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年,一位厦门人驾机从伦敦飞回厦门 “实亚洲各国之光荣”

今天,从英国伦敦飞至中国厦门只需要10几个小时。1929年,厦门人陈文麟驾驶“厦门号”从伦敦飞到厦门,用了60天的时间,实际飞行28天。也许我们会觉得陈飞麟飞得太慢了,可是如果时间倒流80多年,我们就会知道,陈文麟这次跨洲飞行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正如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在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对人类的重大意义一样,1929年陈文麟驾驶“厦门号”飞越太平洋,飞行3万多里,穿越欧亚十几个国家,对中国也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末,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飞机为何物。宋美龄与陈纳德的“飞虎队”还遥不可及。1929年初,厦门海军航空处筹备员陈 文 麟受命赴英国购买飞机4架,分别命名为“厦门号”“江鹈号”“江鹞号”“江鹕号”。正是此行,圆了他跨洲飞行的宏愿———1929年3月4日,他偕同丹麦籍飞行员约翰逊,驾驶“厦门号”飞机回国。“厦门号”飞机原计划用时3个星期飞抵厦门,不料起飞不久,就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突发机件故障,幸好仅离水面60英尺,立即飞回伦敦修理,到3月13日才修好。第二天重新启程,经德国的汉堡向亚洲飞行,沿途飞越和停留捷克的波希米亚、奥地利的维也纳、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以及阿拉伯国家的一些城市,到过印度的加尔各答、缅甸的仰光、暹罗(今泰国)的曼谷、安南(今越南)的河内,于5月10日进入国境。“厦门号”返国途中曾有两次险情。第一次是飞渡波斯一望无垠的大沙漠,连续飞行15个小时,汽油将耗尽,险些机毁人亡。第二次是在印度境内遇上45分钟之久的狂风暴雨,机件损坏致发动机漏油,幸而懂得修复,未至出险。陈文麟到达缅甸仰光后,又患上疟疾,治疗多日始告痊愈,因而延迟了回厦日期。5月10日上午,当“厦门号”飞机进入国境到达广州湾上空,气候突变,风雨交加,被迫紧急降落于广州湾。12日上午10时,“厦门号”飞机离开广州径返厦门。起飞前,陈文麟在机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他介绍说:“厦门号”飞机是英国爱维罗公司制造的,阿维安式双叶双座位,装有克里鲁斯式马达,马力在85匹至95匹之间。他还告诉记者,从离开伦敦到达广州,已60多天,经过欧亚各国的一些大城市,几乎都有停留休息、游览,实际飞行是28天。途中飞机损坏6次。12日下午2时40分,“厦门号”飞机从东南方向进入鹭岛上空,旋即降落在岛东北部五通乡航空学校机场,“掌声四起,爆竹大作,欢声震地。”各界代表“趋前围机”,“与会者数千人”,其中还有英国驻厦领事及其夫人。厦门警备司令林国赓在致欢迎词时强调:“今日为欢迎自英长途飞行回国之陈文麟先生,其意义与普通应酬不同。因欧亚间数万里长途飞行,在亚洲实为首创,此不仅我厦门光荣,实亚洲各国之光荣。以前各国谓我中国无人才,为不肯牺牲故。陈君飞行数万里,具大无畏精神,不只牺牲财产与精神,其不避艰难危险,尤足钦佩……”

陈文麟驾驶“厦门号”从英国飞回中国,创造了跨洲飞行3万多里(15680公里)的壮举,国际舆论评价他是“成功完成国际飞行的第一个中国人”。

1929 年,一位厦门人驾机从伦敦飞回厦门 “实亚洲各国之光荣”

“厦门号”飞机

1929 年,一位厦门人驾机从伦敦飞回厦门 “实亚洲各国之光荣”

《江声报》1933年10月23日刊登陈陈文麟驾机归来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