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晚清著名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对两位官员大加鞭挞,言及:“清官若自以为是、危害比贪污严重”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毓贤像

其中一人,便是山西巡抚毓贤。

毓贤是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光绪五年,靠花钱买官进入仕途,这在当时并不罕见,还有个好听的名称叫做“捐纳”,是清廷主要财政来源之一。

光绪十五年,毓贤出任山东曹州知府。

清末的曹州地域广大,今日的菏泽全部、聊城南部,河南省濮阳市的范县都属于曹州府管辖。作为中国武术之乡,曹州自古民风彪悍,孙膑、彭越、徐世绩、单雄信、黄巢、宋江皆出于此,素有“雄峙烈郡”的美誉。

其时山东吏治腐败,民生荒芜,加之洋人入侵,可谓水深火热,曹州原本是各色会道门的聚集地,此时更是顺势而起,一时各种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毓贤发明的刑罚:站木笼

但毓贤却是个心狠手辣的主,满人出身的他对各种汉人组织天然有戒备之心,加之天平天国平定不久,民间蠢蠢欲动者不在少数,为了安定民心,驯服百姓,毓贤在山东大肆杀戮,创造了一个月杀500人的记录,杀的曹州风声鹤唳,听见毓贤之名,如同鬼魅临门,连大气都不敢出。轰动一时的曹州教案,上峰的旨意还未下来,毓贤就把案子破了,人也杀光了。

因为杀敌有功,光绪二十四年,毓贤升任山东布政使,次年二月转授山东巡抚,大权在握的毓贤,更是杀伐气盛,据史书统计,毓贤在山东任上,共计处死五千余人,可谓双手沾满山东人的血。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毓贤全家福

毓贤虽然杀气腾腾,但却不是个糊涂的主,其时山东是德国人的地盘,近年义和团饱受诟病,成为许多人谩骂指责的对象,殊不知当时的山东百姓,饱受德国人的欺凌,就以曹州为例,鸦片战争后,按照大清国与英国签订的条例,洋人在华享受特殊地位,洋人主教官同一品,与总督巡抚平级,副主教与司、道台平级,神父牧师与知府知县平级,普通人见了洋主教要屈身下跪,以至于许多传教士回到祖国,无法享受荣宠,反倒不适应了。

曹州教案发生后,德国舰队远征中国,德皇在送行的训词中公然宣称: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特殊的地位让部分洋人在华无法无天,不仅藐视法纪,还对中国传统文化风俗嗤之以鼻,长此以往,部分教民也在洋大人的庇护下鸡犬升天,自觉高人一等,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朝廷对洋人可以不管不问,山东是孔孟之乡,普通百姓整日穿插其中,自然无法视而不见,尤其是宗教礼法,更是冲突严重,加之当地民风彪悍,久而久之,双方矛盾日渐突出。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曹州教案旧址

毓贤虽是花钱买官,却也饱读圣贤之书,对洋人那一套十分不感冒,而他在山东任上日久,也十分了解冲突的原因,所以在镇压百姓同时,对洋人也是恶声恶气,为了遏制咄咄逼人的洋大人,毓贤提出了九字方针: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

站在满清统治者的角度,毓贤的方针可谓十分正确,但这九字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千难万难,就连毓贤自己,也做不到。

民心可用,是统治者的老套路,其时国人饱受外族欺凌,不用毓贤挑拨,已经是含恨待发,现在历史多记载国人杀洋引发血案,殊不知当时死于洋人枪口下的国人数量,是洋人的百倍千倍,有学者统计,清末中外冲突中,死一个洋人,就要一千个国人抵命。

问题就出在后六字:团应抚、匪必剿。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清末曹州

前文提到,山东是会道门的大本营,会道门这种民间组织历来是统治者的大敌,太平年月,风调雨顺,各色组织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只能潜伏地下,静待时日,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立马揭竿而起,进而进逼皇城,改朝换代。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元朝末年的白莲教大起义就是前车之鉴,毓贤满人出身,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在无法杀光的情况下,招安就成了保江山的不二法门。

