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深夜,大批區塊鏈自媒體遭永久封號。
大炮評級、火幣資訊、金色財經、深鏈財經和幣世界等悉數在內,區塊鏈媒體圈瞬時烏雲密佈。騰訊官方回應,這些媒體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
“有公司派人連夜去北京找關係,可事情哪有那麼簡單?”一位“李”姓業內人士向互鏈脈搏表示,“槍打出頭鳥,從大號開始殺,小號往後排。”
封殺只是加快了區塊鏈媒體的衰落速度。事實上,圍剿之前,不少區塊鏈媒體已經自然死亡。
區塊鏈自身發展遇到熊市,倒下的不止媒體,圍繞著區塊鏈的各類服務機構也在洗牌。區塊鏈的“天空”遠遠飄來兩個字——撲街。
區塊鏈媒體的苦日子開始了
阿菊此前供職於國內一家知名科技媒體,後區塊鏈大火過境,其追隨大流轉去了一家區塊鏈自媒體。在接受互鏈脈搏採訪時,其先明快表明, “創始人97年的。”
相較敲代碼和畫原型圖這類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做內容的起始門檻並不高。通俗地說,阿貓阿狗都能寫。傳統媒體人、科技媒體和草根自媒體都看上“區塊鏈”帶來的超級流量,紛紛涉足。
公開資料顯示,僅今年一年就有超1000家區塊鏈媒體成立。奈何等風來,風不起,至今僅剩100多家。
互鏈脈搏觀察發現,今年3月才融資千萬的“虎爾財經”,最後一篇推送停擺在6月15日。此前近一個月已無實質內容,基本由“一週快訊”和“調研問卷”充數。而品途網旗下“瓦斯財經”、“新金融見聞”、“區塊鏈價值觀”、“區塊鏈研究室”等一眾區塊鏈自媒體也先後自5月份後再未見更新。
“最近收到的offer,開的薪資明顯比兩個月前收到的低了一截。今天去一家媒體公司面試,對方一直向我討教熊市怎樣漲粉。” 剛從上家媒體離職、現正在重新求職的阿菊感慨道。
行業在退燒,招聘市場也在發出信號。根據BOSS直聘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發佈相關招聘需求的公司數量同比增長了4.6倍;而從今年二季度開始,相關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已跌出前十位,受關注度顯著下降。
互鏈脈搏打開幾家招聘網站,發現編輯的待遇相較“古典”互聯網已不具多少優勢。以拉勾網為例,在“3點鐘無眠區塊鏈”等社群最熱鬧的春節前後,區塊鏈媒體記者的待遇低則3萬,多至6萬。現今20K就是天花板。
行業媒體的冷卻與一些團隊的“作死”行為不無關係。
門檻低,魚龍混雜,滋生了不少以抄襲、洗稿為生的“野班子”。以互鏈脈搏的自身遭遇為例,一些自媒體毫無媒體人的素養,不僅盜用文章,還直接刪去文中所有“互鏈脈搏”的字樣。短期來看,這種低劣的手法或許能湊出大量內容,在資本方、合作方或讀者眼前營造一種強造血能力的假象,以掠取資本和流量;但從長遠上,它們不具備核心競爭力,拉低了行業水準,錢燒光後,受眾也遲早“棄坑”。
一些媒體還擔任“韭菜收割機”的角色。除了接最基礎的廣告業務,許多媒體還接軟文撰寫、項目專訪、線下沙龍、多機位直播、炸群等活兒。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前有“閱讀量不到200的軟文開價10萬”,後有“視頻專訪1分鐘1000元”),一些媒體對送錢上門的金主來者不拒。
還有一種深諳人性的操作手法:項目方用所發代幣支付服務費、軟文費,將這些媒體的利益與項目方所發token的行情綁定在一起。媒體賣力撰寫推介文章和項目評測,裂變微信社群、建立付費社群(如知識星球),將魔爪伸向自己的粉絲,聯合炒作代幣價格。正是藉助所謂“媒體”的發聲口,各種歸零幣、空氣幣、傳銷幣才變身一臺臺高效收割機,一茬接一茬地收割“買賬”的投資者。
瘋狂過後,監管的虎頭鍘終於落下:此次被封殺的十餘家頭部媒體,恐怕只是“開胃菜”。今時不如往日,倖存的媒體們過得謹小慎微,這個圈子蕭條了許多。
市場下行“錢荒”蔓延創投圈
“隨隨便便就能融資千萬。”阿菊告訴互鏈脈搏,這是她踏足區塊鏈行業時的初體驗。年初資本幾乎盲投,“那時說自己是搞區塊鏈的,VC都願意聽你講幾句;現在不行了,投資方很難請得出來。”
在徐小平“擁抱區塊鏈革命”的宣言和三點鐘百家爭鳴的氛圍烘托下,資本生怕錯過起飛的風口,即在上半年風風火火進場。上文所提的媒體圈,正是這波風投潮最大的受益方之一。如今年2月8日才上線的火星財經,在短短26天時間內即完成A輪融資,估值1.5億元。
另據IT桔子數據,互鏈脈搏梳理了所有獲投的區塊鏈媒體項目(附錄一)。排除今年以前融資的金色財經和鉛筆區塊鏈,今年共34起區塊鏈媒體融資事件。資本熱捧出現在3月,共12起。第一季度的融資事件佔今年以來的一半,第二季度下降至35%,而7月、8月兩月共佔15%;隨著“三點鐘”社群的吸睛度降低,融資動作也在逐步減少。此外,獲投項目大多停留在天使輪(22件,佔61%),目前在融資上跑得最遠的只有一家,達到B輪。
加之國內大環境不樂觀,P2P爆雷、地方債危機、垃圾股爆炒導致新股連續大跌……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情況也受到影響,寒冬凜冽,資本市場變得愈加“理性”。
放眼全球,區塊鏈投融資還有ICO一級市場。ICO即首次代幣發行,企業發行總量固定的代幣,並拿出一定的比例進行“眾籌”,用籌集的資金作為本錢運營項目。
根據ICOdata數據顯示,七月、八月融資額降至全年最低。具體數據為,今年一季度的融資體量均在10億以上:一月最高,達15.2億美元,二月12.7億美元,三月10.5億美元;二季度ICO融資相較第一季度減少61.7%,明顯掉了一個檔,居於5億~10億之間:四月5.6億美元,五月8.8億美元,六月9.1億美元。進入今年下半場,ICO成績愈加難看:七月4.5億美元,截止發稿時間,八月才籌得1.9億美元,而整月下來估計在2億美元上下。
