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你可曾想起儿时的味道。小时候大家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谷雨2456


我的老家位于山东的鲁西南方向,小时候的还不是很富裕,没有像现在孩子一样吃不完的零食,但是还是有一些特别的美食,成为我们童年记忆中的美味,现在再想吃这些美食已经很难了,只能在记忆的深处去寻找。

1.榆钱窝窝

小时候又很多的榆钱树,一到春天,就是吃榆钱的时候了,榆钱的吃法也是很多的,可以生吃,可以凉拌,最喜欢的还是用榆钱来蒸窝窝。

2.槐花饼

每年的春天,一道槐花开的时候,就会看到大人们拿着镰刀来割槐花,然后装到袋子里拿回家,清洗干净就开始做槐花饼了,煎至两面金黄就算是做好了,味道真的太香了。

3.毛迪菇

在我们老家里称之为:毛芽。还记得小时候在放学的路上都会寻找毛芽吃,要说是什么味道,有点淡淡的甜味,相信现在很多的小孩都没有吃过这个。

其实,还有很多小时候的记忆中的美食没有说到,有机会在慢慢地跟大家来好好的说说。


张别急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上的各类植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争先恐后的冒出嫩芽,急不可耐的和春天打招呼。

我的故乡在东北,儿时的春天,在记忆中是大风吹开的。河面是在大风的催促下,一大块一大块的冰飘浮起来,几天时间,河面就从斑驳不动的冰雪变得活泼了。


河岸上的柳条变得像面条一样柔软的时候,树带里开始偶尔看得见几棵绿色的苗苗。那也许就是小根蒜,或者是曲麻菜。不上学的时候,三三俩俩的小伙伴,提着篮子,拿着小铁铲,就开始进军野外了。如果能挖到一个大头的小根蒜,肯定是伴随着一阵呼喊,才跳进篮子里的,那个兴奋劲儿,东北的小伙伴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吧。这些所谓的新鲜菜,回到家里清水泡上,尤其是曲麻菜,一泡都支楞起来,嫩嫩的芽吃着略带一点苦味,沾着大酱生着吃,很是下饭。



东北的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秋天菜窖里储备的新鲜秋菜,在冬天里吃的也差不多了,大白菜淹制的酸菜也见了缸底儿,细心的人家早已把酸菜捞出来,切细,冻成团,放在冰箱冷冻室里留着夏天吃个新鲜。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家人就靠那一缸大酱出菜了。 酱里淹的芥菜、芹菜、萝卜,捞出来切成丝,放上醋、葱花、味精一拌,就着玉米碴子粥真是美味啊。偶尔和姐弟们可以分吃一个流着油的咸鹅蛋,那可是小时候最期盼的事儿。



秋天老妈晒的各种干菜在春天也开始搬上桌来,茄子干,秋天把茄子在闷锅里蒸熟,然后撕成条,晾到晾衣绳上,直到晒成干,收起来,等到第二年春天就是美味的茄子干了。炖茄子干要加上几个土豆切块一起炖才好吃,东北有句俗话叫“土豆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可想这土豆炖茄子有多好吃。



豆角干,同样是秋天大人们晒的春菜。加上咸盐坛子里的腊肉,炖出泡沫附着在豆角干表面,才美呢!萝卜干,秋天时切片,用麻绳串成串,挂在仓房门口自然风干,春天吃的时候用开水渚透,攥出水份,沾大酱,就大葱,再来半块玉米面饼子,想想都流口水了,虽然并不营养,但那小时候的味道永远是人心目中无可比拟的美味。


餐攷消息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可能就是春天的味道了。我小时候在江南水乡的小镇长大,春天可称为舌尖上的季节。

1、马兰头。拿上小剪刀和竹篮子跟着大人去田间挑马兰头。清炒,凉拌都非常美味。清炒加笋丝,凉拌放麻油,香。

2、春笋。小时候竹林子多,嘴馋了就拿个锄头去屋后挖春笋。油焖笋多糖,是非常江南特色的一道小菜。还可以煮面吃,煮到收汁,香,甜,可口。

3、蚕豆。春天离不开蚕豆,开春田边长满了紫色的小花,临近初夏,豆可以吃了。小伙伴们期待立夏这天,可以煮野米饭。野外搭个灶头,家里拿个大锅,米是各家讨的,咸肉是各家给的,春笋和蚕豆是随意去挖的。(这天去挖笋摘豆主人家不会说)。一锅饭煮的很香很好吃再加一个咸鸭蛋真是拍巴掌都不舍的放下碗。

4、黄鳝和泥鳅。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黄鳝和泥鳅也开始活跃起来。种下稻子后,拿个竹笼就可以去田里装黄鳝和泥鳅了。黄鳝可用牙刷柄划成鳝丝加洋葱爆炒撒上胡椒粉,配面或者下酒都是一绝。还可以煮汤,切段放入大蒜头,火腿肉。汤白味美还很营养。泥鳅就比较简单了,红烧。多糖多酱加蒜头,下酒下饭吃到口滑停不下来。

5、田鸡。小时候和老爸去钓鱼,弄到晚上七八点,就去一家小饭店喝个小酒再回家。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雪白毛豆炒田鸡了。雪菜和毛豆完美的衬托出了田鸡的鲜香嫩滑。加上一瓶啤酒,赞。我从小喝酒,两三岁时外婆就拿个筷子蘸黄酒给我吃。七八岁已经能喝两瓶啤酒了。

6、最后就是压轴的咸笃鲜了。养了一年多的猪,前腿加前脚,加入春笋和咸肉煮汤。怎么说呢,只要肚子撑得下我能一直吃下去。

真的很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虽然这些食材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但味道已经不是那个味道了。缺少的不仅仅是食材原有的滋味,还有人情味。









