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色影君


碎銀是指比較散碎、大小、重量、形狀沒有規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銀塊,和鑄造成固定形狀、重量的銀錠相對應。

和電視劇裡不同,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是以銅錢作為流通貨幣,白銀和黃金之在小範圍內流通,到了明代,白銀才正式稱為貨幣,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白銀是採用重量來計量,而不是銀幣形式。以重量計量的後果就是一個銀錠是可以任意大小,並且可以分割使用的,於是這就產生了碎銀。

當時的銀錠通常由銀樓、錢莊鑄造而成,比較常見的是元寶型,偶爾也會有銀條、銀塊之類,大多在一兩以上成整數。少數的錁子不足一兩,但是一般也是按錢來取整,這也是一種碎銀。

《紅樓夢》裡第53回賈府過年時準備押歲錁子,220個押歲錁子共153.67兩,平均下來每個只有7錢左右,成色不一,樣子有梅花形、海棠形等等,這就是一種碎銀。

另一種碎銀是使用中產生的。

在明清,一兩銀子通常等於1000枚銅錢,這個其實是很大一筆錢了。像《儒林外史》裡提到,萬曆中期,一戶平民日常最低開銷大約是50個銅錢,去餐館吃飯大約只需要一錢五分銀子。

所以很多時候,一個銀錠通常會超出想購買的東西價值很多,這個時候要麼店家用碎銀、銅錢找零,要麼就是從銀錠上剪下所需的分量,這就產生了碎銀。古代有一種小型的桿秤叫戥子或戥秤,比較精密,專門用來稱量金銀等小型貴重物品。店家一般都會備有戥子,用來稱量剪下來的碎銀分量是否正確。

當然,有的場合也不會這麼嚴謹,比如《紅樓夢》裡有一回寶玉請大夫給晴雯看病,要一兩銀子車馬費,麝月隨手拿了一塊碎銀,一個婆子說這是5兩的銀錠剪的一半,起碼有2兩,現在沒剪子,讓換一個,麝月沒在意,還是給了。

碎銀的一個大麻煩是大小、重量太隨意,而且因為各家銀樓銀子的成色還有所不同,雖然有經驗的商家大致能看出成色的好壞,但是碎銀一多還是很麻煩。所以有些人碎銀攢的多了,就會重新去銀鋪熔鑄成銀錠。銀匠會在熔鑄時打上銀鋪名稱、銀錠成色等標記,方便使用查驗。

比如《賣油郎獨佔花魁》一書了,秦重看上了王美娘,一夜花柳費需要10兩銀子,於是將自己攢的碎銀到對面的銀鋪去稱了一下,一共有16兩,鑄了一個10兩的大銀錠,又鑄了一個1兩8錢的小錠,其他的都重新收好。


不沉的經遠


目前出土的銀錠中,最早的開始於漢景帝時期的公元148年,可見從漢代開始就已經開始使用白銀鑄成的銀錠,其後歷朝歷代都在使用,但並不是廣為流通的貨幣。唐朝以前,銀錠基本上是被稱為“銀餅”、“銀鋌”,是一種扁扁的形狀,宋代以後才真正能稱為銀錠,元代稱為“元寶”,後來在明代開始盛行,一直到清代都在使用“元寶”的稱號。

不過明朝時期的銀錠並不是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錢幣,一錠元寶價值50兩,在當時是一筆大數目,明末年間的葉夢珠在《閱世篇》中曾寫道:“上海田美者,每畝價值三、四、五兩。”可見一錠銀子在當時可以購買十幾畝田地,那個時候銀錠是作為儲備金而存在的。

至清朝時期,銀錠根據形狀以及重量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種類,一類為元寶,因形狀像馬蹄,被稱為馬蹄銀,大約重50兩。一類為中錠,大約為10兩,餅狀的被稱為錁子”,錠狀的稱為“小元寶”。第三類是1至5兩的“小錠”,最後一類是“碎銀”,重量在1兩以下。

清朝實行銀兩、銅錢並行制度,一兩準銀子相當於制錢一千文,另外因為各地銀兩成色以及重量的不同,所以在兌換的時候還需要折算比例。這時候出現了“兌換店”,可以把碎銀換成銅錢,也可以把銅錢換成銀子。