交易所:“凡是小的,它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而作為區塊鏈行業難以忽視的中堅力量——虛擬貨幣交易所,也大受“寒冬”的重創。
行情網站CoinMarketCap顯示,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3547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根據相關人士的說法,20家頭部交易平臺佔據約90%的蛋糕,其餘10%由剩下的上萬家交易所去爭食。贏家通吃的市場規律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眼下的加密貨幣市場僧多粥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曾給過這樣一組數據,“目前中國炒幣人數超過300萬,世界炒幣人數超過1500萬。” 大大小小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不斷冒泡,可炒幣群體只有相對固定的數量。在市場下行的大環境下,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CoinMarketCap平臺數據顯示,目前24小時交易額排名前三的交易所均帶中國基因,分別為幣安、OKEx和火幣網。但為了從這些中國對手手裡搶來一些蛋糕,增加平臺交易量,去中心化交易所Paradex(已由Coinbase收購)甚至幫別人數錢,上線幣安平臺幣BNB以及火幣平臺幣HT等。
對於更多缺乏流量和資本的小型交易所,一整天全部交易量甚至比不了大交易所單個幣一天的交易量。例如,排名第10的加拿大交易平臺BCEX 24小時總交易量約為8.3億元,但對於幣安,單比特幣與USDT的交易對就高達8.4億元,超過前者一天總額。
由於馬太效應,頭部交易所壟斷市場流量,弱小的交易所需要面對這樣一種宿命:要麼跑路,要麼死。
6月20日,國內交易所“86BEX”關閉提幣通道,併發布《後會有期》公告:“投資泡湯的也別太傷心難過,炒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這離86BEX試運行還不足月,整個團隊卻已經卷款跑路。
“交易所有100種死法。經營成本太高而利潤太少,但沒錢繼續燒了;還有遭黑客攻擊後關門大吉的,古有‘門頭溝’Mt.Gox,今有二次元Coineal;隨著‘交易即挖礦’興起,一批傳銷性質的交易所開始打著分紅、返利、貼錢的名義割韭菜,有的割完就跑,有的被查封,有的則是資金盤崩了。” 李解釋道。
此外,中國政府的強監管也給加密貨幣交易市場澆了一盆冰水。根據新京報8月23日報道,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辦公室將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採取必要管控措施;定期摸排和關閉涉境內ICO及加密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同時,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的清理整頓力度等。
以互鏈脈搏自身經歷為例, OKEx “去梯子版”客戶端7月份仍能正常使用,而現在卻已打不開。
跑路割韭菜、監管高壓線……“步步驚心”的300萬炒幣中國人,有些意興闌珊。
度過冷淡期,就待成熟了
從2017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區塊鏈和參與其中的人們就像一對男女,經歷近一年的蜜月期,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春節前後進入熱戀期,如今卻無奈步入冷淡期。
加密貨幣市場最能凸顯這種冷淡與蕭條。且不談那些割韭菜的空氣幣或傳銷幣,相較今年的全盛時期,三大主流加密貨幣——比特幣BTC、以太坊ETH和瑞波幣XRP——跌幅分別為68%、80%和92%,其它幣種的價格也普遍下滑。無可避免,炒幣軍團士氣銳減。
扛過冷淡期的戀人,將進入一種相對穩定且成熟的狀態。區塊鏈何嘗不是。
拋開與發幣、熱錢等元素,從我國的“鏈圈”現狀來看,真正關注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企業正在有條不紊地前進。螞蟻金服上線區塊鏈醫療電子票據服務系統,京東推出區塊鏈服務平臺“智臻鏈”,騰訊與深圳市稅務局合作推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迅雷發佈迅雷鏈文件系統TCFS,百度發佈區塊鏈網絡操作系統“超級鏈”……
互鏈脈搏曾在《半年報o 政策篇》中梳理了國內針對區塊鏈領域的相關政策,發現在2018年上半年,30個省/市頒佈了超過40項措施,數量上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其中,規劃類政策佔比最高。這意味著,區塊鏈行業在不遠的將來會迎來階段性的成果。網心科技CEO陳磊在央視《對話》欄目中的所言或將成真,“2018年、2019年可能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應用落地,技術生根發芽的一個黃金時期。”
“下一份工作,你還想做區塊鏈嗎?”互鏈脈搏問。
“當然。考慮去項目方。他們有坑,但也有錢。” 阿菊答道。
附錄:
閱讀更多 投實問路RC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