大头讲故事给你听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吃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自产自做,我生长在晋西北的黄土高原,那里土地贫瘠,生产的粮食主要是五谷杂粮。

在童年的记忆里,不管母亲做什么饭,我都吃的狼吞虎咽,那时每天与村里几个小伙伴玩的顾不上回家,可能是运动量大,吃饭倍香。

上初中时,家里给的零花钱只有几块,这几块钱在口袋里能装一两个月,平时根本舍不得买东西,我很少去小卖部。印象最深刻的是买凉碗托吃,小贩在路边摆滩卖,碗托是附近农民纯手工做,天然的香味特别浓,再浇上醋蒜调料,远远的就能闻到老家特有的香味,吃起来更不用说了。长大后,多次再吃外地的碗托,已经吃不出当年的香味。

母亲做的饭直到现在也挺喜欢吃的,只是老人家年纪大了,干活大不如从前,出手速度越来越慢,做一顿饭很费时间。母亲做的莜面栲栳栳,全家人都称赞做的好。自己用开水和面,用手在光滑石板上卷成莜面卷,然后上笼蒸。我们当地蘸的卤,主要是鸡蛋西红柿、肉臊子、酸咸菜这几种,再配几碟小菜,有黄瓜丝、香菜等。说起这些美好的记忆,远在他乡的我都历历在目,仿佛母亲做的饭又端在炕前,全家人美美的吃着。




范工生活杂记


这个时候,最想吃的莫过于榆钱儿馍了。

家里有两棵大榆树,一棵在院子中央,另一棵在院子南边。榆树很高大,搭上梯子仍需要举着绑着镰刀的棍子去够。即使这样,妈妈仍然会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的割下来一枝枝细的榆树枝,我们在下面欢呼着:“哇!这枝儿榆钱多,一嘟噜一嘟噜的像一大串钱!”“你再往上点,那枝儿好,对对对!就是这一枝儿~~”yi摘下来的榆钱儿,要用左手小心的捏着顶端像花托一样、棕色的蒂,右手一揪那簇绿色的榆钱儿,往筐里一扔仿佛真的听到了钱响。大多数时候。我总嫌这样麻烦,大手一捋,一大把榆钱就落到筐里了,不一会儿筐就满满的,好像这样离榆钱儿馍又近了一步。殊不知,这样清洗的时候一遍遍的换水,仍然会漂一层棕色的东西,甚至里面还有藏着的虫子🐛,吃的时候不但垫牙还补充蛋白质😂😂😂

洗好了榆钱儿,一部分继续晾干,拌上面蒸榆钱儿吃。另一部分就撒点盐,放面粉,揉成面团,捏成窝窝状上锅蒸,刚整好的榆钱馍有点黏手,可谁能抵挡住美味的诱惑呢?妈妈一掀开锅盖,就迫不及待的抓起一个馍,馍在手上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即使这样烫还是不舍得放到盘中。好像,这时的妈妈总是笑而不语,继续把蒸好的榆钱馍,慢慢的装到馍筐中,端到院中的石板桌上,把捣好的蒜汁儿,淋上香油,浇上醋一并端上来。

哇哦!现在想想仍然会砸吧下嘴,下意识的想去擦口水。

过几天,妈妈还会把嫩嫩的榆钱儿叶子捋下来,用盐腌上,浇上油,当做青菜煮面条。榆叶嫩绿,吃到嘴里却不像青菜那么爽口,有点黏糊糊的感觉,我们不喜欢吃,妈妈也不常做。现在,面条的配菜种类很多,再也没有吃过榆叶面条,在物质不太丰富的时候,妈妈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的浓浓爱意却一直跟着我。

现在,院中央的榆树已经不在,妈妈也不在了,南边榆树上也再也没人去摘榆钱儿了,但榆钱儿馍的味道已经传到下一代了,我的孩子仍然喜欢那就着蒜汁的榆钱儿的味道~~~


喜潆一米


因地域限制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美食,所以在不同地方生活的朋友在儿时记忆深处的美食也大不相同!另外即便是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因喜好不同喜欢的春季美食也有差异! 接下来说说我们河南信阳的春季美食 1:荠菜,每到开春,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间地头挖荠菜,回去妈妈就给包荠菜水饺吃,薄薄的水饺皮透着荠菜的嫩绿色,一口咬下去香嫩可口,成为永远抹不去的儿时美食记忆! 2:槐花,春天来临之际,村口的老槐树下采槐花的总会人头攒动,年老的用长杆子打落槐花、年轻的多数是爬上枝头采摘、孩童绕树嬉闹着,一幅田园美景!我们这边槐花多数是拌上盐和面粉上锅蒸! 3:香椿芽,只有短暂的芽期,适时采摘,香椿芽要用开水烫一遍去掉对人体有害成分,然后挤去多余水分,切碎拌上盐和两三个笨鸡蛋炒熟后真的是满屋飘香,满满的全是春天的味道哦! 而今生活在城市,这些春季的美食只能说是美美的回忆啦!有同感麽?嘿嘿😁






一粟V生活


同是南方人的也不一样,跟每个区县有关,比如广西的粉文化,从北到南分别是桂林米粉、螺蛳粉、牛巴粉、牛腩粉、冷粉,还有大南宁的老友粉,各地区的儿时味道都不同……


南宁市陆川美食


因为我是南方农村人,春天让我回忆起各种各样的野果野菜,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山上摘野果,好多年都没有吃过这些了,现在都回忆不起这些野果野菜的名字了


俺爱斗地主


刺刺牙!吃的流鼻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