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為什麼房貸如此凶猛?有什麼影響?

東震木


2018年全國各地房地產繼續處於嚴格調控狀態,銀行房貸也普遍處於收緊狀態,首套房貸利率平均上浮10%,二套房貸利率平均上浮20%。但實際上,房貸屬於政策性收緊,並非受市場化所致,很多大型銀行可貸資金充足,只不過無法或是不願意放出去而已。



2018年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13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2.53萬億,佔新增貸款的49.39%。工行增長額度最多,6512.72億元,增長16.5%;郵儲增速最快,增加2,627.22億元,增長22.74%。



2018年末六大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也較2017年末明顯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六大行的貸款餘額在不斷增加,但是不良率卻並沒有隨之上升。房貸一向都是銀行的優質貸款項目,銀行也一直都熱衷於向購房群體放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貸的不良率極低。


在房貸收緊的背景下,房貸增長還能如此迅猛,如果徹底放開的話,房貸餘額會加速增長。但房貸過快增長,不利於經濟發展。


首先,大部分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而這些都是窮人數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房子佔老百姓總資產的比例過高,不利於消費,會讓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


其次,新增貸款主要流向房地產行業,也不利於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平衡,削弱應對經濟波動的能力,房價的下跌將重創銀行資產負債表,增加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第三,銀行把這麼多資金投向房地產行業,也就意味著其它行業面臨資金短缺的狀況,現在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是普遍現象。


房地產調控任重而道遠,房價既不能過快上漲又不能過快下跌,只能慢慢調控,讓房價軟著陸,泡沫慢慢刺破。


小斯筆記


為何房貸如此兇猛?

國有六大行2018年新增貸款5.13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2.53萬億,幾乎佔據了新增貸款的半壁江山。不過,六大行在年報中也提到了,2018年,響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支持自住性購房融資需求,似乎忘記銀保監主席郭樹清去年所言,新增貸款一半要投向民企。

 

1、銀行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基數比較大。最新數據顯示,6家國有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和10家股份行累計提供19.48萬億元的個人住房貸款和24.17萬億元的全部房地產貸款,這16家全國性銀行在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提供中具有絕對支撐作用,是絕對主力。

而這16家銀行的貸款規模合計為76.16萬億元,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比達到31.50%,也就是說這16銀行的貸款資源接近1/3被房地產行業瓜分,其餘行業只能爭取剩餘的2/3。

在個人房貸絕對規模接近20萬億的情況下,只要保持一定增速,國六行的個人房貸增量也就非常可觀。

 

2、房貸長期還是銀行眼中的優質客戶,尤其是個人房貸。對於銀行來說,個人房貸是個優質的貸款品種,違約率比較低。去年整體的貸款利率也有了提升,甚至有的銀行的房貸利率出現了基準利率上浮30-40%。利潤高風險低,所以商業銀行更願意去發展個人房貸業務。另外,就算未來出現了違約現象,房地產的價值也是相對穩定的,變現也相對容易。在沒有好的資產方向下,個貸依然是各大銀行爭奪的對象。 

 

3、房地產依然還是中國支柱產業,對社會經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力。我國房地產的銷售面積一年達到17萬億,直接可以拉動11個產業的發展,很難有一個產業能夠取代房地產對地方的貢獻。所以對於中國的未來而言,依然是屬於房地產的未來。房地產在中國,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當屬房子;而在美國,金融資產配比排在第一位,所以美國的金融資產安全邊際更高。在美國買股票的人多,在中國買房子的人多。

 

4、房地產銷售維持一定的增量。2018年,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量14.79億平,同比增加2.2%,成交均價8546元/㎡,同比去年(7610元)上漲近千元、漲幅12%。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量佔全國商品房銷量的86%,佔比提升1%。房地產銷售回暖,客觀上也增加了銀行放貸的基礎。

 

5、銀行體系資金充裕,利率下行。從去年6月份以來,貨幣一直持續寬鬆,無論是定向寬鬆還是降準,積累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在銀行體系,就是資金充裕,利率下行,反過來又促進了房貸的獲得性和增量。

 

國六行房貸兇猛,對後市有什麼影響?

 

在主要銀行機構個人貸款兇猛上漲之後,必然會讓更多的人容易借槓桿買房,使得房地產交易增加,促進地產回暖。另一方面,銀行的利潤和不良貸款比率將會隨之降低,有利於銀行和地產行業在2019年的業績表現。

 

3月份一二線城市樓市出現了恢復性升溫,主要原因是前期嚴調控積壓的需求釋放。今年初以來貨幣政策偏寬鬆,房貸利率出現觸頂回落,同時貸款額度也較2018年更加充裕。

 

3月,67個主要城市新房均價略有下降,全國用戶找房熱度環比上漲20.9%,購房者信心指數上升,預期今年房價未來將上漲的用戶佔比稍有提升。

 

在交易增加情況下,一般價格會逐步爬升,所以第二個影響會促進部分地區房價溫和上漲。當然,在穩房價的總體要求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依然會持續,不擔心會出現報復性上漲。

 

第三個影響,在促進房產交易和房價回暖的情況下,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會顯現,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增長,實行經濟平穩。

 

 





說經


地球上的海洋廣袤無邊,海水在不停地蒸發,但是海平面依然在上漲,這是為什麼呢?