之前也提到過古代銀子是稱重來計算價值的,所以在商品交易時,如果你拿出了10兩銀子,而店家需要找錢的話,一般先用夾剪把銀錠一分為二,看看裡面有沒有灌鉛,然後分開稱重,如果不足重的話就要補錢。夾剪就是專門用來剪銀錠的,那些碎銀子就是在流通過程中剪出來的,不過為了達到足夠的重量,單靠人的感覺是不太準的,這就需要用到戥子這一度量工具了。戥子是一種專門用來為金銀、以及貴重的藥品、香料而稱重的,製作精細,出現於宋代,由宋人劉承硅發明,因為形狀設計巧妙小,便於隨身攜帶。

另外在《紅樓夢》中就出現了夾剪以及戥子的使用,“麝月拿起戥子問寶玉哪個是一兩的銀子,被寶玉笑說又不是做買賣,不用算這些,直接給他一塊大的就是”。碎銀子的出現主要就是因為在日常交易中,大的銀錠因重量大而攜帶不便,同時用整錢的時候還需要找零,所以慢慢的碎銀子就出現,到清中期之後,白銀的價格更是上漲,所以銀子也就需要剪得更細。


在古代徵收賦稅時,百姓們大多都是交的碎銀,國家收上來的碎銀需要重新熔鑄成銀錠,這一過程就會產生“火耗”,火耗出現於明萬曆年間,在徵稅的時候把火耗一起徵收上來,這一過程更就導致了負責徵稅的官員會加收大於實際需要的火耗,給百姓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清朝初期也實行這一政策,但後來康熙開始頒佈禁令,不過實際作用並不大,雍正時期實行火耗充公,以及給官員發放養廉銀的政策。


籬上青


碎銀子都是用剪刀剪的。古代很多飯店、當鋪等一般都備有專門的剪刀,一方面是為了給顧客找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剪開銀子查看真偽,防止裡面包的是鉛什麼的。銀子的質地比較軟,很容易剪開的。

事實上古代真正拿著銀子去買東西的很少,真正流通的貨幣一直是銅錢,金子和銀子一般都是作為大宗貿易才會用到。一直到了清朝以後,拿銀子買東西的情況才多起來。

銀子當貨幣是很不方便的,首先是不好拿,找零就更加不方便了。銀子的價值比較高,去買東西的時候基本都得找零,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店小二就會拿出一杆小秤子,稱一下銀子的重量有多少,比如貨款應該是1兩銀子的,你給了一錠5兩的銀元寶,那麼小兒就會拿出一把特製的剪刀出來,把銀子給剪下來一小塊,然後再稱一下看看夠不夠,不夠就剪一塊,剪多了的話就會拿出些更碎小的銀子不給你,或者按照當時的銀價按照比例換成銅錢找給你。

當時也有假幣,除了往銅錢裡面混點鐵、鉛等其他金屬的,銀錠造假也很常見。有人會在鉛塊或者其他東西外面包一層銀,用來冒充純銀的元寶,如果沒經驗的就會被騙。所以很多店收到銀子的時候,都會當場剪開看看是不是有假。

另外銀子的成色也會影響價格,裡面雜誌太多的話價值就會打折扣。

也有些人會在出門的時候自己把大錠銀子給剪成碎銀子,一來大錠的拿著不方便,而來太多了怕被搶不安全,所以就直接拿著剪開的碎銀子出門買東西的。

不過古代能用上銀子的人是少數,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用銅錢的。因為銀子的購買力很強,一兩銀子差不多等於幾百個到一千個銅錢不等,普通人家一天的開銷幾十個銅錢就夠了,很多窮苦百姓一輩子都沒摸過銀子。

市場上的碎銀子就是這麼一來二去之間流通起來的。



漂浮菌


碎銀子是一種貨幣形式,等同於當代我們使用的零錢,而銀錠相當於大額面值的人民幣,其使用原理是相同的。不過古代的銀錠不可以直接使用,而是做為官方流通,比如繳稅、撥款等大宗國家行為的交易。

我們祖先最早交易形式是以物換物,所以不存在貨幣一說。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交易逐漸頻繁,為了方便高效,人們用某種特定的東西充當貨幣,比如精緻的貝殼、色彩豔麗的小石頭等。


到了夏末商初,人們學會了冶銅技術,因此開始用青銅鑄造形狀各異的貨幣。秦始統一六國後,把貨幣規範統一,但基本都用銅做材質。當然,清朝咸豐年間也曾用鐵鑄過錢幣,但使用壽命肯定比不了耐腐蝕的銅幣。

