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極有骨氣的朝代,國都被圍仍死守,皇帝自縊殉國!

中國有著漫長悠久的歷史,期間朝代更迭、戰亂不斷的現象演繹了一段又一段的歷史教訓。而朝代的沒落和滅亡不可改變,由興到衰是每個王朝都會經歷的事情。強如秦王卷八荒、掃六合仍舊在不久後便滅亡;大漢王朝文化燦爛、國力強盛,依舊被匈奴騷擾的無可奈何。

為了保全家土、增強國力,很多朝代都進行過不少的妥協政策,比如說我們很瞭解的和親、貢禮、割土賠款等等。因為作為農耕文明的經濟條件下,發動戰爭勞民傷財,因此此舉也成為降低損失的好辦法。但歷史上有個朝代無論在國力落魄、實力落後的情況下仍舊不向侵略者低頭,它就是明朝。

中國歷史上極有骨氣的朝代,國都被圍仍死守,皇帝自縊殉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成立明朝。從朱棣開始,明朝的朝都遷往北京。而自古外敵就未停止過對中國版圖的僅略,遊牧民族的苛刻環境迫使他們不得不向外界進發。以往多次的騷擾總會有收穫或者條約談判,但朱棣則直接前後五次親自到前線殺敵,這種天子守國們的行為也讓很多人感到吃驚。

但話說回來,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拿自己的一時之氣把整個國也搭上,這樣是不明智的。做為皇帝身上不光是自己,還擔著整個國土的興亡。豈能因為猛衝瞎打一氣。打仗是要用智謀的,不用智謀即使勝了也會損兵折將。

中國歷史上極有骨氣的朝代,國都被圍仍死守,皇帝自縊殉國!

雖然這種形式很不可取甚至有點誇張,但至少證明了明朝的骨氣是有的。到了後來遊牧民族繼續加緊侵略,情況危急,換做其他皇帝早就收拾輜重連夜跑路了,但崇禎皇帝朱由檢態度強硬,他下令堅守城都。到了後面,兵臨城下被圍堵時,崇禎也並沒有苟且偷生,無奈在眉山上自縊身亡,殉國前擔心百姓安危還做了一手絕命詩:“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雖然崇禎毀了明代但至少沒有丟朱家的臉面。

中國歷史上極有骨氣的朝代,國都被圍仍死守,皇帝自縊殉國!

此外,明朝的抗倭行動也是十分積極的,七年間與日本交戰,一次又一次的兇猛攻勢使其在以後的300多年間都不敢再打中國的主意。朝鮮越南等地也是對明朝唯唯諾諾、感恩戴德,明朝滅亡100多年後,朝鮮依舊沿用著崇禎的年號。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度過了276年的光陰,在後來太監掌權、濫殺無辜等無端政策和折騰下導致無奈亡國,但這種強硬的態度卻是很罕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