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會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

昌cs


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說“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時”,那麼這個水鏡先生又是誰?他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評價?三國裡面,水鏡先生是看的最透徹的,儼然就是天龍八部裡掃地僧般的存在,他認為亂世之中名利皆為虛妄,夢一場空一場,拿得起放得下。

相傳水鏡先生和諸葛亮是師徒關係,水鏡先生名為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為人清高拔俗,尤其是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才能,受到龐統、諸葛亮、徐庶等人的敬重。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這個人物其實類似看透一切,甚至是能預知書中結局的人物,在我看來有點像作者自身其中一樣,他之所以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也得分兩各方面來看。

雖得其主——得劉備

諸葛亮自比管仲,抱負遠大,希望能擁有一個可以展現自己的舞臺,施展才華,力挽狂瀾,但是卻一直在山野間做個村夫,後來劉備在和水鏡先生交談的過程中,想要邀請他輔佐自己,奈何水鏡先生說自己乃是個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

之後並推薦諸葛亮,說他的本領超過管仲、樂毅、有姜子牙和張子房的本事,這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最終打動了諸葛亮,此後一直追隨劉備,為他出謀劃策。確實,劉備對諸葛亮非常信任,很多事都是由諸葛亮決定的,他幫助劉備從一個小勢力逐漸發展到三足鼎立,為劉備建立蜀漢基業立下汗馬功勞。同時諸葛亮治國的才能也得到發揮,治理蜀地、平定南蠻,凡是親力親為,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直到劉備去世,白帝城託孤,甚至說出了讓諸葛亮取而代之的想法,不論真假,但這也算是對諸葛亮的信任,因此在選擇主公,諸葛亮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不得其時——不得時勢

水鏡先生對諸葛亮的這句點評非常精準,可謂是開局就預言,給出了答案,水鏡先生說的這個“時”自然是天下時勢,此時的曹操已經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而且還是佔據最有優勢的地區,可以說無論哪個方面都強於劉備,面對這樣的形勢,早已看透一切的水鏡先生自然是能大致猜到諸葛亮的結局。

正是這句話,彷彿給諸葛亮定格,儘管諸葛亮神機妙算、腹有謀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終還是沒有實現劉備復興漢室的願望,果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水鏡先生在推薦諸葛亮給劉備之後,還感嘆了一句“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

意思是徐庶你去就去了,幹嘛還要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縱使諸葛亮有萬般本事,面對這樣的天下形勢,時機已過,恐怕也無力扭轉局面,其實諸葛亮對天下形勢也看的很清楚,只是和水鏡先生不同,水鏡先生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諸葛亮則是放不下,演義中縱觀諸葛亮所作所為,似乎都是逆天而為,只有在火上上方谷和七星續命時感嘆天意難違,聽天由命。

不過諸葛亮能在“不得其時”的形勢下,走出一片天地,能讓劉備成為三足鼎立之一也是非常不錯,倘若能在北方戰局混亂時,也就是陶潛讓徐州給劉備時出山,那時候的形勢完全是不一樣的,此時獲得的利益應該才是最大化。


羽評郡主


發表一下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分兩部分。一個是得其主,一個是不得其時。然而,水鏡先生未料到,自己卻是靠諸葛亮為天下人所知,而諸葛亮並不受時代的限制,不受實取功業的侷限,成為一個精神象徵。

孔明得其主

劉玄德其人禮賢下士,胸懷大志,素有人望。起於微末,能得人以死相從,關、張、趙、麋竺、孫乾、簡雍等人榮辱與共,這種得人心的能力是雄主必備的,也是最要緊的能力,劉備顯然具備其能其德。

討黃金初露鋒芒,辭官掛印露其心志不小,救孔融、讓徐州名滿天下。得到社會名流的讚譽。此時,一個社會名流對人的評價會直接抬高一個人的檔次,而劉備得到這麼多名人的追捧,依然具有不容忽視的政治潛力。所以,曹操有英雄之論,因為當時孫權尚未接班,曹操認為天下英雄唯自己與劉備。