人類最早使用銀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但是我國銀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把銀子做為貨幣流通的時間比較晚。漢朝時候,官方用銅代金,如果說賞五十斤金,那肯定是銅。之後的朝代都是把方孔銅錢做為主流貨幣。

明清大航海時代,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西方貿易者用銀子交換我國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然後運回自己的國家,賺取豐厚的利潤。從此中國進入白銀時代。


銀子是以重量做為計量和使用單位的,因此才會以兩來統稱,但是古代有專門的秤量碎銀子的工具,叫做戥,類似於我們現在使用的天秤,可以精確到錢。

戥的另一個用途就是稱中藥,古代中醫的藥方用量都是用“錢”來表述,一錢大至相當於現在的5克。因此古人用銀子到店消費的時候,店裡都有秤銀子的戥,還有切割銀子的工具。如果消費者帶著大塊銀子,店家會根據所購商品計價,然後切割下相應分量的銀子,這就是碎銀子的由來。

當然一些小店是用不著銀子的,使用銀子都是購買大宗商品,而這類的人都比較闊綽,身份非同常人,所以消費檔次也不一樣。而影視劇裡,滿桌甩大錠銀子的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另外,朝廷指定的錢莊有把碎銀子化零為整的權力,碎銀子太多不利於存放和計量,這些大錢莊就把碎銀子鑄成一定分量的大銀錠。同時也會鑄造一些相對規範的小碎銀,但是銀子在流通使用的過程中,又會被切割成小塊,這樣一來碎銀子就會週而復始的存在。


由於銀子是稀有金屬,光澤鮮亮,還具有消毒功能,因此多用來加工成首飾佩帶或是餐具使用,另外銀子的工業用途也非常廣泛。但是我們當代人是體會不到化銀子的真實感覺了。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在封建社會我國的貨幣並不像現在方便,現在我們有不同面值的紙幣、硬幣,甚至這些也被銀行卡、支付寶取代,越來越方便快捷。古代人們用金屬作為貨幣來進行交易,偶爾也會採用銀票的方式,但銀票大都為大額的交易數目,為方便兌換成銀票,銀票需要到錢莊,才可以將其兌換成金屬貨幣。

但是金屬貨幣又可分為黃金、銀子和銅板等。因為黃金稀有珍貴,所以一般不會用於日常的商業交易,因為古代的黃金沒有現在的純度高,但也已經是比較稀有的高價值金屬了。在古代銅板則是價值最低的貨幣了,相當於現在的5毛錢或1塊錢的效力。而銀子價值在黃金與銅板之間,為最常見的金屬貨幣,銀子有銀錠和碎銀之分,小編帶大家看一下碎銀子是怎樣製作而成,又怎樣發揮的貨幣效應的。

在古代,一錠銀子可以買很多東西的,雖然銀子的純度和價值在變化,但政府統一製作的銀錠子,一直以來都可以發揮很大的貨幣效應,有時吃一頓飯如果給一錠銀子,商戶和攤販們如果找補銅錢,給銅板數量就會非常巨大,這樣不便於人們攜帶,所以就衍生出了碎銀子。

碎銀子是怎麼產生的呢?一部分是在製造銀錠的時候,把剩下的銀子分成很多份,然後將其打造成不規律的形狀,工藝非常簡單。還有一部分是人們自己把銀錠子鑿碎,變成碎銀為了使用方便。

銀子的計算單位是兩,所以碎銀子一般是五錢到二兩之間,這個“兩”的計量單位當然和今天的公兩有所不同,因為每個朝代的換算機制不同,所以這是一個平均、大概的數字。一般說來,老百姓常用的是碎銀和吊錢,碎銀的質量比較輕但是不便於保存,價值也會存在誤差,並不是每一小塊碎銀子都有著相同的購買力,所以只能從其大小,以及大致的重量來判斷其價值,只有正規的銀莊和錢莊才有測量碎銀子的稱。


優泰文創


秦始皇掃平六國之後,為了使得天下的物品交換方式統一,從而開啟了由國家統一制定貨幣的政策。而作為貨幣流通的金屬主要是金、銀、銅。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刷術的產生,紙幣也開始產生,比如說交子和銀票之類的。但是,紙幣很容易作假,牽扯到一個信譽的問題。因此,數千年的中國封建時代,貨幣主要還是以金屬的金銀銅三種形式為主。

