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波音总裁首次承认失事飞机安全缺陷并道歉?

新华裔


本人认为这是波音在全球一片质疑和公愤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危机公关措施以达到信誉止损和经济止损的目的,理由有下面几点:

1. 去年10·26”狮航空难发生后,许多疑点和质疑已指向MAX系列的设计以及在机组培训方面的不到位等等,但波音公司方面对此却百般掩饰、推诿。

2.波音公司CEO丹尼尔曾就埃航空难先后发表了4次声明,但都没有承认飞机存在安全故障也没有道歉。一不揽责,二不道歉,三不谈赔偿,只是一味强调“安全是波音当前的首要任务”,并重弹“我们将致力于软件更新和飞行员培训计划修订,以使产品更安全”的老调,态度强硬。

2. 4月4日,埃航发布“3·10”空难初步调查报告显示,在发生空难的当次航班上,埃航飞行员执行了波音所推荐的所有操作程序,但最终仍未能控制飞机,这意味着飞行员在操作中没有过错,过错在于波音。对此,一天后丹尼斯不得不承认两起波音737MAX客机失事“是我们的责任”,并向遇难者家属道歉,算是对这一初步调查报告的回应,因为事实再也隐瞒不下去了。此次道歉态度软化是波音是一次补救性、被动性的危机公关,是国际舆论倒逼的结果。

3. 波音公司和丹尼斯至今表示的“彻底解决方案”只是升级MCAS和增加培训,不承认设计“硬伤”,以尽力早日恢复复飞,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4.埃塞航空空难事故发生后,中国民航局在全球率先发出禁飞令,要求暂停波音737-8飞机的商业运行,后又暂停受理波音737-8飞机的适航证申请。民航局已派员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并将对波音公司关于737-8飞机有关设计更改进行适航认可审定。在确认飞机设计符合适航要求后,民航局再开始受理737-8飞机的适航证申请。作为大客户中国的明确态度,波音不得不权衡利弊。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波音处理空难的态度是被动型的,能少退就绝不多退。如果道歉不是发自内心和诚心诚意的怎能让人信服呢?




浩瀚北斗星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此前波音迟迟不认错、不道歉,尽显美国式傲慢;二是现在波音终于低下高傲的头,认错道歉了,尽管是一个迟来的认错与道歉。

波音认错并道歉只是迫于埃航空难初步调查结果的补救性的危机公关,也是全球航空公司拒绝复飞和国际舆论倒逼的结果。

此前,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丹尼尔曾就埃航空难先后发表了4次声明,第一次是3月13日即坠机发生后第四天,波音首席执行官丹尼尔才声明“为调查提供技术援助”;一周后,随着失事飞机黑匣子解析的逐步披露,于3月17日、18日、19日,丹尼尔对坠机事件连续三度发声,但他没有认错和道歉。

不仅如此,波音迫不及待的想要复飞。3月25日,波音公司在官网上发表声明称,已经邀请了超过200名飞行员、技术人员、监管人员参加一个(复航)分享会。甚至,在埃航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公布前一天,丹尼尔还与波音试飞员一起参与了验证MCAS(飞机机动特性增强系统)软件升级的测试飞行,以此来彰显波音公司对737MAX飞机复飞的信心。

从此前的4个声明和处理事件的态度看,波音是极为傲慢的,从不承认其飞机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这恰恰是中国率先宣布停飞的核心理由,而一直说其飞机安全可靠适航,因而拒绝道歉。美国媒体甚至帮腔,试图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埃航飞行员的操作不当。

将时间到退到去年10月印尼狮航空难,波音公司至今没有道歉和赔偿,而狮航坠机与埃航坠机有着高度相似性。

直至现在,波音终于承认并道歉。4月5日凌晨,波音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通过一封公开信和一段视频,纠正了此前的傲慢态度。丹尼尔表达了三个方面:

——首次承认埃航与印尼狮航两起波音737MAX8坠机事故存在相似性;

——首次承认两起空难事故是因为MCAS系统被错误信息激活所导致;

——首次对坠机事故中失去的生命感到抱歉。表示将努力聚焦提升飞机安全,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为何波音公司态度发生180度逆转?

首先是迫于事实,即面对埃航事故初步调查结果,被迫承认飞行控制系统犯错,即失事飞机存在安全问题。4月4日下午,埃塞俄比亚航空空难初步调查结果公布,4月5日凌晨,波音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就低下高傲的头颅认错并道歉。

埃塞方在埃航事故初步调查发布会上公布两个关键点:

一是坠毁的飞机在起飞前状态良好,飞行员接受过培训,并按照操作规程完成了所有操作,仍无法控制飞机。根据网上公布的初步调查报告的全文,报告描述了飞机坠毁前最后几分钟的画面,包括两名飞行员如何徒劳地试图结束飞机俯冲的细节。报告提到,“机长要求副机长一起拉升飞机,然后说拉升得还是不够。”数据显示,在整个剩余的记录时间内,两者同时对机舱尾部施加了若干次反作用力。埃航同时发布声明,航班上飞行员已按照波音的建议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批准的紧急处置程序处理了飞机上的紧急情况。但是飞行员无法在反复俯冲过程中恢复飞机。

报告针对美方试图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埃航飞行员的操作不当进行了正面事实陈述,说白了就是进行了正面驳斥。

既然如此,为何飞机会坠毁?