可以說是自身的軟硬實力都具備,然而身邊缺了一個謀定天下的謀主,讓其政治理想落到堅實的地盤之上。

孔明之才,恰恰就是劉備所缺少的那片拼圖,孔明之德也是與劉備有相通之處的,不完全是利害,尚有仁義。所以孔明可以說得其主。

從形勢發展看孔明不得其時

從黃金起天下紛亂,平定黃金天下稍安,又討伐董卓,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此時為有為之最佳時機,而後,形勢又趨向於聚攏兼併,二袁、呂布、張繡相繼被滅。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劉表、江東孫家、劉璋僅僅數家遺留。然而,劉表勢力錯綜複雜,妻族勢力龐大且非有為之士,必定不能與劉備共存。江東孫家,文武之才濟濟,日漸穩定,不是能圖謀的對象。即使能夠憑藉戰亂取劉表、劉璋之地,形成三足鼎力的局勢,孫、曹可謂強敵。三方博弈,劉備難以佔到便宜。

從人心向背看不得其時

先從最底層的老百姓看,大家經過戰爭的疾苦,都有厭戰的情緒。各地統治者已經部分吸取黃巾起義的教訓,注意蓄養民力,民眾略略安定。所以說,只能藉助自己地盤的生產力,不能借助其他地盤上民眾起義的破壞力,從民力上看,其對劉備的幫助已經很有限了。

當時士族已經形成自己核心利益,並與曹、孫達成共利互生的生態關係,對漢的感情已經很淡薄了。漢室宗親之後的分量在已經減輕,與王莽時期不能相比。

底層百姓,那就跟不用說了,黃巾起義就是民眾的態度,那麼起於平民的那些力量洽洽早早的就跑到曹、孫陣營謀求功名了。想讓他們捨棄既得利益去響應劉備,是很有難度的。

再一個,曹操霸佔了‘朝廷’,讓劉備的旗號影響力下降,比如荀彧雖然與曹操不完全同心,但是依然給了曹操極大的幫助。

我們都知道,曹操、孫家都不是泛泛之輩,雖然各有優缺點,但是已經形成了對人才的吸引力,天下人才,大半都被兩家吸引過去了。樂立其功的謀臣,愛逞其志的武將留給劉備的已經不多了,劉備雖然有關、張、趙這種頂級的武將,但是龐大的中層乾死之士算是斷檔的。將軍難免陣前亡,一旦有意外,很難找到補位人才。

彰顯忠義,正得其時

所以,劉備與其他勢力的鬥爭,完全陷入以智以力決勝負的狀態,而劉備即使能取巧得到鼎足三分的一分,也難以向其祖先那麼定鼎天下了。

然而,估計水鏡先生沒有料到的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竟然能取得如此深遠的影響,行為過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取得成果的實際利益。諸葛亮的精神,也被三國演義提高,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

勁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與亂世功利之時,彰顯忠義敢為之勇氣,恰恰正得其時。

所以說,諸葛亮雖未得建功立業之時,然而他並不為時局所限,不甘接受命運的安排,窮心盡力,死而後已,卻成就不朽的英明。雖然很多人不知道張良、蕭何,卻很少有人不知道諸葛亮,這就是諸葛亮為了理想與命運鬥爭不妥協的結果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從情理上,更能與諸葛亮產生共鳴。明知難免一死,我們每一天都努力去活的更好,這不就是芸芸眾生的真是寫照嗎。我們內心,都駐紮著一個諸葛亮,只是,別讓汙垢把他給掩蓋。


夜航船水手


這句話《三國演義》中應該也是沒有的,央視版的《三國演義》中我不知有沒有這麼一句話,但是《新三國》中是有這麼一句話,應該說是現在的電視編劇或導演加上去的話。

公元208年,劉備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在諸葛亮和劉備一起出隆中時,水鏡先生說出了那句“孔明雖的其主,不得其時”。其實,這也是為了突出水鏡先生比較厲害,水鏡先生在演義中可以說是真個三國裡面最透徹的人,他可以看出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事。而且,說句話的原因有二:

