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有「骨氣」到什麼程度?死不投降,自相殘殺也要戰鬥

我國古代王朝對周邊各國的影響巨大,比如漢字的影響,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都曾使用漢字。雖然現在這些國家的文字改了很多,但是還可以從上面看到些許漢字的影子。而韓國和日本都曾有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地名,不惜改名就為了跟中國劃清界限。

二戰中日軍有“骨氣”到什麼程度?死不投降,自相殘殺也要戰鬥

這兩個城市分別是韓國漢城和日本“中國”,這兩個地名足以證實歷史上的中國對他們的影響力有多大。漢城就是現在的首爾,在2005年被韓國改名,至於改名的原因至今議論紛紛。要知道,漢城已經用了五百多年,說改名就改名了。那漢城的由來是怎麼的呢?

二戰中日軍有“骨氣”到什麼程度?死不投降,自相殘殺也要戰鬥

朝鮮王朝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王朝的附屬國,國王李成桂為表忠心,將“漢陽”改名為漢城。而韓國獨立後,就開始不斷修改歷史,想要跟中國劃開界限。比如漢字曾是朝鮮王朝高層使用的文字,很多歷史文獻都是漢字書寫,結果在韓國拋棄漢字後,現在大多數韓國人都不看不懂自己的史書了。

二戰中日軍有“骨氣”到什麼程度?死不投降,自相殘殺也要戰鬥

日本曾有個叫“中國”地區,在本州島西部。早在1912年民國成立時,民國政府就要求日本對他們的“中國”改名,當時的日本果斷拒絕了。二戰結束後,日本卻悄悄改了地名,將“中國”改成山陽山陰地區。日本人說只是為了區別中國才改地名的,但要不是中國強大了起來,日本會願意主動改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