封大元帥統領五萬明軍與蒙古小王子達延汗的五萬精兵大戰五天五夜,朱厚照自幼好武,敢把自己關進虎籠與虎搏鬥……小王子大敗,自此十數年蒙元軍隊再未踏入中原半步,得勝回朝的朱厚照向文官炫耀戰果,說自己親自上陣殺敵,還殺了一名蒙將,文官集體嘲笑,表示不信……於是,文人寫史的時候就說十萬大軍混戰五天,明軍小勝,蒙古人死了五個人,跑了……尼瑪,幾百人械鬥幾個小時都能弄死幾十個人呢,十萬大軍混戰五天竟然只死了五個人?這幫文人真是夠不要臉的……朱厚照對文官集團徹底失去了耐心,他決定要改造他們的思想……我相信王守仁的出現絕不是歷史的偶然,如果不是朱厚照的賞識,他根本不可能得到朝庭的重用!而當朱厚照離奇暴斃之後,王守仁便被朝廷拋棄甚至欲除之!

最不可思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平叛寧王之亂後的朱厚照在南京逗留期間頻繁進出宗教場所,強行頒佈“禁豬令”,不管史學家如何掩蓋,回民禁食豬肉人人皆知,朱厚照這是想幹什麼?文官集團會讓他心想事成嗎?當然不可能,三個月後,大明首輔楊庭和便向朱厚照公開發難,文官武將乃至宦官和後宮太后全部支持楊庭和取消“禁豬令”,明眼人都清楚,如果不是捅了天的大事,滿朝文武不會如此大動干戈,甚至動了弒君的念頭……隨後,朱厚照離奇落水一病不起,實際上就是被軟禁在皇宮,最終被太醫離奇治死。

明朝農民造反此起彼伏,但從未聽說回民造反,很奇怪吧?清朝農民起義十有五六跟回民有關,同治回亂更是造成數十萬回民慘死,為什麼?明末文官集體賣明告訴我們,明朝那些事兒不簡單……盡信書不如無書!


重點哥懂玉


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準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如果朱元璋是回族,那就太搞笑了——回族人朱元璋出生於回族形成之前。

至於朱元璋是否有所謂的回族血統,這已經無從辨別。而且,這根本不重要,民族雜居融合的現象不足為奇,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是純粹的單一民族血統。朱元璋以漢人自居,生活習慣和價值觀都是漢族的,他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漢族。

如果朱元璋是回族,或者說當時的回回(色目人的主要部分),那麼,他無疑也是所謂的蠻夷,這篇由宋濂起草的《奉天討元北伐檄文》,就是不折不扣的抽自己耳光。

該文文才恣睢,通俗易懂,開篇就開宗明義地提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如果朱元璋是回族,也就是所謂的蠻夷,請問,朱元璋這是在表明自己想退位,滾出“中國”嗎?

文中又提到: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

如果朱元璋是回族,那麼,作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是在預測他創立的帝國活不過百年嗎?

文中還提到:予本淮右布衣……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如果朱元璋是回族,這算不算吃牛肉麵的命操紅燒肉的心?還“目視我中原之民”、“復漢官之威儀”,幹卿鳥事?

最後,檄文中總結道,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如果朱元璋是回族,那可真尷尬,宋濂居然將蒙古排在色目之前。而且,一句“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是赤裸裸的MZ歧視,意思是夷狄不像中華那般知廉恥禮儀。請問,宋濂有幾個腦袋,敢歧視皇帝?

不僅朱元璋與回族沒任何關係,從朱元璋後代的行為來看,也完全可以斷定朱明與回族八竿子打不著。要知道,明朝有位著名的“道士皇帝”——嘉靖帝,如果朱明是回族MSL,怎麼可能還信仰道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