一:為了突出劉備的與眾不同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天底下沒有幾個人可以在諸葛亮的眼裡。徐庶也曾經說“此人不能讓他前來,只能去請。”諸葛亮自己也說“與其尋找主公,不如為自己創造個主公。”此話說的心比天高,氣比地傲。但是,就是劉備,偏偏請出了諸葛亮。所以,我認為說這句話有突出劉備的與眾不同之意;

二:為了和突出諸葛亮的厲害,和二十六年後的一件事埋下伏筆,證明北伐不成功不是諸葛亮不行,而是天時不許。

公元234年,蜀國丞相諸葛亮已經第五次北伐。此次,諸葛亮用盡全身的智慧,終於引誘司馬懿主動出來對決,然後司馬懿就進入到諸葛亮的包圍圈。司馬懿父子全部被引進了尚方谷,尚方谷地勢如葫蘆,火攻的最佳地點。諸葛亮命事先埋伏好的燃料全面點燃,眼看司馬懿父子已經無法突出重圍,司馬懿正要自殺之際,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望著瓢潑大雨,諸葛亮淚流滿面,仰天大哭道“蒼天助曹不助漢啊,當年水鏡先生說我不得其時,不得其時啊”。

之後,諸葛亮便病逝五丈原,帶著他北伐的遺憾永遠的離去了。所以,這裡還是突出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如果沒有這場大雨(並且諸葛亮會看天時的,當時用火,諸葛亮肯定算定沒有雨)司馬懿父子並喪身火海,北伐大業必成。所以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所以,我認為水鏡先生說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突出劉備的與眾不同;二是突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他沒有完成北伐大業,只是時機不對,與本人無關。


風雨奕生局


諸葛亮和劉備這對君臣可以說是古代君臣的典範!

諸葛亮在隆中地區時經常往來的有好友數人,其中就有龐統、徐庶和司馬徽。另外還有龐統的長輩龐德公,龐德公其實年長於諸葛亮和龐統等人。而且對於諸葛亮、龐統、司馬徽等人讚賞有加,我們知道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為鳳雛,而司馬徽便是水鏡先生。

從每個人的稱號上便可以看得出。諸葛亮龐統必然會出山入世。一展才能,輔助君主實現一番偉業。而司馬徽則如水中明鏡。超然物外之意躍然紙上。因此司馬徽也確實一直過著歸隱的生活。更是對於社會未來時局有著洞察一切的能力和預測。


諸葛孔明得遇明主劉備!

後來劉備三顧茅廬,可見劉備是真心真意請求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成就一番偉業。其實劉備此時對於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我們知道劉備從起兵以來,一直處於邊走邊戰、邊戰邊敗、邊敗邊退的尷尬境遇。失敗和挫折一直困擾著皇叔劉備。輾轉數地依靠數人但都不得其賞識和重用。更沒有能力在當地站穩腳跟,建立屬於自己的地盤,進而謀圖大業。年過半百的劉備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和看不清全國的割據勢力形勢。


因此劉備的誠懇以及劉備對於人才的需求,使得諸葛亮出山之後馬上受到了劉備的重用。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和謀略也征服了劉備和劉備手下的將領們。因此水鏡先生在諸葛亮出山時便預測到了這一切。因此水鏡先生相信諸葛亮此次選擇輔佐的人確實是一位明主。諸葛亮必然會受到劉備的重用和信任。實現自己的才華抱負,成就一番偉業。

諸葛孔明不遇其時!

