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識字任務那麼繁重,漢語拼音化到底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北極夜星辰


我是小學老師,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現在小學一年級使用的部編教材,一年級我教的是數學,沒有看過一年級新編教材,但是有一次幫著語文老師期中考試閱卷,我一看一年級的語文試卷,和我過去教一年級語文時大不一樣了,第一感覺就是識字量太大了。於是我對新編教材產生了興趣,雖然我現在不教語文,但是畢竟我過去教過語文,所以我就經常翻看新編的語文教材,對一年級教材有了大致的瞭解。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一共安排了兩個識字單元、兩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與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先學拼音再學漢字不同的是,此次部編教材語文教材打破傳統,讓學生們在學習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的漢字之後,在進行13個課時的漢語拼音系統的學習。“繪本書籍、電視、廣告牌、父母的幫助、在幼兒園期間,孩子們可能已經通過各種方式認識了很多的字,在一定的語文基礎上,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從而使拼音與識字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6個楷體大字,接下來就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雪對風”。這樣安排,使孩子們對課文的印象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這個順序的改變,把漢語、漢字擺回了第一位,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而不是目的。這樣的安排也符合孩子們認知的規律的。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有著濃郁的文化蘊含,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我國的漢字始終保持了“既有形又有聲”和“音形義統一”的方塊字的特點,漢字簡潔、生動、準確的表達是其他語言無法比擬的。

題主所說的讓漢語拼音化。是覺得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有些任務繁重。在這二年級上冊,教語文的老師因為有事情沒來上班,為了不耽誤他們的課我也是斷斷續續的給孩子們講過幾課語文,我發現在每一篇課文當中要求掌握的漢字有八個,會認得字最多一課達到了16個,這對於一部分二年級的學生來講,的確有點困難。

新教材安排的一個特點就是在一二年級加大識字量。因為孩子們黃金閱讀期是在8到12週歲,為了培養孩子將來良好的閱讀,低年級必須打下堅實的識字基礎。這也教材做如此安排的一個原因。

中國獨具特色的漢字,不是其它西方的拼音語系可比擬的。拼音語系也無法表達出我們漢字所具有的獨特魅力!聯合國5種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肯定是用漢字書寫的。在相同時間裡,閱讀漢字獲得的信息也是最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我們漢字文化。

再說漢語裡面有很多的同音字。音同字不同,意義不同,改成拼音語系怎麼區別呢!


其實漢字抓住了規律學起來也很是簡單。

所以我給出的答案就是漢語拼音化絕對不會實現的。因為那樣就顯現不出我們漢字獨特的魅力了。


心中百合靜靜開


這教材我看了教育部編的教材,一二年級有田字格的字,你跟我說有這個規定那個學生會沒有書面寫的作業?天天忙著聽寫!課文短的要死,要故事沒故事,要文學美沒有文學美,孩子對語文充滿了厭惡,因為語文不是背就是寫。舉個例子一篇改編的課文大概的意思就是“一隻喜鵲一棵樹,孤單,後來喜鵲和樹多了,喜鵲一起生活,快樂。”我家孩子能在詳略不當的水平下給我講他看的西遊記,卻說不出這個文章想表達什麼!因為他和看過故事相比這課文沒有上下文什麼意義都沒有!這種抽乾了課文就是為了教所謂的閱讀理解和行文邏輯!這麼抽象的知識不應該是在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後慢慢培養的嗎?這是一年級的孩子學的東西?難道不該先學“學話”?文章給孩子一個經歷,讓後孩子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能複述這個“經歷”?然後找找精彩的橋段,大家聊一聊?一年級為什麼不教“過五關斬六將”,“將相和”,“錢學森傳記”,“一個字甲骨文到簡體字的變化”,“一個豆瓣的旅行”……這樣有趣的故事。閱讀量達到上千字都沒問題,但是字要儘量簡單,一二年級字能認識就行!(教育再貧乏的家庭家長也能輔導,認識字就能輔導),為什麼要學寫字,你把一二年級的寫字任務從三年級開啟能有什麼問題?!培養孩子如何閱讀,教孩子能“學話”一段寫了什麼(看好不是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問孩子那一段有趣?怎麼有趣?這樣課堂互動多,孩子思想能不活躍?反轉課堂也就實現了!觀察生活出來的美文要往後面放甚至初中學習都不晚,體驗生活點滴感觸是要生活積累的,你寫個秋天,什麼“金黃”啊,豐收快樂啊,……這心智不成熟誰能懂?秋天是秋遊,是不穿厚衣服也不冷和小夥伴四處跑!