道理非常簡單,南北兩極的冰川在融化,陸地上的河流一直奔騰不息,海洋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自然就能持續上漲了。


房價,也是這個道理。


已經遠超450萬億的房地產市場,正是由於洪水灌溉得以不斷壯大。時至今日六大行新增貸款依然有50%流向樓市,只能說明銀行的賺錢邏輯還沒有變化,維護房價的決心依然堅挺不可動搖。


新增貸款大量流向樓市,會帶來如下影響:


1、房價下降的速度會變慢,部分城市甚至還會出現上漲;

2、炒房客能夠增加信心,繼續在炒房事業上努力耕耘;

3、資金就那麼多,房貸用的多了,支持企業發展的資金就少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很難得到大幅改善;


銀行之所以青睞房貸,無非是房貸能夠帶來持續穩定的回報,並且壞賬比例極低。


一套100萬元的房子,首付30%,70萬元貸20年,利率按4.90%計算,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每個月需要還款4581元,一年就是5.5萬元。一年還的房貸佔到了房價的5.5%,三年能還16.5%,意味著只需要還款3年多時間,即使房價出現50%的下跌,銀行的風險也非常小了。當購房者還了4年房貸時,還款金額已經佔到房價的22%,算上首付已經達到52%,銀行已經非常安全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房價腰斬也不意味著銀行虧損。


房價腰斬後,銀行哪怕低價拍賣房產,只收回40%的最初購房金額,但是不夠償還貸款的部分還可以繼續找購房者討要,這是寫在合同裡面的。可以說房價下降的後果基本都是購房者承擔。


對於銀行來說,只要不發生大面積的棄房斷供,影響到銀行流動性,房價小幅下降對於銀行的影響微乎其微。


正因為房貸穩定安全,銀行才捨不得這塊肥肉。既然在解決民企融資問題上拿不出創新舉措真金白銀,那麼自然房貸吃飽,天荒地老。


貸款大量進入樓市,說明了穩定房價的決心和魄力,我們期待的房價腰斬會來的更晚一些。可惜的是,資金是有限的,鋼筋水泥建成的房子不會再產生任何附加價值,國民財富都沉積到房子上,對於未來經濟增長毫無益處。可惜,銀行和有些人看不到這一點,這是時代的悲哀。


財智成功


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50%流向樓市,為什麼房貸如此兇猛?這明擺著表示以下的現象:

1.房貸是銀行青睞的優質業務,房地產行業依然是中國的支柱性產業;

2.國家近期降準目的沒達成,新增貸款額度有部分挪移至樓市;

3.國內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沒解決,銀行寧願放貸給利息較低個貸也不給利息較高的企業貸款,實體經濟生存和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4.銀行這個實質大房東不想房價跌,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房產投資客。

在此還有個疑問,公司貸款及墊款中新增的額度又有多少貸款給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又有多少放貸至關係戶?😱國家審計統計相關部門需留意!

至於房貸如此兇猛,有何影響?大膽預測下:

1.國家應該會嚴格劃定新增貸款裡中小企業貸款比例;

2.統計數據表明房產依然是投資的熱門渠道,增加房產投資客和開發商對房地產行業信心;

3.房價將在高位企穩,樓市回暖,觀望剛需客放棄抄底上車幻想。


小羅乾聞


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有50%流向個人住房貸款

圖上所示是2018年我國六大行新增貸款情況,其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18年6大行新增貸款5.13萬億,其中個人貸款新增3.12萬億,也就是說個人貸款佔據了所有貸款的60.8%。按照銀行方面的數據顯示約有80%的貸款流向是住房貸款,而也就是說接近50%的新增貸款是在房貸上。這樣的數據說明了幾個問題:

第一、住房貸款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的主要業務。雖然說住房貸款的時間長、收益低但是壞賬率確實最低的。根據2018年的農行的數據顯示,隨著住房貸款的比例上升到5.9%,但是不良率由0.36%降到0.31%。可以說明一點,起碼對於絕大多數的住房貸款用戶來說是不會輕易違約的。對於銀行來說保本微盈利的住房貸款已經成為目前來說最重要的貸款業務之一。

第二、房產還是很多朋友的主要標的。雖然說經歷過2018年房貸利率上浮30%的金融調控,但是似乎大家對弈房產的青睞並沒有降低。通過數據看出來個人貸款新增基本都保持在10%以上,可以說房產雖然說已經進入調控深水期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產還是極具吸引力的。

第三、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還是持續存在。在個人貸款在保持10%以上增長的情況下,公司貸款僅僅維持了個位數的增長,這其中自然有銀行偏向個人住房貸款的原因,也有公司經營壓力巨大本身獲得貸款難度大的原因。可以說,我國目前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並沒有得到解決。

房貸如此兇猛,背後代表什麼?有什麼影響?