物以稀為貴,金子的價值最高,購買能力也是相當恐怖。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金子屬於權貴們的專屬,一般老百姓連見上一面都比較困難。像清朝,金瓜子屬於皇帝的專屬品。



銀子的價值雖然比不上金子,但也是相當不菲,是上流社會流行的硬通貨。銀子的購買能力也很強大,比說唐代,一兩銀子可以購買20石米(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200公斤),到了明朝時,銀子的購買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一兩銀子仍舊能夠購買200公斤左右的大米。可見,在封建時代,銀子的購買能力還是很誇張的。


對於一般百姓而言,本來收入就有限,一年到頭都看不到幾兩銀子(明朝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才45兩銀子,這裡面還),不可能大量使用銀子去進行交易。因此,在民間,真正流通最為廣泛的還是銅錢。比如說大家一起去館子小聚一下,花個幾十紋錢就夠了。像電視劇裡面大俠們隨便吃個飯就甩出幾兩銀子,那是騙人的。

當然,對於一些中等人家人言,家裡有點銀子也是正常的。銀子作為一種硬流通貨幣,其鑄造都是由國家控制的,其規模和大小都是統一規定的。但是,鑑於銀子的購買能力之強,平常的購買用不到整塊整塊的銀子。這個時候要麼把銀子換成銅錢,要麼把整塊的銀子剪碎。

所以在購買東西的時候,若是物品和銀子之間出現差價,厲害一些的商家單單是看銀子的成色和掂量銀子的重量,就可以知曉銀子的價值,然後按照商品的價值從銀塊上裁剪合適的體積,剩下的自然是歸還給顧客,這也就造成了市面上碎銀子的出現。 人們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把銀子融化,鑄造成需要的大小。

接下來再順便說一說銀子和銅錢的兌換,往往會成為貪官汙吏斂財的手段。因為這個兌換比例在官方和民間是不一樣的,中間就產生差價。

按照清朝定的官價,一兩銀子可兌換兩千制錢,但是市面上流通的價格卻是一兩兌換八百制錢。而百姓上交國稅需要拿著兩千制錢來兌換銀子,可在官僚中其實這兩千制錢能被他們兌換成二兩銀子,一兩上繳國庫,剩下的歸為所有。

其實有句話說的沒錯,國家的衰敗和新朝的建立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不單單是修葺宮殿,就連自己的勞動力在那個年代都要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壓榨,最後真正到達自己手中的財務,其實寥寥無幾。


小鎮月明


我們曾在電視劇中看到拿出的碎銀子真的如它的名字,很碎並且層次不齊。

碎銀如何製成?

一種說法是直接將元寶剪碎。

另一種奇葩說法是用嘴咬或者用重物雜碎。

碎銀如何流通

一個元寶很容易知道多少價值,然而碎銀怎麼知道它值多少錢呢,這可是很麻煩的,要用秤稱重量,還要看成色。

一般百姓都是用銅錢的,只有達官富豪才會用元寶或者碎銀。多用於酒樓、妓院、賭場以及商人做生意的時候流通金額比較大的情況下才使用銀子。

所以需要找零的話很麻煩,沒有電視劇裡面直接把碎銀放桌子上就走了這麼簡單的,更有甚者還要找古時候的估價局做評估相當於現在的質監局。

在古代,碎銀子因使用起來比較繁瑣只在重要場合使用,或者關鍵時候應急使用。


尼采講歷史


古代的的貨幣通常情況下是銅錢,或銀兩,但是銅錢代表的幣值太小,如果要購買價格比較高的東西,或者進出高消費的場所,銅錢就顯得價值太小,畢竟一個人不可能隨時攜帶大量的銅錢,如果用銀子的話,銀錠有時有幣值太大,需要大量找零,這也不太方便。所以為了方便大家消費,古代出現了碎銀子這一種貨幣,那麼碎銀子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一、整銀剪碎

將一整錠銀錠剪碎,或者把銀錠敲掉一個角。一般情況下要使用碎銀的地方,商家都會備有稱銀的稱,這樣就方便計算碎銀的價值。但是實際情況下,各種碎銀子因為成色不一,代表的價值也不一,所以商家還要依據成色來換算。當然也有些比較厲害的商家,用手掂量掂量就能大概猜出碎銀的重量及價值。