國內學唯物主義辯證法的不少,卻很少有人吧認識規律真正用到教育中去!那麼多的教研論文和科研項目,卻看不到孩子能力何在,如何真正抓住素質教育的本質,無視積累過程,追求短平快揠苗助長,沽名釣譽!不能充實利用六年的教育時間!一篇課文可以多學幾遍,一年級看故事,三四年級學文采,五六年級學內涵!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什麼不在教育過程中應用?)

數學更是噁心就是算算數,對生活的觀察和應用不足,學習方式就是瀑布形式的而不是螺旋漸進式,什麼是螺旋漸進?每個數學領域都接觸,但是每到一個里程碑就換一個領域,多個領域循環迭代從認識到應用,一年級可以學幾何啊直線,射線怎麼不能講,這和量(計算)有什麼關係。可以談概率啊,摸球模型判斷可能性大小,不需要加減法,只要知道多少就夠了!……數學的邏輯訓練竟然留給了不容易看出邏輯的語文去學習也是讓人難以理解。

小學為什麼不搞計算機編程課程?!目標不是為了編程水平有多高,而是明白做事的流程,是統籌安排,做事認真嚴謹的訓練!都說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計算機編程就能訓練好習慣。

不是我說啊,現在說了算的都是有兒有女有子有孫的你去體會一下孩子成功的過程,能不能把積累過程也加入到教育主體中,能不能真的把素質教育作為主體落到實處,能不能尊重認識規律,能不能正確認識孩子的能力!


DOS4204053888


wo zhi xiang shuo zhe shi ge fei chang sha bi de wen ti.ben lai han zi shi fei chang gao xiao de yi zhong yu yan ,hao hao de ni bu yong ,fei dei gao shen me ping yin hua,ni shuo ni zi ji shi bu shi sha bi?sha bi! sha bi!zhong yao de shi qing yao shuo san bian.

mei ci kan dao wen sha bi wen ti de,wo neng ren de ye dou ren le.dan zhe ci shi zai shi ren bu zhu le.jian zhi shi zhi zhang.

ni ruo shi jue de xue han yu yao xian xue ping yin,bi jiao ma fan,na ni ke yi shen qing qu han guo,qu xue han yu ,ta men jiu shi ping yin wen zi.qu xue ba.han guo huan ying ni.

zui hou ,wo shuo de,qing wen ni kan dong le me?



嚴熙微筆記


那個癟三又閒的蛋疼的,提出這麼腦殘的問題,難道需要我們再次上一次學?一代人一個學法?剛民國結束了,繁體沒了。漢字簡化後。沒多久漢字寫法個別的也改~了,又學。現在再把漢字去了。與其用拼音你怎麼不說在發明一種,要不乾脆用數字代替得了,在不行直接用英語吧,自己國家的國粹和母語不好好發展,整天整沒用的,你死不死呀。磚家,誰能告訴我那個癟三提的,告訴我名字麻煩


中國壞爺爺


記得一位專家級人物說過,歐洲各國儘管沾親帶故,但幾千年都無法融合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其採用的是音標或者表音文字。

原因也簡單,就像中國各地方方言不同,如果都用表音字,或者說字只是用來表音,那麼就會出現,各地作家的書籍都互相看不懂,

比如香港人思路可能就是受到英國統治階級的影響,即使用粵語發文字信息,都能出現各種表音字,各種聲嘆詞填充其中,讓你看得雲裡霧裡。

這樣就阻礙了各地區人民之間文化交流!自然而然就產生民族分裂!語言都溝通不了,國家怎麼統一!

其實原理簡單,不必多說,總之,堅持拼音化的人不是反動分子就是存貨!


達標者之書


漢字有多音字的,也有近音字的,這些字雜亂在一起,是非常難讀懂的,有些人會說朝鮮半島的人民,他們讀書7成可猜,對待近音字,衹能通過上下文的理解來猜測這個字,所以將漢字拼音化,是一種不現實的存在,因為它破壞了漢字的美韻,畢竟中國有一次也想這樣,可是最後不成功

中國的多音字,近音字,你怎麼能夠用漢語拼音來解釋呢?漢語拼音更多的是起到輔助的作用,輔助你的讀,而不能輔助你的理解

現在我來舉例一個:

《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示釋是事。

這些你能用漢語拼音,準確的表述出來嗎?


