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拓宽农民致富路

近年来,靖边县坚持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大力推广的原则,采取多种模式,极力探索农村“三变”改革,以解决土地撂荒、农民增收的问题,成效显著。

靖边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拓宽农民致富路

靖边芦靖湖

村集体经济入股企业

整合资金才能有收益,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靖边县为解决农村资金分散、效益低下的劣势,鼓励村集体经济入股企业,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2018年,天赐湾镇许台、峁涧、杨渠三村与鼎宏绒业公司合作,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年底分红6.35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部分村组将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引入公司管理,提高了收益。

“我村引入了公司管理机制,实现了村民变股东,年实现集体资产增值100万元,年实现可分配盈余100万元,较改革前年增加可分配盈余近30万元。”张家畔村支书高兴地说。

以土地股份制方式整合资源

为破解土地“分”得彻底、“统”得不够的困局,靖边县鼓励引导农民把闲置、撂荒的土地和林地以股份制的形式入股村集体,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运行,采取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该县马季沟村就是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一个典型范例。村集体按照村民自愿的原则将全村的耕地、林地、水域及小型水利设施等统一经营,村民按股分红。2018年,全村集体收入达175万元,人均分红1400元,比2017年增加了2.5倍,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合作社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新春伊始,李家城则村集体合作社迎来了首次分红季,农民手捧分红资金,笑容洋溢。该村集体合作社采取以贫困户为主,给贫困户免费耕种、收割,年底免费分红的方式,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解决贫困问题的同时,靖边县极力推行“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利用合作社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宁条梁镇老庄村以股份经济合作形式整合荒地近2000亩,建成150亩山地果园、1500亩高粱基地和200亩水肥一体化马铃薯基地,实现每亩土地由过去基本零收入增加到每亩纯收入1000元左右。兴和村等4个村发动村民以荒山地和劳力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成近5000亩文冠果产业。赵庄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订单农业形式种植100多亩南瓜,亩产值3000元以上,以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种植150亩山药,亩产3000 公斤,按秋收市场价销售,亩纯收入达7000元左右。

“三变”改革春风吹绿了塞北大地,既改变了发展形式单一、产业链单一的现状,又鼓起了百姓腰包。截至目前,靖边县182个村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认定成员29.01万人;登记集体经济组织200个,其中股份经济合作社11 个;安排产业项目资金2889.4万元到9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集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