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近期一對貨車伕婦的突發死亡,揭示了大約3,000萬貨車司機的可怕工作環境:在我國超過1400萬輛貨車運輸中國貨運的76%,每年平均行駛10萬公里。一個工作日可以持續長達20個小時,個別的情況可以持續整整一個月。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西藏高速公路的五道梁段被中國貨車司機稱為“生命禁區”。在海拔4,600米處,司機面臨嚴重的高原反應風險,導致頭痛、疲勞、迷失方向和意識喪失,但對於貨車司機來說,這卻又是進出西藏的唯一途徑。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2018年12月貨車司機倪婉輝和他的妻子李嬋剛剛在河北省的家鄉慶祝長子11歲生日,並在西邊的長路上駕駛他們的貨車到重慶、青海和西藏。單程3,800公里的旅程。 2018年12月27日,青海警方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一段交通黑點的危險路段發現他們的屍體,死亡的初步原因是急性缺氧。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在他們不幸遭遇之前,這對夫婦已經成為一個受歡迎的視頻分享平臺“快手”的網絡名人,擁有超過214,000名粉絲和300個視頻,記錄他們在路上的生活,他們的死亡再次讓貨車司機群體進入了人民大眾關注的視野。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讓人們再次瞭解在中國貨車司機們的工作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輕鬆靚麗,相反他們的工作常常風險高、工資低、壓力大。對於已經貸款購買自己的貨車的司機,還有額外的壓力,即儘快償還貸款。這迫使他們儘可能長時間地開貨車,忽視了休息。有的司機甚至一天持續工作20個小時,持續整整幾個月才能回家休息。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在我國估計有3,000萬貨車司機,平均行駛約10萬公里,其中一些車輛每年行駛40萬公里,他們辛苦付出為中國貨運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超過1,400萬輛貨車,運送了中國所有貨運的76%,這一比例在過去20年中一直在穩步增長。 2017年,貨車司機運送了近400億噸貨物,是2007年的兩倍。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在中國用貨車運輸貨物比通過鐵路運輸更便宜、更快捷、更靈活。鐵路每噸貨物的平均價格為每公里0.2元,而道路為0.19元。 2014年貨運鐵路網的平均速度為35.6公里/小時,而貨車的平均速度為60公里/小時。

然而由於城市地區限行的增多,貨車裝載限制不斷提高,迫使貨車司機通常在半夜開始工作,白天裝貨,晚上跑車已經成為了大多數貨車司機的常態。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近些年來因為開貨車成本增加,運費低迷,使得像倪婉輝和李嬋這樣的夫婦貨車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根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2月發佈的《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 2》,為了減少僱司機的開支,彼此可以相互照顧,在我國有36%的貨車伕婦一起工作開車。

一對貨車伕婦在西藏的死亡,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貨車司機工作的艱辛

目前中華全國總工會非常重視瞭解貨車司機面臨的嚴峻問題,為了緩解貨車司機生存困境,中華全國總工會在積極幫助貨車司機成立工會,交通部也在全國範圍組建“司機之家”,保障貨車司機安全的休息環境, 然而這些努力遠遠不夠,貨車司機群體工作生存環境的改善仍需要社會更多的人和組織參與進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