三分天下易,一統江山難。當時的劉備走投無路,寄人籬下。在隆中的諸葛草廬中,憂心重重、無處安身立命的劉備,請求諸葛亮給自己指一條明路。諸葛亮不出草廬便三分天下。給劉備規劃了一條如何佔據蜀中地區,然後出關中入漢中,窺視天下逐鹿中原,實現霸業,匡扶漢室的戰略規劃。這樣的話打動了心懷壯志的劉備。同樣諸葛亮也堅信事情會按照自己的規劃發展。但是水鏡先生則看得更長遠一些,更深一些。



我們不知道諸葛亮是否想要讓劉備做劉邦第二。這樣的軍事戰略規劃,彷彿完全按照曾經劉邦爭奪天下楚漢相爭的線路來實現。但是時代、對手以及天下的形勢和百姓的人心均發生了變化。蜀漢終其一生都沒有實現後半程的任務。可見蜀漢既沒有劉邦的實力。曹魏也不是西楚霸王項羽。而此時的天下百姓飽受東漢末年國家積弱積貧之苦,早已經喪失了對於漢朝的信心。天下必然要先陷入一段動亂時期,才能夠使天下百姓久亂思定,再次迎來統一的王朝。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非一人一己之力可以改變。



正是由於水鏡先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才在得知諸葛亮答應輔佐劉備出山之時,說出了那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也成為了諸葛亮後半生的真實寫照。

得遇明主,權力在握,開闢蜀漢;不得其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珞珈山的貓


在三國裡面,這個水鏡先生其實是個神秘人物,他就是司馬徽,是一個洞察時勢,甄別人才,隱居山林超脫世俗的高人。劉備在逃脫劉表部將蔡瑁的追殺後,無意間來到水鏡先生茅舍,與水鏡先生深談之後,也曾想請水鏡先生出山相助,無奈老頭說自己是鄉野之人,早已經沒有名利之心,並推薦了諸葛亮。

於是乎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下山,水鏡先生一是為其高興,孔明終於尋得明主,出山施展才華,大展宏圖。又為其感到惋惜,所以發出了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實的感嘆。我覺得有兩層原因:



其一是,但凡亂世,要想成大業者,勢必先壯大自己,在有針對性的對其他諸侯一一擊破,為自己的功名霸業奠定基礎,諸葛亮出山之時,曹操已經蕩平北方,大半天下盡收囊中,此時的劉備呢,兵微將寡,最重要的是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孔明已經不具備這樣的優勢,時機已失。


其二就是孔明出山之時,劉備已經接近老年了,與諸葛亮共謀大業的年頭已經屈指可數,誰也無法預料。其次,劉備的子嗣資質平庸,若是能像劉備一樣,那麼即使劉備撒手人寰,先走了,諸葛亮輔佐新主也不會心力交瘁了,這也正是水鏡先生說的不得其實的原因。

(全文完)


董慶江645


作者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設水鏡是為武侯的運命作鋪墊襯托“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叮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


“時”不是諸葛亮投奔劉備的時機,而是“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

“臥龍雖得其主”是說諸葛亮投奔劉備是找對人,但“未得其時”,意思說,諸葛亮不得“天時”,所以六出祁山不勝,最後秋風五丈原落得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



原文如下:
徽(司馬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潁川之多賢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群星聚於潁分,其地必多賢士.”時雲長在側曰:“某聞管仲、樂毅乃春秋、戰國名人,功蓋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過?”徽笑曰:“以吾觀之,不當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雲長問:“那二人?”徽曰:“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眾皆愕然.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玄德嘆曰:“真隱居賢士也!”

當時,中原地區已成為曹操的地盤,縱觀曹操的賬內人才濟濟,要錢有錢,而且漢時,中原地區的經濟水平比長江地區發達很多。所以,因為曹操佔大優勢,劉備和孫權才結盟對抗曹操。劉備以漢室正統自居,但是漢室運數已盡,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


劉備當時沒什麼優勢,遇到諸葛亮之前,日子過得並不穩定,顛沛流離,沒有自己的地盤,也沒有什麼錢。除了桃園結義後,跟劉備混在一起的關羽、張飛有武才,劉備身邊沒有謀士為其出謀劃策。論搶地盤,劉備不懂戰略,非常平庸的劉備只能打著漢室貴族的名號忽悠一些人。


