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

师讯


首先要搞清楚阅读的本质是什么。这个不知道,阅读就无从谈起。

阅读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字,在大脑中想象画面。如果想象不出来画面,那就是没读懂。没读懂就甭想做题了。

如果是英语没读懂,可能是语法加词汇都有欠缺,但汉语不懂,可能主要还是词汇的欠缺。那就简单了。

当孩子阅读时,凡是遇到他不理解的词,就让他去查字典。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对初中生来说,有点小了。不要直接给他解释,一是你的解释未必准确。二是让他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主要是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后无论在哪,只要遇到问题,他都知道该怎么解决。

查完字典就问他想象出什么画面,如果和你想象的一样,那就证明他懂了,不过,如果你也想像错了,那你也得补一补语文了。

能把画面想像出来,再问他哪一段都是什么情景,主要描述谁,这一段和上一段或下一段有什么联系。他如果都能表达出来,那就是读懂了,否则就是没懂。这就是锻炼他的分析能力了。

咱们就用李白的诗说明一下吧。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一句,看孩子能不能想象出,阳光明媚的上午。太阳照射在香炉峰的景色。如果不知道香炉的意思,那就看注释或查字典。

第二句,想象在远处看飞瀑流淌的画面。

第三句想象瀑布的高或长,这时就可以讲解夸张的修辞手法。哪有三千尺的瀑布?还不懂,那就让他计算一下,三千尺有多长。让他有个非常具体的概念。

最后一句,也是作者的想象。这么长的瀑布,该不是从银河落下来的吧。孩子总该知道银河是什么吧,不知道也没关系,晚上把他拽出去,看看天上的繁星和银河。

首先训练他看画面的能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多查字典,多看参考书。看清画面了,别的就迎刃而解了。


散木17


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初中语文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基础,二是阅读,三是作文。

我日常经常跟初中的学生打交道,读书做题更是我的必备功课,就我自身来讲,我觉得阅读能力,至少来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阅读积累。

很多语文成绩优异的孩子不见得比别人多努力,但是一定是饱读诗书的孩子,这些孩子在茶余饭后常常能定神读书。长期为之,为其积累了敏锐的语感,语言的感觉是无法通过让别人来教会的。

所以,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散文、小说、诗歌,都建议有计划地来阅读,不要急功近利,经过一个阶段的阅读,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有时会出现在作文之中。

二是阅读训练。

训练我认为是把你的语感找到用武之地,对于不同类型的文体,对于同一文体常见的题型应有答题方向,固定不变的,灵活应变的,都要通过反复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才能从容地应对考试。

语文是一门活的学科,我们人亦是活的,千万不能过分依照套路而缺失自已的思考力,那样的语文将进入死胡同。

特别说明:以上所述是头条号作者海底鱼独家观点,海底鱼专注教育领域,现代文阅读技巧,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专栏《独家推出最实用的现代文阅读技巧》,欢迎留言交流。

<strong>



海底鱼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最基本的是要通过阅读把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联系上下文或整篇文章,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有些可以直接用原文作答、有些需要经过你处理之后用自己的话作答等等,具体要看问题的类型,下面会讲到。

  要做好阅读理解,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整体感知、整理归纳分析等放方面。可以练习掌握一下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题效率;同时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建议去练习一下,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在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帮助较大。

阅读能力是一方面,提高阅读答题正确率,还需要平时多练习,最好能给自己规划一下时间,每天或两天练习一篇语文阅读理解,各种类型的都要有,这样才不会导致眼高手低。

下面具体举例说一下: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具体技巧:

  ①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答:A、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B、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C、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③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④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⑤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部分内容来自: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m.jint.cn)国内最专业的快速阅读记忆训练平台,快速阅读、记忆力、注意力、思维、高效学习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


疯狂小牛哈


初中生还读不懂文章,原因要追溯到小学阶段了。应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语感差,积累少,在语文学习上缺少正确的方法,也没有成功的体验,如考试得高分,作文当范文,竞赛获名次等,对语文学习没兴趣没方法,阅读理解能力就强不了。治病应寻根,基本方法就是多读几遍,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寻找藏在字里行间的答案,抓住关键词,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外多读几本书。唉,家长早该重视,初中有些晚了。


象山易学堂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穆老师回答问题,不来虚的,直接给到大家和学生能用的。穆老师将整理出最全的答案给到大家,希望每位家长和学生都能在阅读理解上有所突破!