第一、全民炒房的浪潮並沒有結束。雖然從2016年就提出了房住不炒的概念,但是不得不說出去一二線城市部分人處於觀望態度外,過去兩年三四線城市的居民投資進入房市的情況愈演愈烈。在這種背景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出現暴漲也是必然,可以說房價泡沫危險並沒有讓全民有共識,這點需要引起重視。

第二、很多地方經濟還是房地產經濟。前幾天看到一組數據,杭州這樣的城市本身以為以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發家的城市對於房地產的依賴性很小,但是2018年杭州土地出讓金佔據了財政總收入70%以上的數據,使得我不由得感到擔憂。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地方都不願意房價下跌吧,因為房價一旦下跌也就意味著GDP數據嚴重縮水。

第三、房地產寒冬個人覺得名不副實。尤其是2018年在房貸利率上浮30%,各大房企高喊“活下去”的情況下,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房地產的寒冬來了。但是實際數據顯示了,房地產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甚至房地產行業如今的情況要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好的多。因為住房貸款在顯著增加,說明了要麼購房者在增加,要麼房價在上漲,無論那點來說都不是寒冬的徵兆。

綜上,雖然鼓勵銀行向個人發放住房貸款,確實也解決了很多人的住房問題,但是希望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和新版徵信的上線,真正從金融角度去解決房地產問題,因為房地產經濟真的要不得。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城市發展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勇曉談壹貳叄


2018年房貸兇猛,一方面是房地產狂熱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銀行面對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的不得已優選策略。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十分巨大和負面的,不利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主要影響:

首先,銀行房貸兇猛,助推了房地產泡沫的膨化風險。這個已不用多說。

其次,全社會寶貴的金融資源被大量固化為磚頭水泥的炒房,不僅低效甚至空置浪費!缺少創造社會財富增值,更嚴重的是擠佔了能創造社會新增價值和財富的實體經濟發展急需的金融資源。房地產帶動的社會經濟發展只是無本之源,社會實體創造新財富成為虛幻彩虹!

第三,銀行房貸兇猛也說明,在國家三申五令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資金的政策環境下,銀行出於當下實體經濟高風險太大壓力的一種不得已選擇。

當下,面對此經濟窘境,中央已明定各類銀行在新增貸款中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比例,若此政策能持續則為社會之幸!則房貸兇猛亂象將抑制,炒房熄火,房價上漲將被抽板下行,實體經濟發展將迎來新發展契機!


法眼觀象


因為銀行貸款給企業很難有回報率,週期又長,產品銷售和擴張還有創新都有不確定性,風險大,企業損耗和贏利難,更難以持久的佔有市場。一旦市場不景氣,銀行的呆帳變多,抵押物有時難以變現。

而只有貸款給樓市在近二十年的漲幅中有穩定的回報率,不管明天怎麼樣必競曾經一直是美好的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自我感覺良好。雙方甚至三方都樂益成交。在全民參與的國家又有政策穩定住的行業多好,何必冒險給不知未來的企業呢,而且樓市是個人為主的貸款。風險攤平變小。

你當銀行傻嗎?它當然選擇直接贏利的行業。未來不管它,必竟現在是好的!


如果我是你的愛人


一方面,房價長期上行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貨幣超發。另一方面這也是由房地產行業和當前的經濟發展有關,房地產本身就是良好的投資品,因而銀行有動力投資,另外就是當前的投資渠道比較窄,實體經濟投資風險增加,銀行作為投資主體,選擇安全的投資品也是理所當然。


風清地產觀察


我是金融審計師,專審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是銀行信貸中唯一風險最小的業務,即使出現不良資產,房產也可變買,減少損失。

風險最大的是政府貸款或政府擔保,事業單位貸款,如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辦的經濟實體,民辦學校等,風險最大,一旦沒有財政撥款,就會形成呆賬。


齊魯瀟湘一生平安


為什麼外人看不起你中國:九年義務教育,變成九年私立教育;口號“創新科技”,變成仿冒合轉手買賣;房貸困住了祖宗三代;國家都不支持你,怕你逃出魔掌!難怪酒入愁腸愁更愁,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