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丸雖好,但是這四類人吃了,可能是“自找麻煩”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機是不斷地升降沉浮的,如果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身體則會上熱下寒,百病叢生。那麼,人體氣機運行最容易在哪裡出問題呢?答案是:肝!中醫理論中,肝,不只是一個器官,更是整個系統。其主要功能是藏血,主疏洩——調暢情緒,負責身體內的氣血運行暢通。但是,如果情緒鬱悶,其鬱積的程度已超過了肝的疏洩能力了,就會導致肝系統的運行障礙一肝氣不舒。

逍遙丸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源於醫聖張仲景《傷寒論》,由柴胡、當歸、白芍、炒白朮、茯苓、灸甘草、薄荷、生薑等組成,因其舒肝解鬱效果顯著,用後使人氣血運行流暢,周身舒適,能明顯改善人的精神狀況,使情緒舒暢,心情愉快,故有逍遙之美稱,它為歷代中醫喜用的舒肝解鬱,養血調經的經典方劑,被清代著名醫學家葉天士稱為"女科聖藥"。對於肝氣不舒所致月經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有很好的療效。

逍遙丸雖好,但是這四類人吃了,可能是“自找麻煩”

一起來分析下組方:

君藥

柴胡:疏肝解鬱。

臣藥

白芍: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緩急。

當歸:甘辛溫,養血和血,且氣香行氣。

歸、芍與柴胡相合,養血柔肝調氣。

佐藥

白朮、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使營血生化有源。

薄荷:疏散鬱遏之氣,透達肝經鬱熱。

生薑:溫胃降逆和中,辛散達鬱。

使藥

柴胡:肝經引經藥。(又兼為使藥)

炙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諸藥相合,可使肝鬱得疏,血虛得養,共奏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之功。

因此,簡單來說,逍遙丸主要的作用是疏肝健脾、養血調經,而臨床上該藥也被用於多種病症的治療,如:逍遙散沖劑具有明顯的降低血脂作用;逍遙丸可以調節肝的疏洩功能,對老年斑和黃褐斑有效;適用於慢性肝炎;對痛經、月經不調等亦有效等等。逍遙丸富含益於人體的芍藥苷、柴胡皂苷、阿魏酸、蒼朮醇、甘草酸鹽、薑黃素及薄荷酮等性成分。現代研究表明,逍遙丸有對肝臟損傷有保護作用、對應激性損傷有保護作用、抑制脂蛋白代謝異常、抗腫瘤等等作用。故逍遙丸已不再侷限於作為調經藥和疏肝藥。但是也要注意這些禁忌:

逍遙丸雖好,但是這四類人吃了,可能是“自找麻煩”

1.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月經過少、經期錯後,或陰道不規則出血者應去醫院就診。

2.服藥期間一定要忌生冷,忌菸酒等刺激性食物。這個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明白,不管吃任何的藥品都有這樣的要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會和藥物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使藥物的藥性發生變化,影響身體健康。並且,因為逍遙丸是中成藥,就更要忌生冷了。如果我們攝入食物的熱量過低,就會使人體內沒有足夠的熱量去促進食物以及藥物的消化和吸收。這不僅會影響藥物的藥效,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生冷食物指的是生的食物,未經過烹飪處理的,比較涼的食物都是屬於生冷食物。也包括中醫中所說的寒性食物,這些食物大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

3.感冒、兒童、年老體弱、哺乳期婦女、孕婦、月經過多者、貧血者。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這些人群的體質與常人有異,所以藥物對於他們的藥效也與常人有異,所以這些人群在服用時要經過醫生的診斷後再確定能不能服用,不能私自服用。

4.謹遵醫囑,按要求的量服用。很多人吃藥總是喜歡多服和少服,總之就是不按照醫生說的量來服用。要麼覺得醫生開出來的劑量太少怕不起作用,或者覺得醫生開出來的劑量太大,怕吃壞自己的身體。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要堅定的說不,因為醫生開出來的劑量是根據我們的年齡以及病情為我們量身打造的。如果不按醫生的劑量來,多了少了都會影響藥物對於我們病情的治療。所以,服用的用量一定要按照醫生專業的囑託,不能按自己的想法隨便更改。長期服用,服藥2周症狀無改善應向醫師諮詢。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逍遙丸雖好,但是這四類人吃了,可能是“自找麻煩”

人體無時無刻都處於一個五行相生相剋(五臟)的動態平衡,一髒失衡,則其餘五臟皆失守,身體諸多表症皆發於五臟,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鬱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溼熱鬱結,痰溼不化,肝氣鬱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症 等,調理首要在於五行同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