根据你的描述,孩子阅读理解能力不好,穆老师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初中阶段,严格意义上来说,阅读理解包括古代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但在老师们和家长眼中,阅读理解被狭义化了,理解为“现代文阅读”,那么穆老师也就针对狭义的阅读理解进行解读。

初中阶段的现代文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那么这三大文体有何考点呢?穆老师为大家罗列如下:



其中最难的便是记叙文,穆老师不厌其烦的就把记叙文所有考点给到大家,掌握技巧,背下来即可,能最快速的帮到大家!

一、标题




二、段落作用





三、线索






四、材料关系






五、记叙顺序






六、记叙人称






七、归纳概括





八、句子赏析







九、人物形象









十、环境描写






亲爱的各位家长,各位同学,由于图片上传有50张限制,只能讲到这,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如果大家觉得不错,麻烦点个赞!😄)


老穆说语文


这是我做的思维导图,一图搞定


urna风之度0


您描述的“连文章都读不懂”,不知道能把文章读懂到什么程度呢?

如何衡量把文章读懂的程度?我一般把“读懂文章”分成了为六个阶段,老规矩,继续上思维导图:

第一阶段是能够读懂遣词造句;第二个阶段是能够读懂文章的表层含义;第三阶段是能够读懂文章的深层含义;第四阶段是能够读懂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五阶段是能够读懂文章的布局谋篇;第六阶段是能够读懂文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说是六阶段,其实也可以说是阅读的六个步骤。

只是不知道您孩子现在的“读不懂文章”是在哪一个阶段。

不过依照个人教学经验,大致可以推断出,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孩子所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大致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对文章的情感把控还不是很到位,暂时也谈不上去理解布局谋篇和社会关系了。

不过也没有关系,多看多练多思考,日积月累一定能够提升的,这种提升不仅会表现在阅读上,以后的作文上也会很好的体现出来。

我常跟学生说,语文就像其他各科的“任督二脉”,只要把它打通了,其他科目就不用发愁了。我们可以看身边那些成绩前茅的同学,语文成绩一定也很不错,这是必然。

因为其他科目在做题时,如果连题目什么意思都不能理解,哪怕记下了公式和方法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阅读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如何提升?

答案是,多读书。

除了把初中阶段课标要求的十部必读书目读完之外,也试着读一些具有情感深度的书,这样会让孩子的写作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这方面可以推荐看看龙应台的书籍,例如《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孩子从中可以体会懂得感恩,会理解父母,也会明白现在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可以再看看刘墉三部曲《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他会更加坚守现在并且期待未来;

之后可以再看看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这类书,他会深刻理解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百态和时代变迁;

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会让他懂得除了父母爱、朋友爱、恋人爱之外,还有一种更伟大的爱存在——那就是大爱,它的博爱精神,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加宽阔的胸怀。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能力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一定需要持之以恒,把读书这件事坚持下去,多读书,读好书,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某种力量,而这种力量终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衷心的希望您孩子能够获得到那样的力量,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8月20日补充------

鉴于部分地方的语文辅导可能没有专项培养方案的情况,各位可以通过后台找我无偿协助制定语文学习方案,单纯想帮到那些不想放弃的孩子,所以方案是无偿提供的,除了语文,其他科目也可以。

方法:回到问答上方,点记我头像,进入个人主页,然后点击私信就可以了。




杨洪禹老师


初中生还读不懂文章,原因要追溯到小学阶段了。应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语感差,积累少,在语文学习上缺少正确的方法,也没有成功的体验,如考试得高分,作文当范文,竞赛获名次等,对语文学习没兴趣没方法,阅读理解能力就强不了。治病应寻根,基本方法就是多读几遍,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寻找藏在字里行间的答案,抓住关键词,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外多读几本书。唉,家长早该重视,初中有些晚了。


芳草2148466609


从描述看,你所说的阅读理解主要指语文卷上的那部分题目。做这类题目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文段答题,主要就是考查平日课堂上的基本功。如根据文段理解词义或填写字词,划分层次或归纳大意等等,这些在讲读课文时属常规训练项目,只要注意听讲就能掌握技巧。当然平常要多做这方面的训练,熟能生巧,培养悟性,操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同时要加强课文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对应试和写作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楷书13


我觉得如果想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绝对不能单独从提高成绩这方面来看,要想真正的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必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爱上读书,爱上阅读,不能把它当做一种负担,慢慢的,孩子阅读的东西越多,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上来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