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非常大,有什么办法消除这种差异?可能吗?

姑苏讲堂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深受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按地域划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上广深→江浙沿海→西部→中部。地区差别非常大。@姑苏讲堂老师是苏州的,30%绩效工资平均到每月高达5000元。我是湖北的,却仅有350元左右。

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别,除了西部地区因国家有专项补贴比较特殊外,基本上与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怎样消除教师工资巨大的地区差呢?我认为首先应讨论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否合理。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主要是住房教育和医疗),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工资水平,就无法招揽到优秀的人才。这些地方教师工资高,与其说是政策倾斜,不如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且,一线城市的教师工资,与其它行业相比较并不算高。

县城和农村综合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教师工资比一线城市低是合理的。但存在一种情况,即一线城市所属区县,也执行一线城市的工资标准,生活成本却与全国大多数县市相接近。站在其它县市的角度看,这种巨大的差距显然不合理。

但这种差距如何消除?是拉低大城市下属区县的教师工资,还是提升全国所有县市的教师工资?

然后是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工资与中部地区教师工资的差距。

有一位援疆的同事告诉我,那边的教师综合月收入达万元以上,但综合消费水平却不高。

同是湖北,恩施州等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工资能看齐省会武汉,比其它市的教师工资高一大截。

像这样的地区差是否合理,该不该消除?

很多人认为教师工资地区差别大,是因为国家财力所限。其实不尽然。如果国家要解决教师工资地区差问题,就算财力不足,但做到雨露均沾、平均分配并不难,将各省财税收入中的教育经费全部上收,然后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协同测算之后,合理分配下去即可。甚至还可将工资直接打入教师个人账户,技术上也不成问题。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生活成本越高和生活条越艰苦的地区,越留不住优秀教师。而综合生活成本低,又宜居的中部地区,反而成了教师求职的首选。本质上,这是一种反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显然不合理。

既然提到了市场,其实要使教师工资地区差合理化,最好的途径是走教育市场化道路。当然,义务教育是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福祉,这样做肯定遭致全民反对。但我们其实可以进行改良,即打破教师铁饭碗,去除编制的概念,畅通教师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渠道,让市场去配置教师资源,教师根据自身能力大小与市场议价。这样,即便教师工资存在较大地区差,各方也能接受。

一家之言,欢迎交流!


毫米


一、全国教师统一的是基本工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基本工资是一样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跟职称相差,薪级工资与工龄相关,全国统一一个标准。


二、绩效工资和各种补贴差距明显。绩效工资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达地区高的有好几万,中西部地区少的只有几千。 津补贴也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包括地方津补贴,乡镇补贴,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等,有的地方还有住房补贴等福利。还 有奖励性工资包括13月工资,年终目标考核奖,这个也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这些差距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发达地区财政收入高,重视教育,发得多,落后地区,物价低,财政也困难,因此发得少。


三、消除教师收入地区差不现实。想想看,在一线城市,消费高,如果跟內地一致,教师怎么活?而在中西部地区,收入向东部地区教师看齐,那教师都成当地高收入群体了,当地财政负担得起吗?其他机关事业单位怎么办?所以地区会一直存在下去,也是合理的,但还是希望差距别太大。

以上是我的看法,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评论,报一下各地教龄、职称及收入情况,体会下地区差到底有多大?


良心老师


教师工资地区差异较大,这是有目共睹,不但经济发达的城市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相比差距巨大暂且不论,就连同一市区的市级老师和下属各县的教师工资也相差很大。造成这一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老师工资一直以来属于地方财政。各地以县为最小单位,负责自己所属区域的教师工资。这样一来就造成非旦不同省不同市不同省的教师工资都不一样。

就拿我省来说,位于省会城市的中小学公立学校的教师可以拿到4000-9000元的工资,而市级的教师则可以拿到3500-7000左右的工资,而县及县以下的广大教师则只能拿到2000-5000左右的工资。

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并不是老师们的基本工资,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基本工资发放标准都是一样的,严格按国家规定工资发放,所不同的是地方津贴和补助的项目和钱数不同,比如,广大农村教师一般都没有车补油补、通信补贴以及午餐费等,但是很多城市却有,另外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绩效工资是在教师基本工资中扣除30%得到的,而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绩效工资是地方财政另行出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师工资因地域不同而工资不同的结果。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消费水平也不同等,但是小徐老师感到最难以理解的是,有些地方的教师初级职称可以套专技十二、专技十一的工资,一级职称可以套专技十级,专技九技,专技八级的工资,而为什么有些地方初级职称只能套专技十二的工资,一级职称只能套专技十级的工资,之后只要评不上更高一级的职称就再也没有工资级别的晋升空间了,这造成不同职称间工资差异极大,这种跳级式职称工资发放标准什么时候能改一改。让即使评不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也能随工作年限而自然晋级,从而缩短教师间的工资差异。