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對諸葛亮來說是一件得其時的事,可以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負,平治天下就要有一個大平臺讓自己大顯身手,當諸葛亮幾次出謀劃策後,劉備欣喜之餘,將戰略全部放權給諸葛亮操作,給諸葛亮這麼大的權利,無非是他自己無能,無人可用。

而曹操手下人才眾多,司馬懿、荀彧、郭嘉、賈詡,曹操把郭嘉比做“吾之子房也“。諸葛亮的風雅異於常人,如果到了曹操帳下,並不能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再看孫權,居江東以立三世,手下人才,如張昭、周瑜,很多昔日輔佐孫策舊將,權利鞏固,如果諸葛亮去了也只能當個三把手,其實諸葛亮的性情孤高,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但諸葛亮出山時,年僅27歲,很容易讓他人研究。司馬懿比諸葛亮出山晚,對諸葛亮的研究很透徹。


莫小邪


《三國演義》裡出現的這句話,不管是否在正史上出現過,都很好地總結了劉備諸葛亮這一對完美君臣,更點明瞭諸葛亮的命運。

首先,我們看看諸葛亮想要什麼樣的“主”?諸葛亮隆中讀書時,自視甚高,自比管仲樂毅。這是非常猖狂的!要知道,齊國能成為春秋霸主,管仲功勞最大;樂毅幫助燕國下齊七十餘城。兩人一文一武,諸葛亮也暗示自己能文能武,文能定國,武能安邦。諸葛亮想要什麼樣的主公,其實他自己在作品裡寫了:“太公九十而非不遇,蓋審其主也!”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像姜太公遇周武王那樣,寧願終生不仕!管仲、樂毅得到齊桓公、燕昭王的充分授權,君臣相和,這就是諸葛亮期望的君臣關係。

劉備就是諸葛亮期望的主公!劉備一直對諸葛亮是信任的,而且諸葛亮小劉備20歲,正好是託孤之選。很多人以為劉備入川后,給法正、李嚴的官比諸葛亮大,以此認為劉備疏遠諸葛亮。豈不知,那是籠絡蜀中人心的需要!劉備死後,劉禪稱諸葛亮相父,對其言聽計從;諸葛亮的丞相府大權獨攬。為避免尷尬,諸葛亮一大半時間駐漢中,為自己和劉禪都留足了空間,蜀漢政權超級穩定!

為什麼“不得其時”呢?因為兩人相遇太晚了! 當時,曹操已經得到天下的一大半,而且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曹操兵鋒未達荊州,荊州文武都做好了投降準備,這就是當時的現實。當時的江東,如果不是魯肅、周瑜堅持,也是主張投降的;後來的漢中張魯,也是不打算抵抗就投降。劉備在劉表手下“寄寓”,兵少,沒有地盤,想要對抗曹操而三分天下,已經很難很難。


九州歷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英雄逐鹿中原,使得中原成為戰火頻發之地,而位於中國南部的荊州則成了濁海中的一股清流,亂世之中的一方淨土,如此世外桃源的存在,使得天下隱士皆往荊州避難,使荊州一度成為了天下才俊的隱居之地。

當時荊州有龐德公、司馬德操、諸葛亮、龐統等大才之人,龐德公有識人之才,評價此三人,稱司馬德操為水鏡、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故臥龍鳳雛之名號得以傳頌。

司馬德操如水中明鏡,能看穿一切,諸葛亮胸懷大志,一旦得勢,便猶如龍入大海,龐統則如雛鳳一般,待羽翼豐滿,便可鳳舞九天。

劉備在窮途末路之時,得徐庶推薦,三顧茅廬 ,在隆中與諸葛亮相見,兩人相見恨晚,互為知音,諸葛知劉備素有鯤鵬之志,施仁義於四海,深受民眾愛戴,又為漢室宗親,追隨之,必使自己管樂之才得施,鴻鵠之志得展。可以做一番驚天偉地之大事。

