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創業公司阿里1億美元收購,阿里看上了什麼?

Teambition歸於阿里,價格是1億美元。據天眼查數據顯示,3月28日,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對象為Teambition的母公司上海匯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後阿里佔股100%。

Teambition成立於2011年,由當時還是上海交通大學大三學生的齊俊元創辦。目前旗下產品包括teambition、所思(thoughts)和賓果CRM三款產品。其主打產品Teambition是一款企業團隊協作軟件,功能以任務協作和協同管理為主。

90後創業公司阿里1億美元收購,阿里看上了什麼?

從業務層面來看,收購Teambition是阿里一次極具性價比的生態佈局


在2018年投資者日上,接任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首次對外提出他的商業方法論,阿里巴巴要做“商業操作系統”。在這套理念中,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面向全社會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技術基礎設施”是重中之中。要做好這套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企業服務生態必不可少。而Teambition所在的企業協作領域被業內視作ERP、CRM之外的第三大市場。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初的Teambition用戶量已經達到600萬。而和Teambition同時期同類型的公司現在基本都已經被淘汰了。

這很大程度上或許要歸功於Teambition獨特的產品和市場策略,齊俊元談到產品理念時稱,“我們是在為使用者設計這個產品。我們過去的核心使用者其實是一個團隊裡的成員,這裡面的管理色彩是淡的,這裡面執行色彩、計劃色彩、覆盤的色彩要遠遠濃於管控的色彩。”而市場策略使用的也是先讓員工體驗後付費的C端打法。

外界普遍認為阿里旗下已經有了釘釘,再收購Teambition會形成衝擊,但事實上其實是這一次生態互補,釘釘的用戶和Teambition的用戶重合度並不高,收購反而會形成合力。


從財務層面來看,這更稱得上一次成功的收購

阿里收購Teambition的價格為1億美元。2016年,Teambition最後一輪融資的唯一投資者(戰略投資)騰訊給出的估值就已經有了6000萬美元。

90後創業公司阿里1億美元收購,阿里看上了什麼?

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齊俊元留在Teambition的可能性更大。收購信息顯示,雖然其他創始人被踢出局,但公司法定代表人仍為齊俊元。齊俊元也透露,“我還準備一路搞下去。一年一年地做下來,我自信程度是越來越高了。”

從大三起就開始創業的齊俊元是業界廣受歡迎的90後創業者。一位業內人士此前回應“如何看待Teambition被阿里收購的傳聞”時甚至提到,“只要小齊還出來創業,我們就投。”

90後創業公司阿里1億美元收購,阿里看上了什麼?

90後創業公司阿里1億美元收購,阿里看上了什麼?

對話齊俊元

問:目前Teambition有多少用戶?

齊:TB普通用戶的增長率是很高的,因為TB本身門檻很低,我們的新增環境也很好。

最近TB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調整,我們之前的定價模式是越高的定價模式你享受到的功能越多,但是我們現在的調整是,只要你是10人以下的團隊,任意一個版本你都是免費使用的,哪怕是我們投入了那麼多研發費用的專業版本,也是免費的。

因為我們發現Teambition本身作為一個受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品牌,它會使得很多人嚐鮮,但是嚐鮮的過程中,他通常是自己用,這個時候是沒有發揮TB的核心協作能力的。

我們怎麼能夠讓每個人到TB來的時候感受到協作的魅力,而不是一個個人效率工具的魅力。我們就調了這個商業模式。

問:你在產品上做這樣定位的改變、功能的調整,並不是為了把這個長漏斗稍微變短一點兒,而是把口子變大一點兒?

齊:讓他中間的轉化率更高一點兒,因為他不理解你是什麼,沒有充分認知你這個產品的價值,流失的概率就非常高。所以,我們要提高這個轉化率。

問:我發現過去每次採訪你,都會有人問說你們的產品有什麼特點,你都回答你們是為員工而不是管理者服務。現在你還堅持這個想法嗎?