如下图所示:


那么地区间教师工资差异大能否消除呢?我觉得是否能消除完全取决于政策。如果我国教师工资的发放实行国家财政,国家统一安排各省市区老师工资的发放标准,我想那时会保证广大老师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拿到相对于当地消费水平比较说得过去的一个工资数目,不至于让老师工资处于最低层。

另外即使实现不了国家财政,就算把教师工资纳入省财政工资同样也可以解除广大农村老师工资待遇低,教师职业无人问津的命运。

那么这一政策能否实现呢?我相信如果国家真的足够重视教育的话,是会慢慢推进这一政策的。因为我国的税收完全可以支撑我国的基础教育,相对于M国、日B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来看,我国只是投入了一个零头,总的来说还是投入的太少了。

就像任正非所说,我国发展的希望在于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老师,如果提高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们的工资待遇就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来教育出更优秀的人才,到那时中国才有希望。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指尖教育帝国


地区差这是没办法的事比如成(都)绵(阳)广(元)三地同一省相差就大,成都工资高绵阳两级绵阳高广元级,过去绵广一专区时绵阳就高广元一级工资,现在成绵广三地差太大,成都是省会本身又是副省级准一线城市,绵阳是三线城市而广元五线城市,各地方财政收入不一样肯是差别大,就是给你同一标准,穷地方能拿出钱发吗?教师可以了不贪心闲低就往高处交流,我一同入伍一同转业地方退休前同一职级他们上海正科在职年收入28万(公开的),退休的月8千多,我们广元在职正科全拿将近8万,退休将近5万元,没法比,在位的工作顺利退休的身体好就行了,钱多钱少心态要好!


福空老兵16511956


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非常大,从某部宣称“全国教师平均工资8.2万”,而广大教师纷纷表示自己“被平均了”来看,这其间的地区差异有多大了!

举一个例子:同为高级教师,20年教龄。在东部发达地区的江浙,年薪20万+,(北上广深地区更高)而在西部地区可能还不到8万!这还不算那些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他们的收入更低!

当然,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为教师工资,都是由当地财政统筹发放的。也就是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支付能力也就强,教师的工资也就水涨船高!反之,就会很低!

于是,就有老师提出,都是一样的职称、干一样的活,工资却差那么大!这很不公平!

能不能将教师工资由地方统筹改为国家统筹呢?这样不就能做到全国教师的工资都一样了吗?

我们说,这样想法很好,但不现实!很难实施!

如果全国教师的工资都一样,那必然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因为在落后地区,教师的工资可能就会变得很高,由此将带来一系列的矛盾!比如房价,比如其他行业是否也要全国工资统一?这便牵涉到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问题了!

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

所以,现在这样还是比较合理的。倒是国家可以适当给中西部教师增加些补贴!

大家说,这样是不是好一点?


姑苏讲堂


教师工资地区差异很大,这是事实。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这种差异?办法很多,比如行政一刀切,强行推进,一定可以办到。

但是,不能这么做,这么做反而是胡闹。因为就应该有差异,要做的,不是消除这种差异,而是科学定位这种差异,让差异变得合理!

一位老师生活在内陆的乡村,其理想就是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县城的房价是3000元一平。而另一位老师生活在深圳,其刚需是一套房子,房价是8--10万元一平。如果深圳的教师跟内陆教师的工资没有差异,那么深圳的教师只能流落街头!

教师工资差异由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教师的工资是跟公务员对标的,公务员的工资,全国各地区也一样存在差异。

不过,差异可以有,但是应该有规可循,也就是说,这种差异不应该是胡乱差异,应该跟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等联系。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指数,制订出差异指数,测算出差异数,而不是人为的因素太大。

换句话说,工资的差异是经济方面的,就应该由经济的因素来决定。但是,不能由某种人为因素决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只因重视教育和不重视教育,而工资差生差异,是不可以的。

出现这种差异,应该追责,而不是任由这种差异存在!因为国家对教育是重视,全国就都应该重视,岂能出现厚薄之分?


