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請支招預習筆記該怎樣做?需要注意什麼?評價預習成果的標準是什麼?

班主任點滴


【戲墨說“教”】

“預習筆記”雜說

收到提問者的問題很是感謝,由於近期小忙,沒能及時答覆請見諒!這是一道相關學生學習方法的問題,很有思考的價值,很值得我們去探討,以便孩子儘快掌握預習的方法,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下面就隨便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同樣如此,所以說“預習”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預習效果對於學習效果的影響,可以用“事半功倍”來概括。學習過程中需要預習的內容很多,預習的形式和方法也很多,其中記錄“預習筆記”是很好的形式之一。所謂“預習筆記”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把自己預習過程中的自己覺得相對重要的相關環節和內容記錄下來,為自己後期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

預習筆記的書寫首先講究的是要“便利”,其次是要“有效”,再者就是要“習慣”。

“便利”是指我們在預習過程中做“筆記”時要以方便快捷為前提,我們不是為了做筆記而筆記。做任何事情都是講究時間效益的,如果我們本末倒置,把時間花在做筆記上,而不是花在預習的內容上,那一定是得不償失的。預習筆記可以是一個符號,可以是一個記號,也可以是一個批註等等,但必須是自己已經熟悉的,自己一看就明白的。之前所說的這些更多的是使用在書本之上,一般是“邊讀邊記”的一種形式,方便而及時!

“有效”是指我們所做筆記要始終為預習服務,預習始終為學習服務。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因此,我們預習該做什麼內容的筆記,一切得看我們所預習的內容,得看所做筆記是不是能幫助自己理解掌握所預習的內容,也就是預習筆記的有效性,這既是衡量預習筆記好壞的重要依據,更是評價預習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預習筆記除了上面所說的在教材或文本上做記號,勾畫,做批註等形式外,有必要備一本預習筆記本,這個預習本是記載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自己無法自我理解的問題,是需要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的問題。這類問題一般是涉及知識點、重點、難點一類的,記下來有助於自己在學習時有的放矢,有助於自己及時反饋,及時消化,及時鞏固。

“習慣”是指不同的人有不同預習習慣,所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自己習慣的預習方式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說預習筆記沒有統一的,固定的模式,它是因人而異的,自己運用習慣就好,有助於自己預習就好。這就好比吃飯拿筷子一樣,自己習慣了怎麼拿就怎麼拿,關鍵是能方便自己能夾到菜,吃到飯。

以上僅僅是是個人之見,不一定正確,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啟發。





戲墨33


預習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甚至很多人認為可有可無。

其實預習也像複習一樣,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對當天所學內容充分消化吸收並完成作業練習後,就可以著手預習了。預習不一定要花太多時間,對下一次新內容大體有個瞭解就行,但最關鍵的是這個“大體瞭解”的過程,目的是發現問題點,問題一定是有的,因為還沒上。

預習筆記也不用太複雜,把通讀過程中有疑慮的問題列出來就可以,這是下一次上課時聽課的重點,帶著這些問題聽課,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逐一把問題一個個疏通解決,把知識點前後打通連貫起來,這就是最有效最成功的一堂課了。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確保上一節課和下一屆課之間的連貫,對剛剛結束的課要進行鞏固,預習新課才能準確發現新問題,也才能和新課相互銜接起來。

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路不同,預習時對新內容的理解肯定也不會一致,所以對預習效果的衡量重要的是適合自己。對自己的學習有沒有幫助,在堅持養成預習習慣一段時間後就能判斷出來,再結合實際自己做一些調整。

預習得法,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切記不要放棄。

祝順利~


童心朵之雲


做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做好課前預習,對你提升學習效率和聽課效率,就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做好課前預習呢?

第一把將要上的內容,其中重要的支頂記在筆記本上。

第二,把課文內容熟讀一遍。帶著問題去聽課。

第三,對新內容進行認真思考。

上完課之後還要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

第一,上完課以後對當天的內容進行復習。

第二,做好中複習。一週結束時候對這一週的內容進行復習,像過電影一樣把知識點過一遍。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希望能夠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