此前,法国交通事故调查局和埃塞方面已经披露过,黑匣子解析数据表明,埃航和狮航两次空难飞机的“传感器读数相似”,失事飞机的” MCAS 系统应对造成的事故负责“。显然,波音737 MAX 8自身的安全缺陷是事故的原因。

二是针对上述事实,埃塞交通部提出了两条建议:要求波音公司重新检查飞机的控制系统;波音完成复查后应接受监管机构审查,才能重新启用飞机。虽没有明说,但已经暗含着失事飞机机型自身存在安全缺陷。如果不解决其自身的安全缺陷,就不能复飞。话说得很客气,立场却很强硬。

正是因为这个根本性原因,所以外界对波音持续施压。这也是迫使波音低头认错、道歉的重要原因。

以下主要方面可见这种压力山大:

——在中国带领下,全球停飞失事飞机机型,而且表明如果波音公司不解决其飞机安全缺陷,将不复飞的决心。

——中国率先叫停波音适航证申请,对波音失事飞机机型的复航说“NO”。

——欧洲、加拿大等国相继宣布寻求自行对波音737 MAX进行安全认证,表达了不信任波音、甚至不信任美国美国航空管理局(FAA)的安全认证。

——印尼狮航、鹰航拒绝了波音发出的“复飞”分享会邀请;印尼鹰航率先公开取消波音涉事机型订单。

全球都在等,等待波音公司彻底解决波音737 MAX的安全缺陷,公正透明地通过安全认证;都在等波音公司表态对失事飞机和空难人员进行赔偿,对停飞航空公司进行赔偿!


新华裔


随着埃航调查的进展,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波音公司CEO米伦伯格终于承认波音飞机系统导致两起空难,并向两起空难导致349人丧生向遇难者家属道歉!

从狮航事件发生后的矢口否认,到埃航事件后的黑匣子提交给法国调查,波音飞机的防失速安全系统不安全的致命缺陷终于浮出水面。波音已经难以隐瞒了!

波音一直是美国工业的象征,代表着华尔街金融资本的利益。每一次中美之间的谈判,购买波音飞机都是筹码之一。

美国FAA为了庇护波音,赵小兰亲自上阵,冒死乘坐波音737MAX,进行公关宣传。企图蒙骗过关,终于在世界真相面前贻笑大方!波音飞机也让美国颜面尽失,连一向嘴硬的特朗普都看不下去。

中国民航停飞波音不仅仅是民航的“民事”事件,也是国际政治事件!是需要底气和勇气的,是对乘客安全的负责任的态度!随后全世界50个国家跟进停飞。中国无疑树立了榜样!

所以波音总裁承认并道歉,并非发自内心的。波音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道歉,而是为了尽快结束调查,以便让波音飞机复飞的。

也许波音飞机会尽快复飞,但选择坐不坐波音飞机,那是你的权利。


太木哥哥


如果你真的认为波音在诚恳道歉,并且准备负担责任,那就太天真了。

不,波音只是在试图止损而已。

我们按照时间线大致梳理一下整个过程中波音态度的微妙变化,就很容易判断波音此次道歉的原因和意图。
(1).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事故发生。在此后五个多月时间中,波音从未道歉。波音将事故原因归咎于“传感器故障”和“飞行员缺乏培训”。但是波音方面采取行动,更新的飞行手册和培训资料,并发放给所有737MAX的用户。(2). 2019年3月10日,埃航空难发生,波音和FAA始终坚持“波音737MAX没有系统设计问题”“飞机总体上是安全的”。(3). 2019年3月11日,中国宣布停飞737MAX,印尼随即跟进。波音和FAA依然表示,要等待初步调查结果,再做决定。(4). 2019年3月17日,在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盟友们都先后禁飞737MAX之后,美国FAA被迫宣布停飞决定。这时波音态度软化,转而解释说,可以升级通过软件来解决问题。(5). 2019年3月22日,印尼宣布取消波音737 MAX 8的订单。(6). 2019年3月26日,中国宣布购买300架空客飞机。波音表示,会加快软件验证和升级的进度。(7). 2019年4月4日,波音高管们在西雅图波音总部亲自登上一架用于测试升级版MCAS软件的波音737MAX客机,试图借此显示:737MAX和MCAS很安全。(8). 2019年4月4日,中国官员表示,中国民航局收到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邀请派员参加737MAX审查委员会,但民航局表示还未决定是否接受邀请。(9). 2019年4月5日,埃航公布初步事故报告,报告指出,当事飞行员已经采取的波音手册里要求的应急处理程序,但是依然没有恢复对飞机的控制。报告发布后,波音总裁米伦博格公开道歉。(10). 2019年4月6日,波音宣布每月减少生产10架737 MAX飞机,减缓产品出厂速度。
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到,波音的态度从傲慢强硬到态度软化,再到公开道歉,随着外界压力的升级而不断“滑坡”。
其中,中国的两次表态给了波音巨大的压力。中国最早做出停飞737 MAX的决定,迫使波音不得不宣布软件解决方案,并积极推动解决方案的实施。此后,中国转而向空客订购300架飞机,给了波音巨大的市场压力。
波音道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如果没有中国的介入,恐怕波音至今不肯认错。
需要指出,刚刚出炉的埃航事故初步报告,是压垮波音的最后一根稻草。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ET302航班在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57人全部罹难。初步调查报告指出,出事的埃航ET302上的飞行员,在飞机最后时刻,已经按照波音飞行手册上面的要求的步骤处理异常情况,但是依然无济于事。