当代师说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不止教师,其他行业同样存在地区差异,这样的差异必然存在,没必要消除。

在北上广工作的朋友,哪怕工资比长沙等城市的收入高一倍,在国内的大环境下,一旦加入房价这个因素,就会觉得貌似还不如长沙呢。

哪怕知道房价畸形,小西觉得还是可以用城市的平均房价衡量收入水平,比较符合常理的收入是月收入=1平米平均房价,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工资作为家庭支出,一年下来能余12平,10年的话就是120。这样的收入和房价符合大部分人的预期。

上图是2018年秋季求职期平均薪酬的城市发布,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宁波、南京、厦门、东莞、苏州。

看下北京房子的最新参考均价,6.28万是什么概念啊...

上海的最新参考价是5.54万,同样不低啊。

深圳呢,也是5.52万元/平的最新参考价。

看出感觉没有,在这样的城市,月入有多少人能达到1平米房均价呢?

城市再好,没有房子,解决不好孩子的读书问题,你会对这个城市有多少归宿感呢?

-------------------------------

教师工资的待遇也一样,在长沙的老师没必要追求北京老师的工资,毕竟他们也没有要求北京的房价向长沙看齐不是,嘿嘿...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9-01-21-09


帅小西De


有办法呀!就是取消所有公立学校。

1.现有的公办学校全部卖掉,鼓励民办、私立学校接手义务教育;

2.所有教师全凭本事,民办、私立学校聘任。这样即使差距再大也不会有怨言;

3.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按国家投放标准的各项费用落实到人头,在哪家学校读书,就由主管部门下拨哪家学校。

4.少量实在困难学生,有政府强制分配给就近学校,有学校补助国家补助外的其他需要;

5.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考核这些学校办学情况、义务教育法执行情况,验收考核学生看达没达到义务教育要求。

6.实在无学校覆盖地域,建公立学校,设少量公办教师或是由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官员任教,大量招聘志愿者。


潘发明3


不同城市教师工资差距大;同一城市不同学校也有差距;同一学校不同级别的教师工资差距也不小!所以,当老师呼吁提高待遇时,总有人会对之嗤之以鼻,但是他们不了解,全国各地老师的工资,被分为了“三六九等”,对于一些每月拿两三千工资的教师来说,呼吁提高工资待遇,再正常、再合理不过了!

有人曾经对全国不同地区的老师平均工资进行过抽样调查,可以看出,东部城区老师的平均工资在4986元;而西部城区老师的工资则为2141元,县区教师工资2810元,可以看出,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时非常大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消除这种差异呢?在多数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地区差距非常大,城乡差距也不小。如果减少甚至消除了这种差距,那么城区教师的生活压力会不会更大?偏远地区的财政会不会“吃不消”?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似乎无法解决,然而,我们的邻居日本,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许能够给我们提供借鉴:

不评职称、不评先进、不固定学校、公务员待遇,这些举措让日本成功的解决了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

1、教师公务员待遇:一旦成了教师,就是终身制,具备公务员身份,享受公务员待遇,由国家确保工资和福利待遇,所有学校统一教师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

2、不设职称,一视同仁:在日本,教师工资差别,只有工作年限长短的差别,没有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别,没有职称差距,所有老师一视同仁,减少了人为制造的教师待遇差距。

3、轮岗制度,保障公平:在日本,教师不是属于一个学校,而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一培训、招聘和管理,在规定的区域进行轮岗,这样就保证了教师资源的平衡,也就没有天价的学区房了。

其实,很多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就看是不是真正把它当回事,真正重视起来了!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地区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是无法消除的,因为老师的工资基本上还是由当地财政进行负担的。消除的办法也有,但是却无法实现。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消除的办法就是以省级为单位或者以世纪为单位进行工资的统一,然后发放工资的时候,由省级或者市级统一发放到老师的工资卡里面。才能够消除的。否则的话想都不想,但是这一个方案却无法实现,因为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县级财政进行统发工资,这也是为了保障以前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原来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几年以前,各个乡镇的老师的工资还是由乡镇财政进行负担,现在基本上是由县财政统一规划进行负担,有些乡镇有工资,有些乡镇没有工资的现实。

如果要克服地区之间工资的差异,仍然需要解决的方法和思路,还是上面这一段话中所描述的。

很可惜的是财政上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就没有解决思路了,大家请放心。

把答案再总结一下,那就是解决地区之间的教师工资差异是有方法的,但是实现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