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立太子的王朝只有清朝吗?

军统60


对的,只有清朝开始推行这个秘密立储制度,秘密立储说起来高大上其实没多大用,就是一个幌子。

雍正帝通过九龙夺嫡取得皇位后,认为几千年来明立太子的做法容易引起骨肉相残,造成皇室内斗,独创性的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其方法就是不再公开立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等到皇帝驾崩后再公布谁是皇位继承人。


下面细节君来分析一下这种制度,这种制度宣传的好处就是避免皇室内斗,但忽略了一个问题,太子是未来的储君,是要经过培养的,不然历朝历代特意设置太子东宫,设置微型朝廷有什么意义。不确立太子,谁知道以后继承之人的品行,能力如何。

秘密立储意思是皇子们不知道谁能当皇帝,谁都有机会继承皇位,那么为了获得这个机会,内斗依旧存在。

发展到后期秘密立储制度已经没有多大作用,皇帝重用看好哪个太子,碍于制度虽然不说,大臣们通过察言观色也能看出来,本质上与明立太子没有多大区别。比如道光帝幼年获得乾隆帝喜爱,嘉庆帝后来又称赞他为忠孝兼备,还特别重用他,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下任继承者。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秘密立太子,确实是只有清朝才有,而且是从雍正时期才正式确定下来的。


01 清朝以前

在封建王朝中,由于皇权的至高无上,立储一事显得尤为重要,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在清代以前,除了元朝这样的游牧民族政权外,大多数王朝都遵循着“立嫡立长”的原则,也就是说,太子只能从皇后所生的儿子中选择,而且要按照年龄的长幼次序来选择。

但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最后选择的接班人,不一定是皇子之中最优秀的那个,有可能会引发皇储之争。但是,这样做却是最合理的,为什么呢?

第一,这是封建宗法制的规定。在封建王朝,虽然皇帝的女人非常之多,但只有一个女人才是他正儿八经的妻子,也就是皇后,其他女人无论都么受宠,都是妾,在地位上都无法跟皇后相提并论。

因此,也只有皇后所生的儿子是正统的。这就是所谓的“宗法制”,从西周时代开始,甚至延续到今天。只有每个人都按照这个规矩办事,国家才能安定。而敢于挑战规则的人,自古以来必定都还是少数。这样做,虽然不一定选择一个最优秀的出来,但却是最保险、最稳定的。

因为,优秀不优秀,谁都说了不算?如果每一个王子都认为自己很优秀,那么就都有资格去争夺王权,那么,肯定会使得天下大乱。


第二,有句话叫“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时至今日,许多国家对国家首脑的年龄,也是有一些限制的,即不能低于多少岁。为得就是选出一个阅历丰富的人来当国家的首脑,相比于年轻点的,他们经验更丰富,犯错误的几率也更小,这对国家也是有好处的。所以,选择太子,也要按照年龄长幼的次序挑选,只有年长的皇子死亡,或者犯了什么大错误,才在年幼的皇子中依次选择


02 清朝的秘密立储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秘密立太子的皇帝。这是因为,康熙皇帝一生儿子不少,而且大多数都非常优秀,尽管他两次立过太子,但因为太子自身的原因,也因为兄弟之间的内斗,太子都被废黜了。而兄弟手足相残,也让康熙痛心疾首,于是他晚年决定不再公开立太子,而是秘密让老四,也就是雍正帝接班。

但是,因为康熙时第一个这样做的皇帝,这也给雍正带来了“得位不正”的无穷烦恼。因此,在雍正时期,干脆就把这种制度正式确定下来。雍正用一个密匣,将继承人的名字写进诏书之内,同时还拷贝一份,放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这样,等待皇帝一死,拿出这两份密旨一对照,就可以知道皇位继承人是谁了。

这样,既避免了皇子们争夺皇位造成的无谓内耗,也让篡位者无机可乘。


团团文史


确实是的,清朝之前都是会宣布立储的。

1、历代皇帝大多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时候就着手选立太子。为了保证选立过程中不产生争端,一般是立嫡长制为原则,首先以皇后所生的长子为挑选对象。皇后无子再考虑其他妃嫔所生的儿子。

2、立了太子后,太子即是未来的皇帝。但是垂涎这一位置的必然大有人在,被立的太子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储位之争比较激烈!所以

清朝开始秘密立太子。


兵夏333


只有满清皇帝才这样故弄玄虚,从康师傅开始秘立储君也!


沧海一声笑970918CID


立太子还需要秘密么?

只要是他们皇族集团基因传承、本来就明火执仗的,这是他们家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