齊:這句話如果升級一下,應該說我們是在為使用者設計這個產品。我們過去的核心使用者其實是一個團隊裡的成員,這裡面的管理色彩是淡的,這裡面執行色彩、計劃色彩、覆盤的色彩要遠遠濃於管控的色彩。這個在今天也是不會變的,因為這個其實是一個企業的基本結構。

Teambition作為一家SaaS公司來講,從商業表現上來講是優秀的。但是我們更想探討的一個話題,今天中國的SaaS公司和全球的SaaS公司差距為什麼這麼大。

問:我們知道SaaS創業公司,在面對大小企業客戶的時候會遇到一個難題,大公司和小公司對協作的需求、能力是很不相同、很不一致的,你們怎麼去平衡不同的客戶需求?比如做大公司就很容易把自己做成外包公司?

齊:我說我們真實的情況,這個真實的情況肯定聽起來不那麼漂亮,但是我覺得是我們現在找到的最好的解法。TB做得很漂亮的是我們的產品架構在早年的時候還是花了非常大的心思,做成了這麼一個以項目為單元,以應用為裡面載體的做法。

我們覺得這個框架給了Teambition很好的生命力,很少像我們的同行,動不動搞了一個大改版,Teambition的用戶幾乎對Teambition的版本是無認知、無概念的,我們很少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先天的優勢。

問:我們說SaaS創業公司之所以難,還在於做中小企業也不容易。一些行業人士說如果把目標市場放到中小企業,會把公司限制住,因為中小企業的淘汰率特別高,付費意願卻相對較低。而作為服務商,不可能在他們用上產品後不給他們做產品的服務和後續的支持。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齊:中小企業不能碰,這個觀點是錯的。

當你在算數據的時候,其實你是在以企業為單位做計算,難道中小企業的這些人企業發生了變故,行業發生了變故,這群人難道就不工作了嗎?這群人就去下一個公司了。如果你願意在這裡花功夫的時候,這群人其實一直在賴著你的產品走。如果你看到這個級別的復購率,我相信這個數據還是可觀的。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你要願意在你的服務體系裡面做投資,我們一直到今年才提出了服務分層的概念,我們過去都是同樣的客戶經理,即便他可能在大企業花的精力很多,但是都是同一個人在服務大的和小的,也就意味著他的輸出知識、服務的基本理念、內容是一致的。

我覺得這個站在一個SaaS公司的角度來講,肯定是重投入的,因為你一算本,本算不過來。但是你的投入之後,它幫你積累的經驗是,我怎麼更大規模地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規模化當然是關鍵詞,但是規模化來自於你前期的投入和認知。

我覺得中小企業絕對是可做的,而且我覺得中小企業會形成一個SaaS的核心競爭力,因為那裡是基礎。

問:有企業直接放棄了2C用戶,直接用銷售談2B的用戶,發現這樣增長會更快,而且更健康。你覺得這個在長期來看怎麼樣呢?

齊:我覺得這只是一個階段,他會經歷一個階段,當他的銷售增速沒那麼快的時候、商機沒那麼多的時候,他又開始感嘆為什麼商機少了,本質因為原來個人用戶那些更廣泛傳播的基礎被他忽視了。這個是正常的,這個是好的,因為他在進一步認知 SaaS 公司的基本商業模式,這個輪盤是像飛輪一樣,是不斷地這樣轉。

所以,我覺得沒有對和錯,只是你賺到什麼經驗。

問:傳聞你們有一些不好的消息,現在你們要沿著地鐵線去掃辦公樓來找客戶?

齊:這個肯定是黑我們的,不是我們真實的狀況。首先Teambition的總體銷售團隊一共30幾個人,我如果要去掃地鐵站的話,這30幾個人一年掃一個地鐵站差不多,Teambition是不做這個事情的。Teambition永遠的商業模式都是先用我的產品吸引你,我希望你自己先理解產品是怎麼回事,我再做商業轉化。

問:創業七年,你對Teambition這七年來的成績滿意嗎?對你自己的創業狀態感到滿意嗎?最近遇到了什麼困惑?

齊:我對於我的團隊肯定是滿意的,我們這麼一個年輕的團隊,能夠做到今天的水平,我相信他們自己對自己都是有很強的成就感。

從我自己的角度,我很少思考滿意這個話題,因為我還準備一路搞下去。我覺得我一年一年地做下來,我自信程度是越來越高了。

  • 用投資人的眼光做BP
  • 以創業者的思維做融資
  • 別說你懂商業計劃書專注BP定製
  • 可行性研報告,FA服務
  • 我們助力於中小企業
  • 對接資本市場,提供高效的投融資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