但招安何其容易,宋江受招安,那是因为水泊梁山组织严密,上令下达,只要首领愿意接受招安,其他小鱼小虾掀不起风浪,而义和团遍地开花,既无严密组织,又无统一口号,就连所拜的神仙,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太上老君,黎山老母,孙悟空,樊梨花,只要古书演义上能找到的,都是神仙。

不得已,毓贤只能招多少,是多少,实在招不来,就干掉,红极一时的义和团大师兄朱红灯和精神领袖本明和尚就因为不听话,被毓贤砍了脑袋。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青岛德国总督楼

毓贤的做法,引发了列强的不满,1899年美国公使康格向清朝总理衙门提出抗议,要求撤换毓贤,总理衙门顶不住洋大人,在征得慈禧同意后,免去了毓贤山东巡抚一职,接替他的是对洋人毕恭毕敬的袁世凯。

袁世凯就乖多了,刚一到任,就对义和团疯狂打压,以至义和团不得不跑到河北山西去发展,袁世凯的做法也引发了政敌不满,一同赴任山东的二哥袁世敦就因此被弹劾免官。

而回到北京的毓贤他不仅没有受冷落,还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见,并亲书“福”字赐予他,以资鼓励。

免官不久,毓贤就东山再起,出任山西巡抚。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义和团旧影

山西靠近北京,是京畿重地,慈禧把毓贤派到这里,目的不言而喻。而得到慈禧首肯的毓贤,在山西大开杀戒。他把全省40多名洋教士及家属,或骗或捕,都集中到他的巡抚衙门,然后剥掉上衣,一个个用刀砍死,并亲手斩杀天主教山西北境教区正主教艾士杰(被害者中包括12名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意大利籍主教、修士和修女,34名英国浸信会传教士,其中有11名幼童)。

毓贤在山西究竟杀了多少洋人,无法统计,有记载的就超过一百人,受到株连的中国教民更是多达万人。

毓贤的做法,引发了在华洋人的惊恐,此前虽屡有洋人遇害,但多为民间矛盾引发的仇杀,只要处分及时,总能不了了之,但毓贤以一省巡抚的身份,带头杀人,完全超出了洋人底线,可以说,辛丑事变,部分因他而起。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义和团被镇压

因为杀人太多,辛丑事变后,洋人把毓贤定为“祸首”,点名要求处死,而自知惹了大祸的慈禧太后为了自保,先是把毓贤革职充军新疆,后又在兰州追上,就地处死。

毓贤虽被处死,围绕他的争议却未因此消失,彼时朝廷上下,尤其是洋务派多对他有所不满,李鸿章更是死前大骂“毓贤误国”。但无人否认,毓贤是个清官,私德方面无所亏欠,在他死后,山西还有人建祠堂供奉。

毓贤死前曾自挽一联:”臣死国,妻妾死臣,夫复奚疑,最难老母九旬,稚女十龄,未免凋伤慈孝治;我杀人,夷狄杀我,亦有何憾。所愧奉君廿载,历官三省,空嗟辜负圣明恩。”

生平从不贪污,李鸿章死前却大骂他误国,他是谁?

义和团士兵

据说行刑之日,毓贤大义凛然,他穿着长袍马褂赶赴刑场。在刑场上,泰然问道:“今个是谁伺候我?”然后赏了一个金镯子给刽子手。

毓贤死后,两位长妻自杀,留下少妻带着子女抬棺回原籍侍奉老母。

时至今日,再看毓贤,他的人生实则是个悲剧,传统的天朝上国文化造就了他的故步自封,妄自尊大,在大变革已经到来之际,依然抱残守缺,用传统那一套来应对变局,把自己的死看做是为君分忧,为国纾难,殊不知他不过是上层权贵的挡箭牌,替死鬼,不仅没有救国,还把国大大坑了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