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笑納“牛市” 年報揭示買入底氣

春節後,隨著市場行情回暖,“牛市”醞釀,券商股受到了投資者一波又一波的追逐。但是,隨著資管行業大變局的演進,券商座次一直在發生變化。

換言之,你買的龍頭,是否還真是龍頭?還需要用數據說話。

隨著券商2018年年報陸續出爐,中信證券已經“預約”了王者寶座——營收、淨利雙雙奪冠,投行、經紀、自營等多項收入位居前列。在去年券商行業整體慘淡的背景下突出重圍的中金公司,也成為2018年度營收淨利雙升的上市券商。

從已公佈去年年報數據的20餘家上市券商業績來看,整體上,投行業務的“蛋糕”被頭部幾家券商分食近半,自營業務的大幅下滑則拖累多家券商業績,而經紀業務扛起大旗,貢獻了券商業績的主要營收。

未來趨勢上,經紀業務極有可能是傳統券商破局的核心出路。而迎著科創板的春風,券商能否靠投行業務回暖?

投行業務:頭部券商優勢突出

A股上市券商當中,2018年海通證券以32.93億元投行業務收入居於榜首,中信建投(30.49億元)、中信證券(27.88億元)分居二、三。投行業務收入逾10億元的還有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廣發證券、東方證券4家。

頭部券商投行業務延續壓倒式優勢,排名前五的收入佔據行業投行收入接近半壁江山。

投行業務淨收入方面,中信證券以36.39億元暫列第一,其後分別是海通證券(32.17億元)、中信建投(31.35億元)、國泰君安(20.09億元),華泰證券(19.49億元)。上述5家券商投行業務淨收入合計103.1億元。

據中證協數據,2018年國內131家證券公司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為人民幣258.46億元。

港股上市券商中金公司投行業務表現突出,去年營收29.36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A股IPO融資規模排名市場第一,港股IPO承銷金額排名第二,美股承銷規模排名第五。

中信證券在承銷方面佔據了發行數量和金額的“雙料冠軍”,2018年公司境內股權業務承銷規模1783億元,市場佔有率達到14.75%,排名同業第一。

位居第二的是中信建投。中信建投去年完成股權融資項目31個、主承銷金額940.52億元。

其他券商各有特色。海通證券國際投行業務突出,雖然境外業務收入65.9億元,同比下降8.7%,但依然貢獻了27.7%的營收。海通國際2018年IPO項目承銷數位列香港投行第一。

華泰證券IPO呈現出“量少而精”,規模逆勢強勁增長。雖然去年華泰證券參與的新股發行為9次,較2017年的18次降幅較大,但其IPO主承銷金額為187.74億元,同比大增162.81%。

前五大券商幾乎包攬了去年市場當中的明星項目。小米集團香港IPO被中信證券拿下;中信建投完成了寧德時代上市項目;華泰證券則參與了邁瑞醫療、藥明康德等獨角獸企業的IPO項目。

經紀業務:已成“賺錢主力”

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讓券商投行業務持續吸睛,但利潤數據證明,當前的證券業依然是“得經紀業務者得天下”。

中信證券以98.94億元的經紀業務收入居於首位,廣發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緊隨其後,均超過60億元。

方正證券經紀業務也表現突出。去年方正證券總收入57.23億元,其中經紀業務貢獻收入46.71億元,佔比超八成。另外,銀河證券、東方證券的經紀業務佔比均在70%以上。

與此形成比較的是,即使是投行綜合實力排行第二的中信建投,其投行業務收入佔比也僅為27.95%。

不過,隨著近年來各家券商業務轉型,此經紀已非彼經紀。僅從名稱來看,不少券商已經將經紀拓展為“經紀與財富管理業務”。

銀河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都將經紀業務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總部”。銀河證券的解釋是,要實現的是建立在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相融合的財富管理轉型。興業證券也表示,財富管理轉型與傳統零售經紀業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東方證券則更早於2015年完成更名,採用事業部管理模式。

東方證券的“華麗轉身”效果顯著。公司2018年實現75.88億元的經紀業務收入,較2017年強勢上漲65.5%。下一步公司還將持續推進財富管理轉型。

另有部分券商經紀業務正在復甦。興業證券2018年經紀業務扭轉了過去數年不斷下滑的態勢,股基交易份額繼續保持較高增長,代買收入市場份額提升。

不過,也有在經紀業務具有傳統優勢的券商收入有所下滑,例如銀河證券。2018年銀河證券經紀業務營收74.92億元,同比減少14.46%,公司表示,主要由於A股市場股基交易量收縮及佣金率下滑引起。不過,其中期貨經紀業務營收15.32億元,佔總營收的15.44%,同比增加83.31%。

對比可以看到,固步自封於傳統經紀業務已經不能滿足競爭需要,下一步核心還是要體現差異化,提供定製化服務。如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東方財富,採取線上的商業模式,標準化服務也更具優勢。

“從大趨勢來看,經紀業務極有可能是未來傳統券商破局的核心出路。”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表示,傳統營業部相對於互聯網券商的競爭優勢沒有集中體現,單純地從事通道業務,而不涉及增值服務,將失去與互聯網券商競爭的優勢。

自營業務:拖累業績

券商自營前五強已經出爐,中信證券以87.78億元收益位列第一,國泰君安以58.76億元位列第二,差距較大。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去年自營投資收益均超30億元。

同比來看,東方證券、浙商證券、海通證券等同比降幅均達70%。而廣發證券下滑更為明顯,去年自營收益5.7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4%。

廣發證券解釋稱,一方面是受市場持續低迷、波動加劇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會計規則調整將其他債權投資所得由投資收益科目移至利息淨收入科目。

海通證券自營業務收入下滑63%,表現弱於行業平均。2018年公司投資淨收益下滑51%至55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為-20億元(2017年為-13億元),大幅拖累業績。

第二梯隊券商:掙扎突圍

券商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再加上外資巨頭已經陸續進門,內資中小券商生存條件如何?

從2018年的經營業績來看,中小券商投行業務業績堪憂。西南證券、浙商證券等投行收入不足5億元,中原證券、華安證券投行業務收入不足1億元,西部證券、國聯證券、財通證券等則“顆粒無收”。

科創板的到來令行業興奮,一些項目較少或無科創板儲備項目的中小券商也在積極尋找業務出路,例如有的公司希望借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來推進自身業務的轉型。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承銷費率帶來的收益中短期對券商業績的改善難以起到根本性幫助。“承銷費率的規模,帶來的營收彈性是一部分,第二個是券商跟投這塊,很難計算出一個確定收益,現階段整體規模還是比較小的,中短期來說,盈利的彈性比較小。”胡翔表示。

他進一步表示,科創板給券商帶來的影響核心在於機制和制度的變革,包括投行的盈利模式,由此可能引發整體券商業務的盈利模式變化。

如果從上述情況來看,雖然投行業務領域的龍頭化趨勢愈發明顯,不過,中小券商仍舊可以憑藉區域優勢、精品行業實現差異化突圍。

從榜單來看,經紀業務方面,方正證券(46.719億元)躋身單項業務收入前十位,西南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也在10億元以上。自營業務收入前十位中,方正證券(22.09億元)、西南證券(16.80億元)、國海證券(11.01億元)位列前十。

業內認為,目前中小券商的發展思路主要體現為“差異化、特色化”經營。區域化突圍也是部分券商的發展方向,例如東吳證券紮根蘇州、中原證券紮根河南。

“相較於傳統大型券商,中小券商的另一個機會在於激勵機制方面更容易形成突破,例如採取合夥人制度、股權激勵等等,由此打破競爭性業務領域。”胡翔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