二、鑄造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鑄造中,使用各種大小不一的鑄模,這些鑄模就代表著不同數值的份額,將銀汁灌入這些鑄模中,這樣各種不同價值的碎銀就被製造出來,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碎銀,分毫不差,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實際上古代碎銀子的使用也是中華名族智慧的一種體現,碎銀價值介於銅錢與銀錠之間,使人們消費更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煩惱飯桶


碎銀 [suì yín]

碎銀,是一個漢語詞彙,出自《琵琶記·拐兒紿誤》,解釋為散碎的銀子,份量多少不一。

含義:散碎的銀子,份量多少不一出處:《琵琶記·拐兒紿誤》

古代人使用的錢,一般都是銅錢,銀子,和金子,而看電視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銀子很多時候都是碎的,那這些碎銀都是怎麼產生的呢?

第一種說法:很多人會直接將整銀子剪碎,或者在整塊銀子上扣掉一部分。

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銀子成色並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還要換算成色之後來計算,不過如果你遇到一些厲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憑經驗手感就能說出你的碎銀子是幾斤幾兩,當然了,一般都是兩啦。所以有多厲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鑄造時,就挖一個小坑,將銀汁澆在小坑裡;這樣小塊的碎銀子就出現了,而且使用也比較方便。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難以置信?

銀子的價值是非常之高的,像是一兩銀子就可以換到2000個銅板。

普通人吃一頓飯,最多也就是100個銅板。

所以但凡用碎銀子結賬的人,一般只會多給不會少。

而且在古代生意的人常年出門在外,天天拖著幾千甚至幾萬個銅板長途跋涉到外地,估計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已經被累死了。

最重要的是碎銀子方便攜帶,有的人不需要去到很遠的地方。

但是又要消費高一點,這就可以攜帶碎銀子。這樣又不會像使用銅板這樣一下子帶幾千個,又不用帶一整錠重重的元寶,還不知道該放到哪裡。

萬一那天倒黴遇上小偷或者是打劫的,還不至於損失那麼多。

除此之外,碎銀子流通到了錢莊為了節約空間和方便儲存。

會有專門的人這些碎銀子用高溫熔化成銀水,倒置在模器中等待冷卻,就會鑄成不同重量。

不同價值的銀子,然後重新流通到市面上。

但在普通的老百姓家裡,一般都不會有成塊的完整的一塊元寶。

元寶的價值很高,只有富貴的人家中才會有。

至於一般家庭都是以碎銀子居多,但是即使這樣在家庭日常的衣食住行裡都不會用到散銀子,都是以銅板為主。

只有在家裡有人娶妻,嫁人,過壽,辦喪,置辦宴席等一些大事情上才會動用到銀子。


有一視覺YYSJ


若穿越到清朝,麻煩的不是語言,而是該如何把大錢換成零錢。

清朝主要以銀錠和銅錢作為流通貨幣,雖然我們習慣把銀錠稱為“元寶”,但在那時,只有分量最重的銀錠才能稱作元寶,一般以紋銀53兩鑄成約合現在的1590克,也有小的,稱作小元寶。重量約有10兩多相當於現在300多克。

元寶屬於大鈔,你要到街邊小館吃碗粉,或是點幾個炒菜。那還得麻煩你跑到街上的“爐房”找零,小店沒有軋銀子的工具。

那時,每條大街小巷都有一兩家爐房,它就如同現在的銀行一樣,每個人都離不開它。爐房主要的業務,不外乎兩種:一、“化整為零”,即把整塊的銀子軋成大小不同的碎塊;二、“集零為整”,即把碎銀子鑄成一定分量的銀錠或元寶,但要收取一定的工錢。

除了這兩項業務給爐房帶來收益外,另外爐房還在暗中“偷”顧客的錢。他們在幫你“化整為零”時,會用一種專“吃”銀子的老虎剪,這種夾剪有十幾斤重,剪口有特製的空槽,經它“咬”過,就在“牙縫”裡留下好些碎銀子;“集零為整”時,爐房“老手”就會設法往裡頭摻白銅,或往大元寶里加鉛蛋,從而換下一些碎銀。這些“偷錢”行為,往往就是當著你的面直接操作的!

到了晚清改用銀元,爐房也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