飞行员为了挽救飞机,按照波音要求的步骤,反复尝试停掉辅助驾驶系统MCAS。不管他们如何努力,两位飞行员“还是没能控制飞机”。“机组反复尝试了波音所提供的异常情况处理步骤,但是没有办法控制飞机”,埃航发言人Moges女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在埃航公司的声明中,公司的CEO,Tewolde GebreMaram说,他对于“飞行员表现出来的极高专业水准感到自豪”。“非常不幸他们没能控制飞机,无法将飞机从反复被俯冲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如果埃航的描述是准确的,飞行员确实已经按照波音手册里要求处理险情,那么波音和FAA此前的说法就存在很大疑问。按照埃航的说法,当事飞行员反复尝试,依然无法停止MCAS系统,那么说明飞机可能存在其他系统性设计问题。

MCAS (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系统可以帮助飞机避免迎角过大而失速,是波音为了解决使用过大发动机带来的技术问题,而特别设计的软件安全功能。波音737MAX虽然有2个迎角传感器,但MCAS的逻辑并没有对比两个数据哪个正确,而是有一个传感器的数据表明迎角过高,MCAS就会被激活。此前,波音声称可以通过升级软件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波音飞机存在其他系统问题,仅仅升级MCAS恐怕无济于事。
在米伦博格的道歉中,他既没有提到后续赔偿问题,也没有给出波音飞机的复飞期限,只是一味强调“我们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并且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并重弹“波音飞机是安全”的老调。说明波音此次表态,并非是要承担责任,而是面对市场信心下滑,即将丢失大笔订单的情况下,而被迫做出的危机公共措施。
从这个角度而言,米伦博格的道歉一如既往的缺乏诚意,也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中澳科技圈


试说一下。

美国波音公司一直是军事霸权、技术垄断下的产、销模式。成熟、安全、可靠的产品是第一竞争力。时过境迁,加上波音的“笑话”产品,让世界“无话可说”,“下架”。也算世界“一盘棋”。面对大势“已去”,自己也无话可说。但是,要快速“讨回”市场,也不是容易的事。道歉,也只能是“心理”公关。可谓多处下手,要以最短的时间,“留住”订单。心急是不行的。一个“简化的”过程,只能是一种欺骗。拿假货出来销售是不行的。偷功减料,以次充好,忽视生命的行为更不能得逞。技术活,与掠夺的方法不同。技术、质量和抢劫是不同的“单位”。没有安全就没有市场。世界空客不买单。

波音,从头做起,脚踏实地,方为上策。波音再见,还需时日。耐心点。

谨漫谈波音命运。


早晨的太阳122


波音公司承认自身设计缺陷导致埃航空难,是一个极其痛苦过程。不过也是逃避不了的现实问题。听其言,观其行。世人皆再等待。


咸杰纪实


这个道歉来得太晚,这是波音被逼得无路可退的无奈之举。

明知是自己飞控软件缺陷,如果在第二起空难前自己主动通知所有航司停飞,道歉,并承担相应损失,方为上策。若如此,虽波音损失有点重,但可让世界看到波音的诚意,波音真的为生命负责的担当。

波音如按上述方法处理,可能还留得住市场对波音的信心,只要后续订单能继续执行,日后这个损失还找得回来。

但是,这次波音的危机公关确实不及格,市场已经失去了对波音的信任,轻则影响MAX后续订单执行,重则波音从此走向下坡路。即使有美国的国力支撑,这个结果可能很难改变。


多爸888


个人理解波音承认安全缺陷是建立在已经解决了相应缺陷(或者说至少波音自己认为已经解决了相应缺陷)的基础之上,并立足于在美国首先实现复飞的目的吧?!话说得也许冷血和难听些,但技术角度讲发现缺陷很多时候的确是已经伴随了“代价”,这不取决于工程师的学识渊博问题,更多的也许是没有人有过这种”实践经验”…吧?!虽说这绝对不能作为推脱事故责任的说辞…!


看球客


只是道歉是远远不够的,播音公司因其严重的过失与疏忽导致三百多人遇难,三百多人的死与播音的过失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播音犯过失杀人罪,要负全部刑事责任。播音公司要进行的是民事赔偿以及接受刑事惩处!


秦宇情


波音总裁从来没有说波音有缺陷,也从来没有apologiz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