騰訊新聞官方


題主提這個問題是什麼用意?你要是對語言學一竅不通的話,我建議你上網查查資料再來提問題。漢字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其承載的信息量是遠超其他僅能表音的字母文字的。須知在漢字簡化的過程中,已經有很多字音和字意被消滅了,你還準備鼓動漢字拼音化,開歷史倒車?我可以明白告訴你,漢字拼音化的唯一後果就是割裂中華民族文明傳承,徹底放棄我們的文化基因。這麼幹的人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死敵,是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任何一個當權者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推行漢字拼音化。你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雪滿龍城


漢字是神傳。為什麼?因為只有漢字,才能將高深的道理,佛理說清楚,並傳播下去。預測學裡有一學派,名《梅花易數》。其中有一算法就是讓人寫一個或一組漢字(須繁體),測者依字起卦,以斷未來。也就是從一方面證明,漢字同宇宙是相通的。不瞭解這些,而只將中國文化浮淺地認為,只是普通文字,無非是抺殺了中國人存世的根基。外國的文字如果優秀,那麼是會一直領先中國。可事實卻是,只是近三百年,英法語等才領跑世界。這不是文字的原因,而是外星科技的主導。做為一箇中國人,最悲哀之事,是與神斷了聯繫,因為那是中國人的根。


古往今來之傳統


學語拼音化又是哪個大神提的?真是奇葩

1. 人的智力是社會發展而發展的,小學生的識字量大嗎?由當下小學生的學現表現來觀察,而不應是一般家長的自我感覺來評判。

我有二個孩子現在一上小四,一上小六,學習成績中上,教科書的知識掌握得還不錯,他們自己課外書的閱讀量已超100本,家裡買了2書櫃是孩子專用的,早就放不下了;這些書中竟然有水滸和三國的文字版小說,令我很驚奇。

假期還經常到圖書館借書。

從我家孩子的情況來判斷,孩子成績中上,有能力和時間大量閱讀課外書(還能背上100首古詩,這也是我沒想到的),現在識字量是適合當下學生的,識字量並不大。

2. 從孩子的作業來評斷,可見孩子的智力優於以前的我們。

現在孩子拿的作業題來問我是,我經常是要思考才能解答的,語文和數學都一樣難(本人是2000年前的大學學歷)。這點是可以判斷孩子的學習能力強大於我們的。我們認為難,在孩子來講可是正合適。

3. 從孩子的自學能力來判斷。

一個新手機我們大人要花不少時間來研究各種基本功能,有時要花上幾天時間。一個手機交到小孩手上,他們很快就能基本搞懂,能下載和安裝遊戲,有些還是我都看不懂的英文,雖然他們可能不認識這些英文,但他們卻能知道那是能幹嘛的。可見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多麼強大。

4. 漢字自身的特點,要遠遠優於拼音字母的記憶。

漢字第一特點就是象形:日,旦的篆書寫法是個圓日,和從海平面出來的太陽,很好理解和記憶,只是現在用了簡化字,老師許多不教還是老師本身就不懂?

漢字另一特點是會意:安字,家中有個女人才是家,成家立業的成家就是要結婚,要有女主人。

還有其它的特點都是很方便用來記憶學習漢字的。

5.拼音是由字母組合排列的,字憶起來更難,比學英語還要難的,因為英語的形成也是有當地特點的。

綜上所述,漢語拼音化是不可取的。擔心識字量是多餘的!


滄海雲帆97069626


絕對不可以!首先要弄清楚漢語不是識字難,是理解難!漢字常用的就兩三千字,一般識字方面小學生就能掌握,比英語之類的拼音文字大詞彙量好掌握許多。漢字真正難的是組詞句以後許多無法從字面上理解含義,組詞、聲調語氣變化、成語等等需要長時間甚至一生才能掌握,這也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魅力所在。理解這方面掌握難,就是換成拼音文字也無法解決,反而因為同音字同音詞等增加識別難度。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字,文化才可能傳承,漢語是經過時間磨練不斷改進完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經過幾千年才成了現代漢語,而且還在不斷完善,現代漢語已成為最為成熟,最為完善語言之一,幾乎沒有不能表達的意思。還有漢語的多變化性能從一方面培養造就了我中華民族智慧的頭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