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狗十三》體制化的教育問題,引人深思

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這部影片是一部對當今社會教育體制各種弊端的準確詮釋,值得家長深思。

《肖申克的救贖》這句話,對體制的定義做了很好的詮釋

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Enough time passes, 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電影《狗十三》體制化的教育問題,引人深思

舊教育體制的弊端,家庭對孩子教育問題存在的普遍現象,引人深思!

《狗十三》是導演曹保平繼《光榮的憤怒》《李米的猜想》後的另外一部作品。劇本是他的學生焦華靜的畢業作品。《狗十三》裡的李玩是一個女孩,她的成長被現代體制化的家庭所束縛。她有一條小狗的名字叫愛因斯坦,從它進入家庭、再從家庭走失,加上繼母、朋友、親人的種種偽善行為,呈現出中國當下體制化問題的弊端。

電影《狗十三》體制化的教育問題,引人深思

《狗十三》的李玩是當下孫爺關係隔代問題的寫照,同時也是真實的父女成長關係的真實寫照。只有符合與順從老一輩們對你的評價標準才能使你成為你自己,這才是你該有的成長。

李玩慢慢開始痛恨周圍的父輩,慢慢像一具行屍走肉般,無條件地順從這個家所有人的要求,她所能做的除了順從還是順從。小狗愛因斯坦從被愛到被忽略,彷彿是體制化的最終產物。

李玩最終只能順從和依靠這種體制化的家庭而存在。無論是李玩還是父親,繼母,爺爺,奶奶,還是朋友,好像都一直被這種偽善和體制化的枷鎖所束縛,代代影響,日漸月染……

電影《狗十三》體制化的教育問題,引人深思

《狗十三》這部電影的背景音樂處理得非常貼切,和影片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大家可以細細品味。

若有更多影片推薦給我們,評論或私信 @影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