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概述

三門峽,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西部[1],介於北緯33°31′24″~35°05′48″、東經110°21′42″~112°01′24″,東北接洛陽市新安縣、東臨宜陽縣和洛寧縣;東南鄰壤洛陽市欒川縣;南同南陽市西峽縣為鄰;西南與陝西省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相連;西和陝西省潼關縣共界;北隔黃河和山西省芮城縣、平陸縣、垣曲縣相望;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轄區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轄2區2縣2個縣級市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產業集聚區

[2]; 常住人口226.87萬人(2017年末)[3]

約在公元前21世紀~13世紀,這裡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西周時屬焦國、虢國,春秋先屬虢後屬晉。建國後,曾設陝州專員公署。1952年專署合併,三門峽屬洛陽專員公署所轄。1957年,批准設立三門峽市,歸河南省直接管轄。1961年,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1986年,重新升為地級市。

著名景點有: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仰韶村文化遺址、虢國博物館、函谷關等。

2018年10月25日,三門峽被授予“衛星應用示範城市”。

歷史沿革

河南省“三門峽”概述

三門峽市區和公園(30)

三門峽市是1957年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的興建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也是沿黃城市中距黃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龍門,開砥柱,在黃河中游這一段形成了“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三門峽即由此得名。[6]三門峽有黃河明珠、文化聖地、天鵝之城的美譽。“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清水黃河獨具魅力,夏季有萬人橫渡母親河,冬季有上萬只白天鵝棲息越冬,成為城市靚麗名片。是人類遠祖“上河曙猿”發掘地、仰韶文化發現地、黃帝鑄鼎地、老子《道德經》著經地、達摩祖師圓寂地和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所在地,也有禹開三門、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紫氣東來、秦趙會盟、假途滅虢等上百個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彰顯了歷史文化厚重。

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現了較大的氏族部落。

約在公元前21世紀~13世紀,這裡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

西周時屬焦國、虢國,春秋先屬虢後屬晉。

戰國時分屬韓、秦、魏;秦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

三國屬魏國恆農郡,晉屬司州弘農郡。

北魏置陝州後一直延續至明清。

民國時期先屬豫西道、河洛道,後改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曾設陝州專員公署。

1952年,陝州專署與洛陽專署合併。三門峽屬洛陽專員公署所轄。

1957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三門峽市,歸河南省直接管轄。按照當時規劃,這裡將發展為洛陽和西安兩大古都間又一中型工業城市。

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中蘇關係的變化和國家經濟的暫時困難,三門峽市的建設規劃被迫作了調整,1961年三門峽市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

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三門峽市重新升為地級市。轄湖濱區、義馬市、澠池縣、陝縣、靈寶市、盧氏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6][7]

2015年3月6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對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陝縣,設立三門峽市陝州區,以原陝縣的行政區域為陝州區的行政區域,陝州區政府駐大營鎮陝州大道18號。

地理環境

地貌

三門峽市域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其中山地約佔54.8%,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的小秦嶺老鴉岔是河南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水,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村半城田”之稱。[10]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積709.45萬畝,林木蓄積量1734.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0.72%,居全省第一位;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1197公頃,綠化覆蓋率44.3%,綠地率39.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83平方米。

氣候

河南省“三門峽”概述

三門峽雙龍灣

三門峽市地處中緯度內陸區,大部分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日照2261.7小時,無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580~680毫米。由於地貌特徵複雜,形成了具有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的多元氣候。[10]

4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三門峽市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發現礦藏66種,發現大型礦床12處、中型礦床31處。其中探明儲量的50種,已上國家儲量平衡表的33種,潛在經濟價值達2700億元;保有儲量居全省前三位的有31種。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34種,已開發利用的37種,其中黃(黃金)、白(鋁)、黑(煤炭)是三大優勢礦產資源。黃金儲量、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鋅、銻等15種礦產為全省之冠;鉬、鈾、鉛等9種礦產居全省第二位,是河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貴金屬和能源開發基地。[10]

電力資源

三門峽市共有15家發電企業,裝機總容量為326.55萬千瓦,約佔全省總裝機容量的6.5%。其中火電283萬千瓦,水電41萬千瓦,風電2.55萬千瓦。2010年,三門峽市發電量135.77億千瓦時,為三門峽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

[10]

水資源

河南省“三門峽”概述

三門峽

三門峽市共有大小河流3000多條,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水系。三門峽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9億立方米(不含黃河入境水),黃河干流年均過境水量420億立方米,三門峽水庫容量達96億立方米,年調蓄量18-20億立方米。陝縣礦溫泉,屬於鈣鈉型優質高溫礦泉水,內含鋰、釩、碘等42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全國少有的優質礦泉水。

[10]

5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三門峽市總人口230.55萬人,常住人口226.8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4.72%,比2016年提高1.61個百分點。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1.21‰,死亡率為5.74‰,自然增長率為5.47‰。

民族

三門峽境內除漢族外有32個少數民族,即回族、維吾爾族、蒙古族、滿族、壯族、朝鮮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羌族、傣族、黎族、畲族、納西族、毛南族、錫伯族、土族、水族、瑤族、佤族、高山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達斡爾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獨龍族。其中回族人最多,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2.8%。全市有少數民族聚居村15個,有回族學校2所、維吾爾族學校1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