當諸葛亮認為自己得到明主而欣喜時,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則感嘆曰:“孔明雖得其主,但不得其時也,可惜!可惜”。以水鏡之才,說此話必有深意,仔細揣摩,果然不一般,把當時之天下局勢看的相當透徹,果不愧為水中明鏡。

諸葛亮出山時為公元207年,當時天下格局為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手下文臣武將眾多,兵強馬壯,已非人力可圖也,而孫權則繼父兄之基業,佔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以長江為天塹,加之有託孤之臣周瑜張召輔佐,難以攻克。

所以當時留給諸葛亮施展才華的地方已經很少了,只有荊州和益州,而荊州之地,為東吳長江之上游,對孫權威脅太大,必會有一番爭奪,只有益州之地尚可,而益州雖為天府之國,但卻是死地,北有曹操,東有孫權,皆虎狠之輩,必把劉備封死於大山之間。

諸葛亮縱有管樂之才,處於蜀地也難以施展,國力弱小,人才缺乏,又加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幾乎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諸葛亮龍困淺灘,虎落平川,明知北伐無望,卻也只能如此,否則正義難存,蜀之亡矣!可嘆諸葛曠世之才,面對蜀之一隅寸地,只能無奈的閉上了雙眼。

諸葛亮如早出山二十年,必可以一展所學,掃平亂世,蕩清乾坤,又何至於蝸居於蜀地,累死於五丈原。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為什麼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惋惜的說:“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因為

一,三國時代,英雄倍出。

魏的曹操,吳的孫權,蜀的劉備都是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他們手下的荀攸,荀彧,郭嘉,程昱,張昭,魯肅,周瑜,陸遜都是一時之豪傑,蓋世之英雄。都用盡心機心智為自己的集團謀劃最大的利益。在這英雄輩出的時代,諸葛亮只是蜀國的一個傑出人物,其他兩個集團都有與他勢均力敵的優秀人才。

二,益州疲弊,國小民弱。

當時天下三分,魏國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八州,人口越四百多萬。吳國佔據四州,人口約二百多萬。只有蜀國最小,僅佔據一州之地,人口也少的可憐,區區九十八萬。以積弱積貧之地與其他兩國爭雄,難怪聰明天縱如諸葛亮也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三,棄長取短,勉力強撐。

軍事並非諸葛亮所長,其實孔明先生所長者是治國。但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為了擴展蜀漢集團的生存空間,也為了蜀漢不被別人吞掉,諸葛亮只能逆天改命,勉力以弱罰強。結果耗盡心血落得個“殞命五丈原”。

所以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煙雨江南1573


水鏡先生即漢未名士司馬徽。

司馬徽博學多識,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是三國的"世外高人"。他的弟子很多,據說諸葛亮和龐統都拜他為師。而司馬徽對兩人的才華也很欣賞,並不遺餘力去推薦二人,甚至打出了名譽天下的廣告語:伏龍、鳳雛得一,能安天下。



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時,司馬徽感嘆地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瞭。一方面是說劉備是個雄才大略的名主,跟著他乾沒有錯,有前途。另一方面是諸葛亮一直隱居南陽,"樂耕"的時間太長了點,錯過了絕佳的下山時間。


要知道諸葛亮隨劉備下山時,天下形式大致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戰勝袁紹,雄霸中原,已是一家獨大的梟雄。唯一能跟曹操抗衡的孫權偏處江南東吳一隅,只能消極防守而無多大反擊能力,其它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無能之輩,做不出什麼大事來。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跟隨居無定所的劉備下山,可謂白手起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時,要面臨曹操等人的圍剿,於夾縫中生存,箇中艱辛可想而知。



而如果諸葛亮能在官渡之戰前出山,如此,曹操和袁紹兩虎相爭,劉備正好可以藉機發展壯大勢力,甚至可以先奪取荊州為根據地,形勢和發展機遇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