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看“纣王”(一)——文


拨开迷雾看“纣王”(一)——文/山东嘉祥 商振华


一提起“纣王”,大家马上就会把他和暴君划等号,汉语成语里恶贯满盈、助纣为虐就是源自于他的,他的名字和夏朝暴君桀并列,被称为“桀纣”。似乎任何恶名加在他们身上都不为过,给人印象真可谓是“臭名昭著”。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残暴无道,十恶不赦呢?笔者查阅大量资料,试图拨开迷雾,还原历史,还大家一个真实的“纣王”。


拨开迷雾看“纣王”(一)——文/山东嘉祥 商振华


商纣王,子姓,名受或受德、辛,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因为他是商朝帝王,所以后世有人称他为帝辛,这如同称他的父亲为帝乙。周武王在其生前称呼他为“商王受”,帝辛殉国后周武王便给他一个恶谥“纣”,因此多数人称他为商纣王。“残义损善曰纣”这是周武王强加给他的污名。

拨开迷雾看“纣王”(一)——文/山东嘉祥 商振华


他能言善辩,相貌伟岸,力大无穷。《荀子非相篇》中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在荀子看来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力大无穷,可敌百人,是天下的豪杰。他即帝位时,正是商朝风雨飘摇,内部矛盾激化,外敌入侵的危难时期。他即位以后,以非凡的手段,打击神权,巩固王权,以卓越的魄力任用平民贤能,很快稳定局势。然后亲征东夷,开疆拓土,把商朝疆域扩大到前所未有。毛主席评论帝辛时说:“他经营东南,把中原和东夷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可是连年的征战消耗了国力,他也因为胜利冲昏头脑,居功自傲,听不得反对意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王族内部的微子、箕子、比干就是反对派。微子是帝辛的长兄,可是因为他不是正妃所生,自然没有继承王位的机会,所以心存芥蒂,成了当然的反对派。再加上神权势力也不甘退出历史舞台,也在伺机反扑。

纣王囚禁箕子,杀死比干,微子逃走,投奔武王。周武王看到时机成熟,便联合其它方国起兵夺天下,兵发牧野,在牧野誓师。沉湎在胜利和享乐中的纣王感到形势危机,可是因为东征,兵力尚在东夷,来不及撤回,只好组织奴隶和战俘应战,这样的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结果,在战场上,这支队伍临阵倒戈,帝辛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在鹿台自焚,以一种悲壮又不失气节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真实的纣王,应该说,他还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这一点毫无疑问。


拨开迷雾看“纣王”(一)——文/山东嘉祥 商振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帝辛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但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残暴无道,是什么原因使他沦为千夫所指的“无道暴君呢”,他是又如何被一步步摸黑的呢?请继续关注《商氏资讯》下一期的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